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上7点半,海上橙色朝霞未散,深圳蛇口港第一班到香港岛上环码头的高速客轮起航,50分钟后,设计癖从码头涌入香港早高峰的人流。

沿街天桥连接起一座又一座办公大楼,行人从中穿行而过,IFC港交所门口,喷泉围绕的黑石雕塑耸立,巨屏之上循环滚动指数数据。

9点04分,爬了一段坡道之后,设计癖抵达中环半山,300米之外,便是此行的目的地——PMQ元创方,一座设计创意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MQ元创方

这种深港双城生活工作方式早已存在,而后疫情时代,大湾区融合加速,港人北上消费成为风潮,湾区人去中上环喝咖啡看日落,去画廊酒吧餐厅商场密布的中环citywalk,这些都成了大家追求松弛感的潮流。

在此背景下,香港具标志性的创意产业及设计地标PMQ元创方,在设计领域会产生怎样的蝴蝶效应?这是设计癖所关心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4 设计节海报

11月29日,香港“deTour 2024 设计节”将在PMQ元创方开幕,本届设计节为期17天、免费开放给公众,香港本地居民及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将齐聚一堂,这将是一场设计盛宴。

设计癖此次采访了“deTour 2024 设计节”的主办方——香港PMQ元创方总干事陶威廉(William To)、本年度策展人陈濬人(Adonian Chan)和展览设计及制作团队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Napp Studio & Architects)。

三个小时的访谈收获颇丰,“deTour 2024 设计节”从主题到入选作品,到呈现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无比期待。

以下为采访正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MQ元创方与“创作企业家精神”

采访嘉宾

01

陶威廉 William To

PMQ元创方总干事

资深广告人,陶威廉于2005年加入香港设计中心,负责每年一度之设计营商周(BODW)、设计“智”识周(KODW)及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DFAA 2006–08)等旗舰项目。

2012年8月,陶威廉转以顾问身份留任香港设计中心,同时被邀加入PMQ元创方,一个为设计创业而设的全新创意地标,自2014年开业至今,已录得超过二千七百万进场人次,迅速成为城中瞩目之新地标。

设计癖:PMQ元创方作为香港的创意地标,现在是怎样的目标定位?5年后呢?10年后呢?

陶威廉:PMQ元创方一直在成长,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发展的状态,或许很难想象。因为AI的关系,很多东西会变得快很多,我们整个文化圈或者创意圈都会变得很快

我们致力把PMQ元创方打造成为香港创意产业的辉煌标志,让香港的优质品牌光芒四射,并成功开拓国际市场,以及提升社会各界认识和支持设计及创新的价值。

借此,我们宣扬“创作企业家精神”(将创意转化为商机),培育更多本地创作企业家及设计师,并致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创意及设计的价值,推动本地的创意文化。

设计癖:PMQ元创方为什么如此重视“创作企业家精神”?如何定义“创作” ?为什么要强调“创作”?

陶威廉:能够进驻PMQ元创方的创作单位或企业家, 在我们的运作机制包括前期严格的筛选,每年通过公开招标甄选团队,之后对入选方案进行进一步催化。他们不仅需具备出色的设计能力,还需要能够提出商业计划书,拥有一定的产品或客户基础,是具备市场适应力的创意企业家。PMQ元创方将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宣传推广平台和承接优质项目机会。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驻扎在PMQ元创方的设计师,还包括来自各个领域的创意人才。通过“deTour 设计节”,我们希望帮助设计师将富有创意的概念转化为现实,催化他们的想法,助力进一步发展甚至商业化。比如在去年的“deTour 2023 设计节”上,两位设计师创作了一个霓虹灯装置作品。

今年两位设计师将会把项目外展到深水埗做一个更大的装置,PMQ元创方为其提供了推广和新项目落地支持:从一个概念落地为实体,然后再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3 设计节”主题展览《偶烛施明》装置

