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力弥漫 真气缭绕——读董其昌行书《大唐中兴颂》

樊利杰

董其昌书写《大唐中兴颂》的时候50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正值创作的高峰期。此时,有好友携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拓片前来鉴赏,董其昌感念此碑遥远,无法亲自前往拜读,便抄录了一通纪念。恰董其昌收藏有赵孟頫名画《山谷浯溪读碑图》,便将题诗一并送予友人。

董其昌写完《大唐中兴颂》后直言:“颜鲁公真书,余以行体录之。”查阅董其昌留下来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非常中意的名帖,除了临摹之外,往往喜欢换书体再创作,这也足见董其昌对自己书法的自信。比如,除此作之外,他还有行书《麻姑仙坛记》等留传。

遥想在唐上元二年(761),诗人元结在江西九江任上写下了这篇诛乱、纪功、颂德的《大唐中兴颂》。10年后,元结留恋湖南浯溪的山水,将自己撰写的诗文请颜真卿书丹,再遣人镌刻在浯溪中峰的崖壁上。许永在《浯溪颜元祠堂记》说:“次山之文,无虑数万言,而《中兴颂》独传天下,亦鲁公字画有助焉耳。”可谓文以书名,书彰文采。董其昌说:“《浯溪中兴碑》名《三绝碑》,谓颜(真卿)之书,元(结)之颂与镜石内外莹澈为之耳。”并认为柳宗元的《平淮雅》似此颂、蔡襄《建桥记》似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临《大唐中兴颂》局部

明代之前,学习唐楷还没蔚然成风,但历代文人书家,对宽博正大、具有庙堂之气的颜楷极为推崇,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苏东坡和董其昌。董其昌留传下来的真迹中,有相当数量的临颜之作。通过这些作品,能非常清晰地窥见颜真卿对他的影响。虽然笔者目及的资料中,并未看到董其昌楷书临《大唐中兴颂》,但结合董的楷书风格有理由推断出他受到过此帖的影响。董其昌的楷书,一直保留着颜真卿的基本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拉高字的重心,中宫收紧,把颜体楷书从碑上还原到文人案头,变森严庄重为清心雅气。从一家而入,旁学百家后,又从一家而出,这在明之前书法大家中,并不多见。在行书上,董其昌适当地吸收了颜真卿的外拓笔法,并强调中锋的使用,使作品散发出淡淡的篆籀之气。同时,他也聪明地借鉴了“二王”行书的温雅清瘦,入笔变化无穷,整体上却又不着痕迹。笔画感觉无甚特殊,组合在一起,却风格鲜明,气息浓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临《大唐中兴颂》局部

此作由《大唐中兴颂》原文、两篇跋语及一首长诗组成。《大唐中兴颂》为主体部分,约为3张纸拼合而成。初下笔时,神视澄明,一笔一画不疾不缓,娓娓道来。至“有国无之”几字,平静的书写状态随着文意开始起伏,笔速加快,行中带草,至结尾时,情绪复归稳定,但手下更加轻松自在。后面的长诗部分与主体书写状态相类似,而两跋文字略小于正文,行中带草,自然无碍,书写速度似乎更快。值得注意的是,元结原文中“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此处写为“凶徒天休,死生逆俦,涵濡堪羞”,应属笔误。

纵观此帖,笔力弥漫,真气缭绕,秀雅而不失厚重,无一处懈怠。全篇120行,一任自然,加之行距与字距都比较大,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一种疏朗的温雅之气,堪称董其昌的精心之作。起笔处,初看极其含蓄,细观又仪态万千,虽然多为尖笔直入,但入笔即按,看不到尖细萦绕,这使笔画饱满、神完气足。行笔时几乎处处中锋,使转自如,无大的粗细、浓淡对比,却在速度上起落分明。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都由笔势相承接,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不少人以为,董其昌多用淡墨,殊不知,董擅绘画,墨分五彩,统而用之,不会拘于一格。此作多用浓墨,初时蘸墨较勤,随着书写速度加快,大约四五字便由浓至枯,形成作品特有的小节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临《大唐中兴颂》局部

此作共由六纸首尾相拼而成,清人高士奇在题跋时言:“此卷自首至尾纸六,接字一百廿行,文敏两次书名并记之,以防割裂。”清末民初的叶德辉也说:“接纸处钤有印章,恐人割裂,分析其为江村爱重至矣。”董其昌两次落款,高士奇在纸的接缝处盖章,都是生怕无知之辈把这件完整的作品割裂流传。高士奇又说:“近来董迹日希(稀),略草数行皆索重价,似此精茧妙墨真而且佳,即文敏在日,亦不多有。子孙当知宝爱弗轻以示人。然世人以耳为目,实能鉴别者少,遇佳迹反忽视者良可叹矣!”所幸的是,这件作品历来被人所重,并没有让他们的担心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其昌临《大唐中兴颂》(局部)

原载(《中国书法报》425期6版)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