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上海涌现出一大批

历史建筑改建而来的城市新地标。

和过去主要承载精品购物中心、

高端餐饮、奢侈品牌等高端商业不同,

这一次,改造的场景和方式

更加多元、也更加有趣:

城市公共空间、温室花园、艺术街区、

小型非标商业……

这些更具亲和力的新玩法,

瞬间引发了打卡热潮。

全新的打开方式,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重新激活老建筑?

这些新晋打卡地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现在就跟着DECO一起去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滩18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端商业都是历史建筑的“最佳拍档”。引入高端商业,能够有效平衡老建筑不菲的维护、修缮成本,而建筑本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够成为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助推。建于1923年的“外滩18号”,便曾是高端餐饮Bar Rouge、Sens&Bund,滩外楼及奢侈品牌卡地亚、杰尼亚、百达斐丽旗舰店的所在地;陕西北路上的百年老洋房“荣宅”,也得到Prada的青睐,成为品牌的艺术文化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滩18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一月号,DECO围绕建筑修复对外滩十八号进行了一手报道。

今年8月,位于外滩18号的米其林三星法厨餐厅L'Atelier 18突然停业,还被爆出拖欠工资、货款,引发一片哗然。然而,这似乎仅仅是变局的冰山一角。有网友近期来到“百年红楼”改建的精品购物中心外滩22号、原益丰洋行大楼改建的外滩源,却意外地发现,建筑奢华的外表之下,内部人流稀少、冷冷清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Atelier 18

萧条现状的背后,是高端消费市场整体性的增长乏力。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今年,许多奢侈品牌、高端餐饮都出现了业绩低迷的情况。当高端商业风光不再,老建筑又该何去何从?从现状看,拥抱年轻人,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项。这或许正是曾经高冷的历史建筑,纷纷选择“转型”的根源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6月,上海西岸艺术示范区的拆除,曾一度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也让所有人对这片区域的未来产生了好奇。而新近开放的GATE M 西岸梦中心,正是最新的“版本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的西岸梦中心,曾是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参与建设过上海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标志性地标。

以原有工业建筑为基础,新建成的GATE M 西岸梦中心,商业面积达到7万㎡,邀请了全球众多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和设计师参与设计,南侧由来自荷兰的MVRDV建筑规划事务所设计,北侧由中国的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改造,整体景观设计则来自美国先锋景观事务所JCFO。

长达800米长的江景中,演艺文化区、可持续时尚区、梦工场、微度假休闲区和现象级城市户外区五大片区渐次铺开,承载起融合艺术场所、运动潮牌、滨水市集、演艺餐饮的全新城市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滨水大道一排的建筑,几乎全部采用通高玻璃作为立面,拥有大量外场和露台,室内、室外、江景无缝衔接,还设置了休闲步道,无论是放松漫步还是拍照打卡,都是不错的选择。走得累了,不妨到咖啡店、面包店的户外观景位坐一坐,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尽揽黄浦江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滨水市集

在商业生态上,GATE M 西岸梦中心几乎全方位覆盖了年轻人的潮流生活方式:扎堆出现的户外运动品牌、拥有超过30家餐饮品牌的滨水市集BLOOMARKET、众多潮牌的旗舰店、首店和创新概念店,以及最北端上海“唯一滨水表演艺术空间”西岸大剧院和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无论是喜爱运动、美食、时尚还是艺术,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LOOMARKET

值得一提的是,GATE M 西岸梦中心还贴心地设置了宠物喝水盆和休息区,让“带宠逛街”更加轻松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年轻人普遍追求Chill生活方式的当下,GATE M 西岸梦中心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旧改商业案例。新业态与城市景观资源的有机融合,更为这片街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0日,上海世博温室花园的正式开放,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热潮。引发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它是“亚洲最大玻璃温室花园”,更在于融合了建筑、自然美学与科技感的独特设计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计:DMAA