街招成员:Ken Fung、Kevin Mark

在这一过程中,香港文创产业发展处(CCIDAHK)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为PMQ元创方的成熟运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比如,前面提到的即将在深水埗展出的霓虹灯装置项目《偶烛施明@深水埗》正是得益于CCIDAHK的资金资助。

设计癖:“deTour 设计节”和PMQ元创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陶威廉:“deTour 设计节” 其实最早只是香港设计营商周中的一个小项目,那时我还在香港设计中心担任项目总监。后来,我们将这个项目移交给了一个非营利慈善团体,现名为“信言设计大使”(Design Trust)。后恰逢PMQ元创方不久将迎来开幕,当时我已参与到PMQ元创方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便与我商议,希望我能重新接手这个项目。

我几乎参与了“deTour 设计节”的整个成长历程,看着它从一个小项目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设计节。

从小开始养育、见证其成长,再接手过来发扬光大,是一种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3 设计节”:新本事—设计、未来、新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2 设计节”:设计共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1 设计节”:有(冇)用

设计癖:在帮助本地设计的同时,PMQ元创方如何做好国际化、多元化?两者之间的平衡如何把握?

陶威廉:PMQ元创方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本地设计师,因为他们在香港的发展机会有限。随着发展,我们逐渐演变为一个国际文化创意交流平台,扩大了影响范围,也因此拓宽了作品的来源。这种本地与国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设计节的内容,也为设计师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我们与多国驻港领事馆和文化机构保持互动,他们积极为我们的活动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一盛会。

借助“deTour 设计节”这个旗舰項目,发展了十多年,成为许多设计师期待参与的项目。今年不仅有香港的设计师参与,我们还邀请了来自日本、韩国以及大湾区广州的设计师。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过往参展过的创意团队来自英国、荷兰、西班牙、韩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

我们未来会更加深化跟内地、几大亚洲城市的一些互动

设计癖:相比往年“deTour 设计节” ,“deTour 2024 设计节”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陶威廉:我们举办了这么多年,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向社会各界推广创意及设计的精神、引导大众去认识设计的力量,这是一个教育平台,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设计、设计跟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今年我们开始深化自己,探讨如何利用设计去创作自己的个人化的世界,带一些哲学性。我蛮期待看到今年公众的反响。

今年是一个测试——我们利用深化自己品牌内容去测试设计发展的方式。

设计癖:您如何看待大湾区的发展趋势?

陶威廉:这几年的转变,我觉得反而是一个很自然的融合,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很多事情会自然发生,我们没有叫人北上消费,人自然就会去,湾区很多年轻的家庭现在都喜欢来香港深度游,去深入了解这个城市的细节。

因为首先你要互相了解,才可以互相促进发展。我们现在是在经历一个了解的阶段,“deTour 设计节”也是一个了解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拥有”?还是“存有”?这是个问题

采访嘉宾

02

陈濬人 Adonian Chan

策展人

香港字体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及设计策展人。

于2018年出版《香港北魏真书》, 获香港出版双年奖2019出版大奖及艺术与设计类最佳出版奖。香港北魏真书字体设计荣获“NewYork Type Directors Club”字体设计奖、日本“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优秀作品。他亦是“DFA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2019”得奖者、deTour 2020和 deTour 2021的联合策展人。

设计癖: 请问您为什么要选择“拥有→存有:内在的设计”作为本届“deTour 2024 设计节”主题?灵感来自哪里?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陈濬人:经历了疫情,不仅仅是香港或内地,全球都在深度反思,大家才意识到很多东西是不可控的,才开始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经历了隔离等事件之后,我们才发现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疫情结束,我们第一个迎来的竟然是演唱会这种大型的人群聚集的互动。

不过,我们也会意识,虽然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而我们自身其实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是一个思考角度,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变化,进而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人。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回想到自己当初还是设计系的学生时,去英国做过半年交流,记得有一堂课上老师在讲 “一语当先” 宣言 (First Things First Manifesto*)

