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别称平阳、卧牛城、花果城,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文明的摇篮,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的美誉。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华门、古城墙、尧庙等。临汾的美食也是临汾一大亮点,这里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面食种类,如刀削面、刀拨面、油泼面、牛肉丸子面、浆水面、剪子面等,都是具有临汾特色的代表名面,深受人们的喜爱,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临汾的十大名面,打卡临汾,不容错过的美味!
牛肉丸子面,临汾特色名面之一,一款深受爱辣人士喜欢吃的口福面,牛肉丸子面吃完可以用一个字"爽“,两个字”超辣“来形容其特点。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备受食客们的喜爱。
在临汾地区,无论是早晨匆忙的上班族,还是夜晚归来的夜班工人,都喜欢在街边的小摊上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丸子面。
牛肉丸子面的独特之处在于,新鲜的牛肉经过精心加工,制成了一颗颗细腻的肉丸子,既保留了牛肉的鲜美,又让丸子更加爽口。面条则选用当地盛产的优质小麦粉制成,煮熟后面条光滑筋道,搭配上特制的调料和香菜,可让人食欲大增。
牛肉丸子面的制作过程,将新鲜的牛肉剔去筋膜,剁成肉馅,加入适量的盐、料酒和生粉,抓拌均匀,搓成小丸子,放入滚水中煮熟,捞出后放入碗中,再淋上特制的牛肉汤和调料。再根据个人的口味喜好,还可以加入一些香菜、葱花、秘制辣椒油等佐料,可让这道美食更加丰富多彩。
临汾牛肉丸子面夏天吃完,大汗淋漓,瞬间让人忘记夏天的炎热。对于能吃辣的人来说,食牛肉丸子面简直是一种享受,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牛肉的鲜美和辣椒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
打卡临汾,如果没吃牛肉丸子面真的会太遗憾。冬天吃完可以预防感冒,再加上食牛肉可以强身健体。而且汤都是祖传秘制中草药配制而成。据说冬天得了鼻炎的人,吃完这个面可以瞬间通气,爽到不能再爽。
臊子面,晋南人民常爱吃的面食,其风味特点与秦、豫等地的面食较为接近。临汾襄汾县河西地区的臊子面最为流行,是当地民间一种喜庆、吉祥的面食。
河西地区的臊子面,选料十分严格,烹调讲究技术,且工序繁杂细腻。全程要把握好切面、漤臊子、勾汤、配菜码、浇面等几个主要环节。臊子面所用的面由淡碱水和制(冬温夏凉),面软硬适中,要有筋道,切剂成团,抹少许植物油放在面盆备用。擀面要边擀边转动面片,使面片擀得又圆、又薄、又匀。
切面需要用到两件专用工具,一是宽7寸有余,长有2尺的切面刀。二是刀垫,一种用10多层白布抹上浆糊贴在一起晒干的特制布垫。把擀好的面片折叠好,放在布垫上,切面人左手五指并拢扣在面片上缓慢后移,右手握住刀柄不停顿地提刀,用力均匀,力气大小以切透面片又不伤布垫为宜。这样切出的面条细长而均匀。
臊子面的种类多样,以配食的臊子不同而命名。譬如羊肉臊子面、猪肉臊子面、鸡肉臊子面、南瓜臊子面等等。
以猪肉臊子的做法为例,主要选水煮剔骨肉或五花肉、油炸豆腐、白豆腐、海带、黄花菜等均切成小丁备用。然后起锅烧油,放入葱花、蒜末、五香粉,炒出香味,随即把切好的肉丁、豆腐丁等食材依次放入锅中翻炒片刻,再放入盐、姜末、胡椒粉、酱油和少量煮肉的原汤或清水,大火烧开转文火煨几分钟入味,撒上味精搅匀,出锅备用。
勾汤时先在锅中放入适量盐、五香粉、胡椒粉、鸡精、姜末、酱油、明油等,用滚烫的开水冲化,再添入适量煮肉汤,放在火上加热烧开,即可关火备用。
臊子面所用的配菜码,还先要事先摊几张鸡蛋皮。净锅预热,用蘸了油的油刷或油布在锅内刷一层薄油,锅烧热后倒入鸡蛋液,立即旋转炒锅,让鸡蛋液均匀粘在锅壁上,既可得到一张又黄又薄的鸡蛋皮,出锅晾凉切成菱形小片即可。
再把葱白切丝,香菜切碎,姜蒜切末,与菱形蛋皮搅拌,便得到黄、绿、白三色相间的配菜码,浇面时撒于汤中,既美观,又出味,与陕西臊子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揪片,山西十大名面之一,也是山西侯马、临汾一带人的传统小吃,当地有种称呼叫“鱉跳崖”。
临汾当地最好吃、最具有代表性的揪片就是炝锅揪片,做法是先用葱姜蒜炝锅,放入蔬菜、西红柿、肉丁、鸡蛋等一起炒香炒熟,加入热水烧开,再把擀好的大面片切成腰带片,揪成小薄片投入开水锅中煮熟,口感绵软劲道,做法简单快捷,因此备受临汾当地人喜爱,此做法在临汾也长用来招待客人。
乡宁饸饹面,在山西临汾的乡宁,饸饹面即是当地的一大特色,饸饹面是乡宁人招待客人最有意义的饭食,做法更是不限于捞面,还有炒饸饹面、凉拌饸饹面、干拌饸饹面等。
当地饸饹所用配菜更是丰富,除了羊肉,还有牛肉的、猪肉的、鸡肉的、海鲜的、素菜的等等,再搭配上木耳、蘑菇、豆腐等,再撒上一把葱花、香菜,淋上精心泼好油辣子,一碗乡宁饸饹面就好了,吃得滚烫畅快,吃得人心满意足。
乡宁饸饹面与别处饸烙面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多种浇头,如羊肉、猪肉、牛肉等,再搭配上红萝卜、山药等蔬菜,让人大快朵颐。各种花样吃法,更能让人品味到乡宁饸饹面的独特魅力。
洪洞酥肉面,山西洪洞县有两种名吃,一种是洪洞饽糕,一种就是这洪洞酥肉面。酥肉面在洪洞当地又叫做“抓面”。就是如果老百姓家里来人,或者人多,就把做好的面条提前拌上油,放置在一边,随吃随煮,方便明确又不沾不坨。客人来了,抓上一碗, 下开水锅煮熟,提前把煮面的汤舀一勺入碗中,把调好的料浇在汤里,面条捞入汤碗中,放上蒸好的小酥肉,再舀一勺兑好的料汤,就可以端上桌享用了。
酥肉面选用的面条最早是产自当地的旱地小麦制作而成,与小酥肉搭配食用,荤素相依,调配相宜,面条筋道,酥肉软烂。
如今的酥肉面制作选材更讲究,选用的是细面条和炸好的酥肉,使得酥肉面的口感更加顺滑,面条筋道且更有弹性,而炸好的酥肉外酥里嫩,入口即化。
据了解,目前全国所有的酥肉以及酥肉面都源于洪洞县的酥肉以及酥肉面,洪洞酥肉面,可谓是全国酥肉面之祖!
