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94年6月6日,地点现咸阳机场上空,一架载有一百四十六名乘客与十四位机组人员的客机刚刚起飞,岂料还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等到再次出现时,它已然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境内坠毁,其机身连带着一百六十条生命也尽数化作碎片,无一人幸免。
闻听此事,一时间举国震惊,舆论一片哗然,遇难者家属悲痛欲绝、相关部门亦是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而不久之后,在航空公司人员的配合下,一个令人唏嘘的真相也果真缓缓浮出了水面。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百六十人的丧生又到底是源于意外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呢?
事发当时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事发经过开始说起。
1994年6月6日上午八点十二分,气候状况一切正常,乘客尽数落座,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地面塔台亦是给予了机组人员起飞的命令。
经过一段滑行后,飞机顺利抬头并来到了半空中,可谁知好景不长,就在三分钟后,一个意外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只见飞机机体居然出现了异常的摆动现象,幅度很大,连带着还发出了巨大的噪音,“唿唿唿”的动静十分吓人,瞬间就引起了乘客们的恐慌,而见此情形,两位机长也开始了紧急调整,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找回平衡。
但很遗憾,一切都是徒劳的,由于摇摆的幅度太大,机身根本无法恢复平衡,再加上起飞高度太低,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坠毁当场。
无奈,机组成员也只能将一系列的情况告知了地面塔台,希望能够获得帮助,只是想想也知道,地面的工作人员也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间又怎么可能想到对策呢?他们想尽办法才最终给到了两条建议,一个是尝试迫降,一个是尝试攀升高度拖延时间。
而眼见无计可施,机长也只好开始了挨个尝试,不过结果显而易见,他失败了!由于距离地面太近,机长无论如何也无法摆正机身,没办法摆正就没办法通过滑行减速,没办法,他也只好选择放弃,同时开足马力,以每小时四百公里的速度希望能够快速提升高度。
十几秒后,飞机也果真抬高了不少,可问题是,异常摆动的情况却依旧没有停止,反倒是愈演愈烈了起来,见状,机组再度向地面做出了汇报,大致意思就是说,机身的摆动幅度已经逼近三十度,根本无法控制,闻言,无计可施的地面人员也只能不断出言安慰,并让机组人员尽可能的控制乘客情绪。
这边,空姐们正在努力安抚乘客,而另一边的正副机长也再度开始了各种尝试,当日上午8点18分,二人接通了自动驾驶仪,打算让飞机自行更正错误,这已经是他们翻遍脑海和书籍想到的唯一办法了,可惜事与愿违,一番操作下来飞机不但没有恢复正常,摆动反倒是愈演愈烈,角度直接超过了三十度。
这把二人吓得是亡魂皆冒,只能立刻切断了自动驾驶,转头“猛踩油门”继续向上攀升,经过几分钟的飞行后,8点20分,飞机距离地面已有4717米,如果能够维持现状倒也还能拖延几个小时,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突然,飞机先是出现了不规则的向右偏转,随即又瞬间失去了动力,不再爬升,反而是出现了向下坠落的趋势。
“完了”这一刻机组人员和乘客都感到了浓浓的绝望,他们也只能寄希望于奇迹的出现,唯有两位机长还没有放弃,二人竭尽全力控制着摇摇欲坠的飞机,即便出现了自动抬头、速度骤降的情况也是一样,可很遗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的情况已经不是技术能够弥补的了,很快,飞机仰角就达到了二十度,速度也降到了三百八十公里每小时!
8点22分30秒,由于角度和速度的问题,飞机瞬间开始向左侧翻,旋即进入了高速俯冲状态,速度越来越快,飞机负荷也越来越重,短短十二秒后,悲剧上演了,机身终究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发生断裂,一处裂开处处裂开,并于2884米的高空处彻底解体,最终砸向了地面。
就这样,一百六十条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由于正值白天,也有很多西安市民亲眼目睹了这恐怖的一幕,看着仅仅几分钟时间便坠地爆炸的客机,他们的情绪十分复杂,从最初的好奇到震惊,又从后来的默默祈祷到万念俱灰,许多人甚至不禁掩面痛哭,因为他们知道,一定有无数家庭因此破碎...
这就是整起“6.6空难”的全过程,其中细节有很多,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关键点,就比方说飞机因何摇晃,到底是因为出现了故障,还是起飞前有人刻意破坏呢?这便是接下来调查人员主抓的方向。
调查开启
短短十分钟时间,一架载有160人的客机便从正常运行到坠毁爆炸,整起事故无处不透露着离奇与诡异,见此情形,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也立刻抵达了现场勘查,而当大家近距离来到空难现场之后,眼前的一幕亦是令所有人大为震撼。
话接上文,当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调查专家便火速来到了第一现场,在事发地,他们发现了足足数千块飞机残片,它们的分散半径极广,从东皋村东侧一直延伸到了咀头村西北部,宽度可达三公里,长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公里。
显而易见,这完全符合目击者描述的“高空解体”情况,而沿着边缘向内侧走去,地面残存的线索也更多,先是几张残破的纸币和一些贵重物品,为了带走它们,相关部门还特地支付给了村民、遇难者家属双倍的金钱,然后是一些衣物,上面既有灼烧的迹象,也有因惯性撕裂的痕迹,再往里走就是遇难者的遗体了。
看着眼前的一幕,即便是经验再丰富的法医、刑警也不禁心头一颤,那是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土丘,面积不大,可上面居然遍布了人体残骸,有手臂、大腿,还有一些血腥的内脏碎块,更有甚者,就在山丘后的一处麦田里竟还有着一具完整且诡异的遗体,看着装此人应该是一名空姐,头冲下、脚冲上,就这么直挺挺的插在了地上。
见此情形立刻就有人提出了疑问,想要知道为何“从天而降”后,她的遗体还保存的如此完好,正常来说,两千多米的高空,人体不是理应摔的粉碎吗?
