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上海还叫“华亭”,有一大户人家,家藏巨富、位极人臣,是名副其实的“首富”,董氏家族到了明末出现了一位书画界巨擘,此人就是董其昌。董其昌书画双绝,尤其是书法,被清代视为“正统”,康雍乾三帝都是是他的“铁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继承上千年帖学之大成,又一洗元代以来赵孟頫书风之妍媚,以禅入书,不染一丝尘俗,淡墨清笔,独树一帜,被启功称为“最后一位得魏晋真传之人”。董其昌他与赵孟頫齐名,两人均学王羲之,时人称“赵得王之实处,董得王之虚处”。董其昌的字在清代极受欢迎,尤其是得到了皇家的青睐,从顺治帝起一直到道光朝,历代君王都认真临摹董字,“赵董书风”也被誉为“国朝书风之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曾盛赞董其昌:“华亭董其昌书法……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说,董其昌的字笔法上接续魏晋正脉,结构上形神皆备,气韵上又得天然之趣,论作品的萧散空灵之韵,不仅胜过赵孟頫,也可以满足书法人所有的想象。启功先生也说“我们张口就是董其昌说过的话,下笔就是董其昌的方法”,颇能看出董氏对后人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一生转益多师,但始终不离“二王”,他自述“余年十八学晋人书”,并吸收颜真卿、杨凝式、米芾、赵孟頫用笔。他的字越到晚年越值得玩味,已然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境界,其中大字作品《白羽扇赋》尤其精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完成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是董68岁的作品,全卷纵40.1厘米、横415厘米,共37行、147字,单字大小约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此作将王羲之用笔特征放大来写,又融合怀素、米芾风格。藏锋起笔,入纸后衄挫中锋而行,笔画绵里裹铁,遒媚多姿,转笔衔接一气呵成,气脉畅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羽扇赋》结字欹侧,体势内擫,左右高低错落,收放对比明显。布白匀称,章法疏密得宜。用墨秉持一贯的疏淡而不枯,浓淡参差,饶有趣味。纵览全卷,笔法丰富多变,用笔细腻精到,还带有几分禅意,是我们学习大字行书的上佳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我们将董其昌《白羽扇赋》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我们还在在原文下方添加释文,非常适合临摹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