得知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有一群欧洲的设计师,批评当时的设计过度关注物质、太消费主义,呼唤设计回归学科本身,推动社会做正向的改变。这个想法当时对自己来说很受冲击,设计师竟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扩展阅读:“一语当先”宣言(First Things First Manifesto)——1964年,22位视觉传播者,无论老少,纷纷签署最初的宣言,号召让设计的技能得到更有价值的利用。

2000年,33位设计师签署了修订版的宣言。2014年,即宣言发表的第50周年,全球1600多位设计师再次重申了他们对“一语当先”的承诺。在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的同时,这则宣言也随之变得更加迫切。

眼看着气候危机的混合效应不断演变发展,我们怀着沉重的紧迫感,2020年,在庆祝“地球日”50周年之际,再次更新宣言。事关紧要,设计师呼吁人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但这个经历日后又被自己淡忘,直到最近在“deTour 设计节”的设计对谈上,又想起来此事,当时想起来也改变了自己对设计的一些思考。

到了今年,自己能够去做这个 “deTour 设计节”的策展人,就想跟传统的设计展做得不一样,很多设计展更注重交易,更多是把日常生活之物,把设计感突出来去呈现。

“deTour 设计节”比较特殊,是一种提问式的,这对于公众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每个不同的时间都会发生大的问题、大的社会事件,正好给设计师一个很好的思考课题

从策展的维度来看,通过设计也好、通过艺术策展也好,都是一种回应。

通过设计呢,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呢?“deTour 2024 设计节”抛来问题,希望参与者能够去回答,甚至去挑战,或者表达共鸣……

设计癖:《REWORLD Type 2》这件作品传达的理念是什么?它如何“重组世界”?如何体现“内在的设计”?

陈濬人:这个作品是一位英国设计师Elliot Woods和一位韩国设计师Mimi Son的联合创作。英国设计师Elliot Woods首先提出来“image”(图像)这个概念,他说的这个“图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图像”,是所有创作的结果,比如音乐、写作等,都是一种“图像”,都是一种可视的东西。

他认为,你产生的“图像”越多,别人就会接收到越丰富的内容,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复杂。但从另外一个极端说,如果你的“图像”越少,这个世界是不是就更简单了,就越来越单一了?

《REWORLD Type 2》也在回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新的“图像”,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在空气中绘画也能形成“图像”?

空气中存在一个空间,从三维的角度讲,里面是无法抓捕的东西,但光是一个可以去捕捉的媒介。

他们有另外一些作品《Another Moon》,其实都在探讨同样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EWORLD Type 2》 Kimchi and Chips

讲回这个作品本身,它是由很多很多的镜头组成的。这个镜头有一边是可以倾斜的,如果这个镜头是正常平面摆放,你透过这个镜片看到对面是真实的世界原本的样子。

但只要你稍微把镜片倾斜一点,图像就会通过镜头发生扭曲,扭曲的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所以这件作品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呢?

而且现在,很多媒介里充斥着那么多假信息,那到底什么又是真实呢?

设计癖:您认为目前设计圈在处理 “占有”和 “存在”的关系上,存在哪些误解和问题?

陈濬人:我用我们参展的作品来举例来回应这个问题。先回到弗洛姆《占有还是存在》这本书,他对“拥有”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负面的评论,他认为这些工具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存,之后再有更多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是多余的。

但我认为这种思想挺极端的。这些工具存在是足够了,但它不仅仅代表生存,在你使用过程当中,它会变成是你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慢慢叠加的更多的东西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拥有”到“存有”》蔡楚坚

