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过去的东西有种莫名的信任,觉得历史上的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殊不知古人说起谎话来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差。
康有为、梁启超本来是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一直以引领时代的正面形象出现,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写了很多文章,漫骂慈禧太后、袁世凯,捧出光绪皇帝“衣带诏”去募捐……
如果你读了茅海建先生关于戊戌变法的书,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康有为、梁启超虽然是进步人物,扯起谎来也是一套又一套。慈禧、袁世凯这些人当然是不屑于打文字官司的,而康有为、梁启超擅长笔墨,躲在海外可劲儿写、可劲儿造,于是,今日留下的戊戌变法史料几乎一边倒将康梁塑造成委屈巴巴的“受害者"……
文字容易造假,历史上流传的影像资料就不容易造假了吗?
真实的照片中丘吉尔是叼着雪茄的,而宣传照则把雪茄去掉了
下图左起:周建人、许广平、鲁迅。后左起:孙熙福、林语堂、孙伏园。
1927年10月4日合影,时鲁迅与许广平初抵上海。林语堂1949年以后去了台湾,他的形象很长一段时间被遮蔽。1977年3月,上图修掉了林语堂,考虑到视觉效果,连孙熙福一并修掉。
再比如最为人熟知的《开国大典》油画,中国画家董希文1952年完成的著名的油画作品,本来是为记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历史盛况。
在后来不断的时代浪潮中,几经修改,不断有人被“删掉”,也不断有人被“增补”,在不同历史时期看到的《开国大典》油画,可能并不相同,历史无法改变,但画作不能被涂抹吗?
△说到开国大典,我们可能马上想到这个画面
在今天,无论是历史研究、历史写作还是历史教学中,影像的应用及其价值都变得越发重要。影像不仅能作为插图和艺术品,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作为文献材料的旁证,以弥补很多领域材料的不足,甚至在一些历史研究中取代文本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然而现实却是,我们在寻找好的图片影像过程中常常碰壁。当你想找一张与历史有关的图片时, 无论是绘画还是照片,要么就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去找,要么就从网上找到一堆不清不楚、质量不高或者带水印的图片。
比如你想要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出来的结果是下图这样的。
这里的“清明上河图”,它会有不同的分段,不同的场景,甚至不同的颜色。搜索结果中真正能用的只有极少的部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在故宫博物院从事纪录片及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的危文瀚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诀窍:
想找一幅古画最靠谱的方法是从它的收藏机构入手。
我们都知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那我们就可以在故宫的官网或者出版物中试着去找找这幅画。
另一方面,像《清明上河图》这种名画在很多出版物中都能看到,这么多不同的出版物、不同的版本,我们应该怎么进行选择呢?在这和大家说一下,一般来说,一幅画的收藏机构它所发行的出版物往往是最接近这幅画原色,也是质量最高的。
再和大家安利一下,在故宫官网上,有个叫《名画记》的栏目,它是将故宫收藏的很多绘画进行了高精度的采集,然后放到上面去可以无损的进行放大来观看这些画,那放大能放大到什么地步呢?比如说,《清明上河图》,它是绢本绘制的,名画记这个栏目中就可以放大到看清《清明上河图》绢上的绢丝。所以说我们要找《清明上河图》的话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在故宫官网找到画的数字版,然后再进行利用。
以上只是危老师举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危老师的专业就是“北师大影像史学专业”,说白了就是专门搜集历史影像资料、辨别图像真伪的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他积累了很多个人的心得:
比如,他强调在寻找靠谱的图片影像资料之前,我们要清楚所谓的“靠谱”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第一,这个影像资源本身应该是高质量的,所谓的“质量”包括影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大小,颜色是否失真等等。
第二,内容正确,这个影像资源包含的历史信息必须是准确无误并且完整的。
第三,符合视觉规律,就是这个影像资源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性,符合视觉习惯,易于被人们所理解、传播和使用。
那么,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靠谱的图片影像资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