而对此,专家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空姐没有来得及佩戴安全带,可能客机解体之际她还在站立着安抚乘客,当机身解体的一刹那,强大的气流便将她甩出了机舱,另一方面这就涉及到空气动力学了,人在从高空下坠时,起初会迎来一股向上气流带来的浮力,还是直到降低到一定高度时这才会急速下坠,这时她与地面的距离就没有多高了,自然就不会破损的很严重。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勇敢的空姐在生前大概率是不会感到痛苦的,不仅是她,其他乘客也是一样,由于高空缺氧,他们在第一时间应该就已经昏迷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言归正传,悲伤归悲伤,但工作还是要继续的,专家们很快就对遇难者遗体,以及黑匣子展开了细致的检查,经过一番查验,他们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乘客、机组人员身上都没有发现刀伤、枪伤,体表没有火药灼烧的痕迹,黑匣子中的声音也没有任何异常,也就是说,一切与机长的汇报无异,机舱内并没有出现互相伤害的情况。
简而言之,目前已经可以排除劫机事件的可能,那么下面就该是对地面人员和设备上的调查了。
先是地面安检人员和安保人员,经过审讯,这六十多人中在飞机起飞前无人靠近过飞机,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靠近,借此排除了机场出现问题的可能,然后是地面塔台的指挥人员,结果很显然,他们也不存在任何异常的举动,通过几人的供词也很快证明了地面的通讯、雷达、导航,以及飞机重量在事前都属于正常情况。
这下子就有些奇怪了,难不成问题真的是出在飞机自身吗?
发现真相
事发第一时间,相关部门便抵达了现场勘查,经过一系列的摸排后,外部因素导致飞机失事的可能性也被尽数排除,因此,接下来方向就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飞机自身是否发生了故障。
很遗憾这次答案是肯定的,在专业人员入场后,很快就对飞机的发动机和之前的维修历史展开了审查,不久之后,他们也果真找到了问题所在,而这个答案也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原来一切的根源都出在事发前两天,也就是1994年6月4日,当晚,负责维护客机的工程师居然犯下了一个致命的失误,他将自动驾驶仪安装座上负责控制副翼和控制方向舵的阻尼器插头插反了,进而导致阻尼器完全失效。
要知道,阻尼器的作用本就是控制机械振动、降低震荡与摆动,不单是飞机,在高层建筑中也有,大致原理就相当于在楼顶正中心或飞机上用绳索悬挂一块重物,一旦出现超强的风力,它就会检测自身的摇晃程度,然后自动调整钢索的摆动方向,使得质量块朝着摇晃的反方向摆动,再利用阻力系统把这部分动能消耗掉,这么一来,身处内部的人们就几乎感受不到晃动了。
但很遗憾,这也正是飞机在起飞后发生异常晃动的原因所在,是维修人员的马虎大意,将两个不同颜色的插头插反,并且足足两天都没有被发现,这才酿成了悲剧,可以说,这一百六十人的死完全都是在为他一个人的失误买单。
当然也正因如此,这般本不应该发生的低级失误才没有得到调查人员的重视,足足许久之后也没人关注到这一点,这也难怪,毕竟一群经验丰富的老手谁又敢相信一场空难的源头竟是因为两个小小的插座呢?若不是经过再三排查,可能这场“6.6空难”就会成为未解之谜了。
回到现实,当得知事故原因后,相关部门立刻对负责安装阻尼器插头,以及负责检修的五名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了追责,他们的上级也就是检修负责人也遭到了立案侦查,这些人全都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如此,通过这件事,国家也对全国的民航系统展开了一次“大扫荡”。
首先是提高了“三检”即,自检、复检和专职检验的质量,从源头杜绝了类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在民航领域推行了全方位的防错机制,加大力度确保质量控制体系的严格落实,最后又对未来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现行从业者展开了全面核查和重新考核,如此一来才总算是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民航运输业的安全稳定。
当然,说到这里相信一定会有人发问,认为即便如此也只是“事后诸葛亮”罢了,若是之前能够这样做,这一百六十人可能就不会出事了,的确,这确实是相关部门的失误,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要知道,新中国的民航部门起步很晚,真正意义上的航空公司还是从1984年成立的厦门航空开始算起,之后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这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不断壮大。
也就是说,截止自1994年,新中国民航才出现了不到十年,经验算得上是严重不足,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又或是模仿欧美国家,所以出现一些纰漏也就在所难免了。
#智启新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