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往往看起来合理的饮食,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健康“杀手”。早晨一个馒头,中午一碗米饭,晚上一口米粥,精米白面一直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但这类食物背后却是“糖分炸弹”。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高升糖指数饮食与糖尿病风险增加15%显著相关。
那我们要怎么吃才算健康?什么样的饮食才是合理的“度”?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氧化还原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人们无需改变整体饮食习惯,仅用全谷物替代主食,短短6周,就能降低全身炎症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召集了北京市120名参与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4岁,被随机分配到全谷组和精制谷物组。(全谷组:全谷物、糙米等;精制谷物组:小麦粉、精制大米等)。
两组实验者除了更换主食外,其他饮食方式照旧不变。在长达6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全谷物组的两种炎症因子IL-23、IL-22的平均水平,低于精制谷物组。
实验还发现,全谷物组富含膳食纤维,肠道微生物在发酵膳食纤维后,会产生短链脂肪酸,这类物质有极好的抗炎作用。
事实上,在很多重大疾病发展的过程中,“炎症反应”是其中重要一环,慢性炎症会增加糖尿病、心脏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甚至有科学家指出,慢性炎症是进化保守的、衰老的支柱机制之一。(来源《自然·内分泌综述》)
而抗炎意味着降低疾病生发的潜在可能性,放缓衰老脚步,如果说身体会生锈,那么抗炎就是让生锈的进度变慢。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在探索从根源改善炎症环境的有效措施。
比如抑制炎性因子NF-κB,生科巨头bioagen在诺奖教授兰迪·谢克曼的指导下,发现Mitolive™机制(柏岁维核心成分)的重要作用,相关实验证明该项机制可以活化抗衰信号通路AMPK,激发代谢循环潜力,从内部改善人体气色、提振精力。
除了焕活能量代谢,查阅京-东、天-猫详情页可知,研究人员还在“柏岁维”类前沿科技中添加SPF自噬修复程序,放大Mitolive机制的能量补充作用,配合东非山茶多酚GHG、格梅林松植苹DHQ等“大自然健康馈赠”,满足中式滋养的固本需求。
既然已经知道了慢性炎症对身体的影响和伤害,作为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首先是合理摄入主食,前文提到的全谷物替代就是很好的选择。所谓的全谷物不单单是指粗粮。通常来说,全谷物是没有经过精细加工或虽经粉碎(碾压)处理后,仍然保留谷胚、胚乳等四个部分的谷物,比如玉米、燕麦、荞麦等食品。
关于全谷物的日均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给出了标准:人体每天可以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
另一方面,在摄入全谷物的时候,我们不要自行“加料”,煮粥时多放白糖,做杂粮时多放油、盐,都是“画足添蛇”的行为。
尽管全谷物的口感粗糙,难以下咽,但大众在选择的时候,依旧可以循序渐进,先吃一些口感糯软的谷物,比如可以搭配牛奶冲开的燕麦,再过渡比较粗硬的品类,比如糙米。
其次是规避一些“高风险”食物,就常见的就是反式脂肪酸。在琳琅满目的烘焙店里,埋藏着不少人造黄油包装而成的“杀手”,曲奇饼、牛角包、蛋挞等皆是如此,一口下去带来多巴胺分泌的甜蜜,但也埋下促炎的“种子”。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的“抗炎食物”,也不存在吃一次就好的“神奇效果”,在胡吃海塞后,补充一些抗炎食物,也不过是心理安慰。想要实现长久的健康,最重要的还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