温室花园由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三大主题场馆构成,从空中俯瞰,四处场馆如同四片造型各异的云朵,大量曲线构成的造型,宛如上世纪60年代的未来主义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馆顶部的屋架,属于这里原先的建筑——拥有百年历史的上钢三厂,停产17年后,这个曾经的“上海记忆”代表,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了人们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园内部空间开阔,无梁无柱的简洁设计、无处不在的钢拉索和网架、蜿蜒曲折的路线,同样给人一种未来城市与自然融合的迷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号馆“海市沙洲”以非洲沙漠植物为主。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宛如密林,超过800年的油橄榄、国内温室最大的猴面包树、体型庞大的多肉植物“巨人柱”,构成一片奇幻多彩的“植物王国”,加上可互动的数字试听多媒体厅,有着很强的探索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号馆名为“云上森林”种植者榕树、红树林等热带雨林植物。22米的高度被分为多层,盘根错节的植物气生根错落其间,构成了一座可攀登的“植物迷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米宽、4米高的巨型水下森林生态缸是打卡的热点,站在鱼缸边拍照,如同走进了科幻电影。

3号馆“云雾峡谷”,是三个主题馆中面积最大,也是内容最丰富的。各种奇花异草在氤氲雾气中若隐若现,如梦境一般令人恍惚沉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高压的生活节奏之下,骑行、露营、攀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休闲方式,正在成为年轻人松弛精神、放飞自我的心头好,而世博温室花园恰恰迎合了这一潮流。自然风光之外,科技感十足的创意设计,更为它增添了新的看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初启幕的现所三期,凭借“百年洋房+时髦街区”的组合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园区内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前香港首富何东的私人宅邸“何东旧居”。这栋欧式花园住宅建于1928年,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来到上海后设计的第二栋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东旧居

街区附近首度开放的何东旧居,及其承办的日本当代摄影先锋森山大道摄影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带火了话题。何东旧居建于1928年,是邬达克在上海打造的第二幢建筑,也是前香港首富何东的旧居和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旧址。1958年,中华书局的辞海编辑所在这里成立,也让这里一度成为上海文化界精英的聚会场所。

现所三期开幕不久,山灰艺术社区便联合现所在何东旧居主办了日本先锋摄影代表森山大道作品展“森山大道:記憶·記録上海站”,让这栋建筑再度成为上海的焦点。这是迄今为止,森山大道在中国规模最大的摄影作品展,上百件黑白作品与充满时代感的装潢相得益彰,氛围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森山大道·记忆·记录展览

与何东旧居相对的,则是几幢现代式的白色建筑。利落的线条、纯净的色彩、大面积的落地窗彰显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美学,与百年洋房形成有趣的对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现所三期入驻的店铺不多,但从中依然不难看出对潮流的迎合、对年轻群体的关注。比如Lumos Flower在二层玻璃房中打造的全透明“树屋花房”,便是一个不错的打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体量上看,现所三期或许并不十分显眼,但无论是古典与现代的相互映衬、十分出片的建筑设计,还是自带热度的品牌选择,都让这片街区颇有“小而美”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为历史建筑的更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小型的历史建筑经过改造,也可以成为“口袋公园”一般的存在,成为丰富城市生态的街头休闲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历10年的打磨后,最近,位于上海外滩核心区域的外滩老市府,终于正式以全新形象面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市府大楼始建于1914年,最初为上海公共租界的最高市政机关——工部局办公总部,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围合式建筑”。解放后,这里曾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驻地,上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正是在这里冉冉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完工照片-江西路和福州路转角

在最初的设计构想中,老市府大楼是一栋四面封闭的围合建筑,但在1922年正式竣工时,建筑只完成了整体的三分之二,留下了一处L形的缺口。

而在这一次的改造中,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英国建筑师David Chipperfield不仅填补了原有的缺憾,补完了这场百余年的“围合梦”,更通过一系列景观更新,让这栋百年老建筑以更开放的姿态,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外滩地区独一无二的“城市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摄影:田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色庭院

