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被省略了……要知道古文言简意赅,往往最后一句都是画龙点睛的升华之笔,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水平和境界。宋代大儒欧阳修更是如此。
《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的意思是: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其中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大家都熟知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另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

欧阳修通过卖油翁、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三个故事将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升华了,并涉及到了知与行的转化、物质与意识这个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卖油翁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庖丁解牛进一步阐释实践还要顺其自然,符合自然规律。轮扁斫轮则是通过一个叫轮扁的工匠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劝诫正在看书的齐桓公重视知与行的转化。
轮扁说:我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很多古圣先贤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起走了。独存心法,不见心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难就难在:烦恼习气是太熟了,一不留意就随着妄念跑了。所谓做工夫,即是不断的去练习般若正念,就像前面例子里的射箭和倒油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不断的每天练习,练的多了,自然就由生变熟了。修行觉悟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工夫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方可养成。
六祖大师云:“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烦恼习气熟则转烦恼
正念习气熟则转正念

若是烦恼的习性熟,就会被烦恼所转;若是般若正念的习性熟,自然逢境遇缘皆是自在妙用。所言习性者,持续做工,耳濡目染,日常熏修,潜移默化,时间久了,自然逐渐得力,自然相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殊般若经云: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即就像一个人学习射箭一样,练习日久月深后,自然就熟能生巧。之后再射箭,虽然不用刻意去瞄准,因为之前长久练习的缘故,射出的箭也都能够正中靶心。学法也是如此,初学不思议三昧法门,必须制心一处去用功练习。等到练习久了成就之后,就不用刻意起心去做工夫,自然就会一直在「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