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给旧中国的农民,一个占当时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人群。
农民这个群体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他们用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在人均耕地并不多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养活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因此很多人将他们形容为像蜜蜂一样勤劳。
这是一种语言艺术上的褒奖,实际上则是对这个群体苦难的有意回避。蜜蜂确实很勤劳,夜以继日,不舍昼夜的采蜜,但蜜却主要供给了蜂王家族,蜜蜂自身却大多累死在了采蜜的路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死了的蜜蜂静悄悄的归于了自然。
农民这个群体在那时候也是那样,人们用精美包装的语言赞美他们的勤劳,却对这勤劳的背后和结局只字不提。
什么样的耕作才算得上“精耕细作”,现代人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却怎么也不会想象出如下的场景:
在一座矿山,矿工将开矿过程中挖掘废弃的山石倾倒在了矿山附近,随着山石积少成多,慢慢的矿山附近便形成了一座石山。附近的村民在石山旁边筑起阶梯,用背篓将泥土背到石山上,慢慢地便在石山上开垦出了一小块土地,这块土地最多几个平方,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凸起的石块,完全看不出是一块土地,从上往下看,却能看到阡陌纵横的绿色田野。就这么几个平方的土地,他们在上面冬种小麦、夏种稻谷。
这是一个外国人于20世纪初在《中国旅行日记》中所描述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农民自身所拥有土地的稀薄,他们愿意用他们所有的智慧来创造任何可能耕作的空间。
不仅如此,他们还善于充分利用家中的人口去轮流精心照顾土地,使这些土地能够在有限的生产时间内,实现多季种植。但他们的命运和蜜蜂一样,勤劳并没有换来收获。
相反在那些年代,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根本解决不了一家的温饱,饥饿一直都是他们的常态,父母犹存,却濒于死亡的悲境都仿佛成了家常便饭。
用蜜蜂一样的辛勤换来蜜蜂一样的结局,这种命运几千年都没有逃脱过,有人说这是农业现代化之前的必然。那么这种必然是否会随着现代化的全面到来而消解?有些答案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外界给的无非又是语言艺术上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