浮山干炒面,又称老拉面。其不同于其它面类,做起来工序比较复杂,且需有一定的制面技术和制作技艺。
其做法主要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和面,和面较之其它面类要和的软一些,这样揉得面更均匀,饧的也更到位。
第二步拉面,抻面需掌握拉面技巧,粗细要均匀,柔韧而不断。
第三步过油,面条煮熟后,放凉撒上菜籽油翻转涂抹,使面条呈金黄油亮状备用。
第四步干炒,肉、蛋配之蔬菜,素炒皆可,或荤或素菜炒香炒好后再下面条,稍闷入味,翻炒出锅,即可食用。
浮山干炒面,油而不腻、色泽诱人,劲道滑溜,美味可口,风格独特,深受食客喜爱。
隆化生炒面,临沂十大名优小吃之一,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尤其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
正宗的生炒面,相传是翼城县隆化镇张氏发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独有的风味小吃。其制法类似焖面,但又与焖面有所不同,生炒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三晋。面条劲道,配菜丰富,油而不腻,清香利口。在翼城当地流传数百年,久盛不衰,素有“北京的烤鸭,翼城的面”之美誉。
生炒面历史悠久,十分讲究配料的调制,用手擀面条、青菜、肉丝等食材,加入调料一起焖制而成。味道醇香,口感劲道,鲜味十足,咸香可口,十分耐人寻味。
翼城浆水面,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面食,翼城特色美食之一。据说早在唐朝时期,翼城就已经有了制作浆水面的传统。当时的浆水面只是贫民的一种主食,因其制作简单、食之开胃、营养丰富,而广受大众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翼城浆水面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的地方特色美食。
山西翼城浆水的制作方法据说相对繁琐,但口感鲜美。首选野生荠菜作为腌制浆水菜的主要材料,讲究古法制作,经过时间的洗礼,荠菜浆水原汁原味,酸味美,清香扑鼻。用它来制作的浆水面色泽金黄、质地柔软、口感爽滑,带有淡淡的荠菜香。
山西临沂的翼城浆水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多种功效的农家面食,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未来我们期待翼城浆水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的走向市场,坚守传统,保留纯正滋味,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道农家版的山珍美味。
剪子面,有诗云:“剪不离面赛闪电,面团围着剪子转。根根落入汤锅里,恰似银鱼浪里翻。”这是对临汾剪子面最好的诠释。
剪子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保留了传统面食的精髓,更融入了临汾本地特色。从食材的选择到口味的调制,都紧密结合城市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
剪子面使用的面料采用混合五谷,可随心情和口味来定制,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有所调整。和面的水按气候不同来控制水温,加之手掌和手指的力道,再通过饧面,煮出来的剪子面口感筋道,短小利口,尤为滑爽。番茄的酸甜、菌菇的鲜香……剪子面搭配着各种食材,秋冬季食它,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浮山刀拨面,山西四大名面之一,山西十大名面之一。在临汾当地,有临汾面食看浮山之说。2020年浮山县被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命名为“山西刀拨面厨师之乡”。
有“面食之乡”称号的浮山,拨面的刀是专门特制的,长约60厘米,两端有柄,刀刃是平的,拨起面来速度非常快,拨出的面粗细一致,条条散离,条条不粘连。
打卡临汾,咥一大碗香气扑鼻的浮山刀拨面别提有多带劲!面馆里随着“九环大刀”清脆的声音,齐整的面条就此诞生,根根筋道,粗细均匀,油亮亮的鸡蛋,红艳艳的洋柿子,加上臊子,浇上汤头,再来点缺一不可的山西老陈醋,吸溜一大口,爽滑酸甜的口感直击你的味蕾。如果想吃精致点的浮山刀拨面,还有特色招牌六六宴,六种颜色,六种味道,色香味俱全,沉浸在这面里,让人食之回味!
以上临汾十大名面大家觉得怎么样?临汾还有很多美味面食,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十大名面,打卡临汾,不容错过的美味!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