比如说蔡楚坚先生创作的作品,其实就是拿了他生活当中的一些收藏过来的物件,从物质的角度,依照弗洛姆的态度,他认为这就是个物质、是个物品。

但蔡先生在展览中想表达的收藏故事,不仅仅是物品本身,而是收藏者个人喜好和性格的投射。通过将这些物品从日常环境中移至展览空间,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以探讨从“拥有”到“存有”的转变及其意义,这或许能引发共鸣,使他们觉察到自身某些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完成......》张海活 X 邓智达 X 李康廷

《未完成......》试图展示人和物的相互可塑性。物可以塑造人,人也可以塑造物。

工业革命之后,我们的生产已经变成了大批量生产的状态。设计师做的产品设计,是为了某一群人的共性去做的设计,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个体有共性,同时也有个性。

工业革命之前其实都是定制化,但是工业化的时候,我们作为使用者反而要改变自己的一些个性,去适应这个物品被设计出来的使用方式。

整个互动是希望大家能够创造性地使用“设计师通过设计且被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物品。我们能不能回归到个性,去探索更多使用的可能性呢?

设计癖:本届“deTour 设计节”,您在选择策展项目时,如何平衡香港本地项目和国际项目的比例?

陈濬人:过去基本都是一到两个海外的作品,这次多增加了一些。我们的观众可能比较习惯传统的实用的作品,不太能看得懂实验性的作品。那么此次“deTour 设计节”就多加一些海外的,让大家感受下在欧美国家很常见的、用实验性的设计语言去反问或提问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apturing Qi(气) 》 Yoojin Chung

分享此次参展的一个叫《Capturing Qi(气)》的韩国作品,韩国也是讲风水的,在香港就更多了,比如说建筑、室内,都很讲究这件事。

但其实创作者的角度是调侃的,去控制风水的意思,就是你连这个空间里的气体都要去控制,这个是真的可以的吗?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风水道具都很丑,有些地方摆个钱币、摆个水晶在原本设计的很漂亮的地方,其实蛮辣眼睛的。

她会发问,这种设计为什么会存在呢?但这个设计师又很有趣,又把这些道具重新设计得很酷、跟环境很搭。

设计癖:您是“deTour 2020 设计节”、“deTour 2021 设计节”的联合策展人,请问与往届相比,“deTour 2024 设计节”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主线和推陈出新的改变?是什么让您乐此不疲?

陈濬人:2020年那届开了几天就因疫情关掉了,当时很抽象地去讨论“什么是设计”。疫情之下,大家对此有一些反思,记得当时有一件很应景的作品,幻想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大家聚在一起飞翔。

到了2021年,其实也在重新考虑“deTour 设计节”的定位,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就包括刚刚讲到传统的,还是用另外一个角度。

那当时提的主题叫“有(冇)用”(意为:有没有用),在香港的语境中,大家经常在谈论到工作时会讲到。

设计都在讲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赚钱啊?有没有实用价值?所以当时的定位是我们站在设计的角度单纯地去提这个有没有用这个问题。

提问的形式又来到了2024,决定以有主题的提问方式延续下来了,也算是一种关联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动之上再互动,展陈也是一次再创作

采访嘉宾

03

何鸿礼 Wesley HO(左)
曾伟俊 Aron TSANG(右)

Napp Studio & Architects创始人

设计对使用者和环境而言,是一门既简约又能达到实际用途的媒介。对我们而言,设计讲究抽丝剥茧,挑选及发挥设计的重点与长处;亦追求在简洁别致的设计中发掘出美的存在。

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 (Napp Studio & Architects) 是一家设计工作室,作品以空间及物件跨越不同领域-从建筑、室内、展览到家具及产品设计。作品荣获多项本地和国际奖项,包括台北设计奖金奖及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作品亦曾在多个展览中展出,例如:国际威尼斯建筑双年展、SPARK The Science and Art of Creativity、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由曾伟俊及何鸿礼于2016年创立。

曾伟俊,香港注册建筑师,现为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总监及香港大学建筑系客席助理教授。他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学士及硕士学位,亦曾于香港、首尔及斯德哥尔摩的知名建筑事务所工作。他的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并发表于多个设计比赛及刊物,其中包括赢得2014年度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奖。

