我们生活在一个双赢(win-win)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是或明或暗的多重博弈中,实现所有方利益的共同最大化。
如果不能实现这种双赢,很多事情慢慢就不再发生了。比如一个人经常请大家吃饭,其他人时不时也要回敬一下,否则时间一长,这种饭局慢慢就组织不起来了。
于一个国家而言,亦是如此。
比如进出口这件事,一个国家如果光出口不进口,或者光进口不出口,时间长了,愿意和这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就会变少。
从国家层面来看,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收集了1978年以来的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如果为负数表示贸易逆差,反之表示贸易顺差),以及同期出口占全国当年GDP的比重,观察贸易顺差和逆差的变化情况。
说明:考虑到美元购买力的稳定性更好,图表中数据采用现价美元计价。
我国贸易顺差在2008年达到3千亿美元,2015年突破5千亿美元,2022年和2023年更是高达8千亿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2022年和2023年,净出口了5万亿,平均到每个劳动力头上,金额为3500元左右。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相信,一定程度的贸易顺差是好事,但相当于人均一个月收入的贸易顺差额,这表明我们当年免费给外国人打了一个月工。
为什么这样说呢?贸易顺差说明:劳动付出在国内,但消费不在国内。消费,才是我们劳动所得的最终目标。
2024年前三季度,贸易顺差已经接近5万亿的水平,全年突破6万亿,也是极可能发生的事。
为什么贸易顺差变得这么大?
一方面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工业化程度高、人口红利依然存在,这几重因素的叠加,让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2020年到2022年间所发生的事,和全民医疗、养老的双轨制叠加,加剧了老百姓对消费的后顾之忧。有钱没钱,不要花钱,在很多人看来,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尤其是人口红利,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结果,还是事实上的六天八小时工作制。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周工作49小时,竞争对手只工作35小时(参照各国年均工作时间),在劳动效率相差不可能太大的时代,我们在商品的交付速度上,拥有更大的优势。
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商品生产流通的简单体力脑力劳动中,还体现在包括科学技术研发在内的脑力劳动上。
类似工作时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德国老板那句“他们连工资都敢不发,我们竞争不过”,也体现了在商品增值过程中,竞争对手的劣势所在。
按照前述双赢的理论,如果长时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均突破了4.5%)不能实现双赢,意味着出口这件事,大概率会慢慢减少甚至停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