原本封闭的中庭院落,如今已经通过道路与外部连为一体。开阔的绿色草坪上,各色花木绿植交相辉映,角落高大的紫薇树,依然保持着百年前的风采。

新建的音乐厅和草坪之间,散落着精巧的铁艺桌椅,方便行人随时停留休憩,观赏周遭自然、历史、现代交融的景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倒影广场

中庭最为宽阔的广场之上,设计团队依照“时空倒影”的景观概念,新建了镜面倒影池,晴朗的日子里,粼粼波光倒映着四周建筑,如同一面穿越历史的明镜;夜晚,在雾喷与音乐的映衬下,池中光影流转,更增添了几分似真似幻的梦境感。

乘坐电梯直抵楼顶,便是外滩少有的360°公共露台,这里不仅可以无死角俯瞰外滩风光,未来也可作室内展览、餐饮空间的延伸,打造丰富的商业生态。

这样凝聚历史又贴近生活场景的“城市中庭”,在旧建筑改造中并不多见。改头换面的外滩老市府,为节奏快、压力大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公共空间,也为历史建筑再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海众多历史建筑中,新乐路82号的出圈理由或许是最有反差感的——“租最贵的房子,卖最便宜的衣服”。

历史上的新乐路82号,也曾是著名的“龙虎风云之地”。这里原本是青帮大佬金廷荪的私人别墅,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上海滩黑帮“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合办的 三鑫公司正是从这里起家。2007年,这里曾被改造为五星级精品酒店“首席公馆酒店”,登上了纽约时报专辑。

如今,新乐路82号成为了仓储式服饰品牌上海BASEMENT FG首店,开业首日人气即破表,排队进店需要足足两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ionida

有趣的是,Basement的店内装潢选择了美式工业风路线,内部结构全部打通,老建筑的元素保留很少。裸露的柱子、大面积‬的水泥‬灰‬棚‬顶‬,加上四处堆放的衣服,令人如同置身大型衣帽仓库,如果不是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和写有罗马数字的老式电梯,很容易让人有种走错片场的感觉。店内服装的价格也非常“亲民”,均价不过100至300元,与精美的历史建筑、高昂的租金形成巨大的反差。

只有在三楼的露台,才能依稀找到一丝老洋房原有的感觉。触摸着露台的宝瓶式栏杆,望着柱顶的巴洛克风花饰和不远处的新乐路教堂,厚重的历史感仍依稀环绕四周。

粗粝工业风与精致老洋房的组合是否合理?以“反差”带动的流量,又能否热度常在?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新乐路82号改造中所展现的“年轻态”“生活化”特质,依然值得关注。历史建筑的多元化、潮流化、生活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事实上,在高端商业领域,相似的戏码一直在接连上演。站在奢侈品金字塔顶端的LV,在今年七夕节推出了240元的“史上最便宜单品”巧克力;FENDI喜茶合作推出19元的饮品,买两杯还送一个杯垫或徽章,为消费者戏称为“这是我离FENDI最近的一次”,更不必说今年众多米其林餐厅纷纷降价或推出“穷鬼套餐”,以博取年轻人的青睐了。

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相比于维持高冷,主动选择“下沉”,贴近大基数的用户群体,或许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对历史建筑而言同样如此。当那些煊赫一时的历史建筑“放下身段”,用更亲切、更鲜活的姿态融入年轻世代的生活场景时,旧建筑便在当下重新焕发了生机。从现状来看,这样的尝试也许存在不成熟之处,但其中所蕴藏的可能性,依然值得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这期旧改潮流打卡地,你最喜欢哪个新地标?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监制|庄娅琼

文 | 蓝祭祀 编辑 | 冷

助理 | 俞汛

图片提供|视觉中国、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上海办公室、BLOOMARKET、DMAA、Spot Table、上海西岸梦中心、田方方、SIADR、Rionida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