何鸿礼,纳设计及建筑事务所总监及香港大学建筑系客席助理教授,取得香港大学建筑系学士及哈佛大学GSD建筑系硕士学位。他曾在纽约和香港的 OMA 和 KPF 工作,担任 KPF 的副总监。他为香港哈佛校友会的董事,以及社企 REN 的倡导者。他被选为 2024 年 Tatler Gen.T Leaders of Tomorrow。

设计癖:“deTour 设计节”是一个非常知名的设计节,可否请Napp Studio & Architects介绍一下成为展陈设计合作方的过程?能否分享一下背后的故事?

Napp Studio & Architects我们跟“deTour 设计节”是很有缘分的,其实早在读书时,我们就希望能参与这个设计节,但一直未能如愿。后来,通过“deTour 2021 设计节”,我们有机会与当年的海外设计师完成了一件特邀合作作品。入驻PMQ元创方之后,今年又以另一个身份作为展陈设计师参与其中。

而且看到策展人陈濬人今年对于整个“deTour 设计节”的思考,觉得非常有意义、有意思,跟我们内在的价值观很有共鸣,从而就决定来参加这个项目投标,并且获得成功。

设计癖:能否谈谈Napp Studio & Architects是如何围绕“拥有→存有:内在的设计”这一主题开展“展陈”设计工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Tour 2024 设计节”主题

‍‍‍‍‍‍‍‍

Napp Studio & Architects我们用了五种方式或者手法去回应五个关键词——“内省、创意表达、学习、关系、社群”,这五个关键词来自策展人,他在提供这个方案的时候,解读什么叫“为内在成长而设计”这件事。

我们将这五个关键词,运用在展陈设计里,用到一些装置的手法、一些互动的手法,还有一些特别的设计元素去回应主题。

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6到7米的LED屏隧道来回应“内省”这一主题,当大家走进隧道的时候,LED的颜色会从黑色到紫色,颜色渐变的过程是让观众准备开启一次设计之旅。

比如在“社群”,我们的接待台有特意切割出一些角度,其实是想通过设计去让人被动也好、主动也好,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角度去跟人交流。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阅读角,來回应“学习”,阅读部分其实是整个展览的一个大型背景板,除了功能之外,也提供一种阅读的可能性。

另外“创意表达”,我们展览的作品介绍展架,会在底下放多一层板,设计师会放一些创作相关的参考书或者背后的一些材料,希望观众观看作品之余,也可以补充信息。

主舞台原本是一个很正式的一个场地,但我们希望公众也能够参与,最后或许可以共创一个很特别的装置作品。

关于“关系”这块,现场的椅子,就像俄罗斯方块,它们是拼接起来的,但又刻意拿走了一些角,变成一些模块。观众可以自由拼砌椅子,旨在鼓励坐下来的人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另外我们希望所有的物品能够可持续利用,最终我们希望这些板拆下来之后,可以形成新的家具,这些家具不管是留给PMQ元创方的商户用,还是转赠他人,都让整个展览变得更加可持续。

设计癖:本届“deTour 设计节”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较强的互动性,如何在空间选择、动线设计等方面提升观众的参与感?

Napp Studio & Architects做展陈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帮作品找到展示的方式,更多要考虑观众跟作品获得交流的空间。这些设计其实都有很多的巧思在里面的,而且都有在回应这个策展的主题本身。

我们希望通过动线设计,有意营造一些能让大家去驻足、去欣赏、体验这些作品的角度。

体验节点是星罗密布的,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大家可以处在一种探索状态。

另外,主舞台通常会放在C位,但我们刻意将之放到角落,而且形成一个45度角的倾斜,这个其实是通过设计,让使用者的姿态、眼睛、视线会有个45度的倾斜,观众可能从一开始就会习惯这种不断的左右穿插的感觉。

其实更重要的是,这毕竟是在大堂,一楼两边有商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刻意通过一个角度的调整,让商业可以照常。

今年的作品比较特殊,大型的装置比较多,我们会关注整个空间的节奏感,用了“梅花间竹”的分布方式做大大小小的呼应。

分布作品时会考虑到观众体验的节奏感,比如更大的一个作品,还是比较微观的,以及音效的隔断等。

设计癖:Napp Studio & Architects成长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在进驻到PMQ元创方之后的成长过程中,PMQ元创方提供过哪些帮助和支持?可否具体介绍一下?

