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遗体腐烂不堪,被草草埋在操场
无所而不能
2024-11-15 02:11山西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二十八的束星北,便已成为浙江大学的教授。
他培养了无数物理学人才,且其中不乏后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和“两弹一星”的国家勋章获得者。
无论是相对论、量子力学,还是电磁学、无线电,束星北都成就斐然。
抗战期间,他参与了我国最早雷达的研制,堪称“中国雷达之父”。
尽管后来屡遭打压,科研条件差,资源匮乏,束星北依旧默默耕耘。
他的半生,是辉煌与坎坷并存的交响曲。
令人唏嘘的是,束星北去世后,遗体竟被草草掩埋,无人关心。
跨越时空的贡献
束星北是学界公认的天才物理学家。
年少时,他便走出国门,远赴欧美多国,游历于美、英、德、法等地的学术殿堂。
在狭义相对论与场论的研究上,他有所建树,且曾与爱因斯坦共事,成为少数几位与这位科学巨匠有过深度交流的中国学者之一。
正如所有伟大人物的命运一般,束星北的辉煌不单单属于他个人的学术生涯。
1931年,九一八事变突如其来,国家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束星北结束了在外的学术生涯,回到祖国投身教育,成为浙江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虽身处困厄,束星北依然心系国家,长期主讲物理课程,主持讨论讲座,培养了无数优秀的物理学子。
李政道,正是在束星北的指引下,从化工系转到物理系,并最终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此,李政道常怀感恩之情,回忆起束星北如长者般的教诲与关怀。
而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敌机肆意飞越中国上空,投下滔天炸弹时,束星北心中的“报国梦”重新被唤醒。
曾经那个“看得更远”的梦想,似乎离他愈加近了。
他思忖道:若能造出“千里眼”,岂不是能让敌机在千里之外现形?
正巧,英国物理学家沃特森·瓦特发明了一种雷达装置,能够同时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反射波,准确探测远处飞行物的行踪。
束星北心头一震,顿时涌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何不自己制造这样一台雷达呢?”
他开始潜心投入到雷达的理论研究中,思索如何将这一技术引入中国的抗战防御之中。
恰逢其时,国共合作抗日,政府得知束星北的研究后,立即将他从浙江大学借调到重庆军令部技术研究室。
束星北迅速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投身于雷达的制备工作之中,意图通过这一新型武器为祖国争取一线生机。
现实总是比理想更为复杂。
尽管束星北与团队通宵达旦进行试制,反复调试,雷达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远距离目标的探测。
按照沃特森·瓦特的理论设计,雷达系统的构思本应万无一失。
但是试制出来的设备,却始终无法探测到目标。
这一失败,令束星北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
按理说,技术上并无太大障碍,为什么效果总是与预期相差甚远?
若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雷达的研制将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毫无实际意义。
束星北愈发焦急,茶饭不思,几乎天天待在实验室里,翻看着一个又一个数据记录。
偶尔,夜深人静,他会透过窗子望着外面的星空,思绪万千,心中那股“为国效命”的责任感,让他无法安然入睡。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束星北终于在一份记录中发现了关键的线索。
电磁波的频率直接影响雷达接收和发射波的效果。
这一发现令他醍醐灌顶。
电磁波的频率,竟然是雷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他决定从控制电磁波的频率着手,提升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
接下来的研究便是他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束星北深入探讨了电磁波的速度、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发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无论频率如何变化,始终保持一致。
那么,要提高雷达探测距离,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电磁波的波长,而这,显然要从雷达的硬件材料入手。
束星北带领团队彻夜研究,废寝忘食地测试各种可能的材料。
半年时间,日以继夜的努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他们成功地研发出了第一台具备实际探测能力的雷达。
这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束星北的雷达系统,不仅在当时对抗日战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更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今天,雷达已不仅仅是军事装备,更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气象预报到航空航天,再到海洋探测,雷达无处不在。
束星北的贡献,已跨越时空,依旧影响着当今的每一寸土地。
孤独背后的坚守
在那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束星北无疑遭遇了无数不公与误解。
那些年,他的科研与教学权利遭到剥夺,甚至有人歪曲事实、将他与种种政治斗争牵连在一起。
渐渐地,那个曾经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翘楚的名字,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靶子。
其个人遭遇固然令人痛心,但更可惜的,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损失。
在那段岁月里,束星北的工作从未光鲜亮丽。
大学教授的光环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水库工地上的重体力劳动和实验室与厕所的清洁工作。
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梦想。
身处困境,他依然常常伏案在雪地里,低头演算着那些深奥的数学公式。
一个执着的学者与冷冽的寒风进行着没有尽头的斗争。
或许,束星北并不愿让自己的才华就此埋没于时代的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