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家喻户晓;他有63首作品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岁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1990年的春天,年轻的三毛和年老的王洛宾在乌鲁木齐第一次相见。初次见面的他们如同莫逆已久,两个人心心相惜,相谈甚欢。三毛为王洛宾唱起了自己的《橄榄树》;而王洛宾也唱起了《高高的白杨》。晚年的王洛宾 后来,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个荒野地里的马车夫,都可能哼出一些好听的调子,但那绝不是一首歌,不是一次创作。我王洛宾走到哪里都说过,我的歌是搜集、整理、加工后创作出来的。《大坂城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我搜集了许多年,整理加工了许多遍,才有今天这些普及和家喻户晓的曲词,偏偏有人说这些歌不是我的,那么是谁的呢?谁敢站出来!”从老先生激烈的反抗中不难看出当初社会对他的质疑有多少、他又有多失落。终于,在1992年,他收到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信件:关于民歌的著作权问题,虽然社会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我会认为,在没有具体人或代理人提出版权要求时,社会舆论依然无法改变其版权的归属。谁改编、整理的,版权就应该归谁。

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只要有华人

就一定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

它被誉为艺术里的珍品 皇冠上的明珠

而它的创作者则被称作——

西部歌王、西部民歌之父

20世纪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之一

他先后两次入狱达18年之久

但他却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

最终成了一代西部歌王

他就是王洛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一生都在祖国西部颠沛流离

先后五次含冤入狱,狱中生活近19年

牢房夺走了他的青春

却无法限制他的才华

他一生坎坷,却依然创作了像

今天就让小编带着大家

一起去探索这位不朽歌者的传奇一生

他是新时代第一位

民歌创作者

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洛宾(1913-1996),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他1913年12月在北京出生,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音乐专业。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有50多首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喜爱,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他创作的歌曲。特别是《在那遥远的地方》风靡全球,被多个国家作为经典收藏,法国、德国还把这首歌编为中音乐教材,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马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把演唱这首歌曲作为保留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远的王洛宾》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早期的艺术启蒙

1913年12月28日,王洛宾出生于北京市艺花胡同的一个油画匠家庭,他的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也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王洛宾从小就生活在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家庭中。1927年,父亲把王洛宾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同年秋天,王洛宾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湖畔,年轻的王洛宾流连忘返。

1928年,父亲逝世,王洛宾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做列车连接工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于是,王洛宾便跟塞克学会了演奏七弦琴、吉它和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

另外,王洛宾还受到了当时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的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