Napp Studio & Architects我们是中学同学,后来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在欧洲,2016年回到香港之后,两人刚好碰在一起,说不如一起做点设计的事。

从开始没有客户的状态下,慢慢做产品,做了一些空间项目、参加了一些比赛,直到后来有一个机会跟M+博物馆合作,在其还没有建成建筑时有个流动的M+展亭,我们帮他们做展陈。

从那个项目开始我们开始接触这种展陈项目,也开始累积了一批客户,比如旁边的大馆,也会与他们合作一些艺术装置。

我们也会做家具,工作室中的椅子基本上是自己的设计,还包括室内、建筑等等,涉猎的越来越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MQ元创方日常

进驻PMQ元创方是在2020年,最初是租了一间,员工队伍开始壮大,就多租了一间拿来开会、做展示,以及放置很多设计材料。

PMQ元创方就是一个社群,而且越来越壮大,我自己在过去一年,发现进来更多的艺术家、产品设计师、像我们建筑的、还有个人品牌的也有。

我们平常会有一些联动,一些是PMQ元创方自己办的,我们自己也有自发性的,我觉得整个社区其实是真的有建立联系。

PMQ元创方本身也会有一些项目的机会,逢年过节也会有很多机会让大家能够参与到这个共建里面。

而且PMQ元创方本身现在发展十年下来,在香港本土已经是一个大家会把它跟设计划等号的一个地方。

不仅仅是设计,而且是代表本土优质的设计师,这种品牌的力量和背书对进驻其中的团队来说很重要,也很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 TEMPLE OF (CITY) FABRIC 》

Napp Studio & Architec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命运红线 - 大神宫》 (Red Silk of Fate)

Sputniko X Napp Studio & Architects‍‍‍‍‍‍‍‍‍‍‍‍‍

备注:图1为Napp Studio & Architects为香港南丰纱厂的创意空间创作的作品《TEMPLE OF (CITY) FABRIC》。2021年参加deTour 设计节时(图2)将南丰纱厂原来2D版本的,升级成叠加、交错的,更3D的一个空间。

南丰纱厂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纺织厂,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原来厂房改造成了创意园区。

设计癖:能否分享一些心得,送给正在坚持原创的设计师们。

Napp Studio & Architects作为设计师,我们自己要知道有哪些原则是自己不可以放弃的,这对于一个设计师和自己工作室的成长是非常决定性的

纳研一开始做的东西是自己觉得很好的,但那个时候其实并没有真实的客户,后面接触到订单后,才开始理解客户。

作为设计师,本身就是一个既专业又是服务性的工作,所以大部分时候还是需要去服务业主方的想法,去为他们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不过也慢慢发现,能够找上门的客户,其实基本上都是欣赏自己的作品的,慢慢吸引到越来越合适的客户。

这个过程沉淀了一种工作方法——只给客户一个方案,没有别的选择,其实就是告诉对方,已经帮你们筛选好了,就不用再操心了。这次给PMQ元创方的设计方案,也是基本上一次过。

另外我们也开始做一些关注社会议题的事情,包括刚举例的,在展陈设计做到尽量少的浪费等等,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更负有责任感的设计师。

致谢:

图片:PMQ元创方、deTour 2024 设计节

采访人:孟璇,设计癖编辑

全程协调、支持:博森豪斯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