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9月底,身为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终于得到了难能可贵的休息时间,便叫来了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
“一直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可始终没有时间,现在有机会了,你去和罗瑞卿他们准备一下,咱们去一趟河南”。
得到毛主席的指示,杨尚昆不敢耽搁,当即找到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以及负责中央警卫工作的王东兴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此次行程。
新中国建立伊始,虽然反动派政权被彻底消灭,但国内依旧有大量潜藏的敌特分子、土匪势力,经济方面也是捉襟见肘、满目疮痍,西方国家对我们也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不断。
而不久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场立国之战也牵动了中央领袖们几乎所有的精力。
也正因如此,向来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毛主席,在建国之后的3年时间内除了必要的外交活动之外,很少有机会能够离开北京去看一看国家的大好河山、以及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
时至今日,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彼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节节胜利,迫使嚣张的美军停火只是时间问题,而经过一连串的剿匪战斗,大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的匪患也基本平定。
而且,虽然几天之后苏联共产党第19次代表大会就要召开,但我国代表团早已赶赴莫斯科,并不需要自己带队前去,所以毛主席才有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而他最想要做的,就是弥补先前的遗憾,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
之所以要选择河南,是因为当地黄河时常泛滥,他深感有必要亲自到实地考察一番,了解当地的防汛形势。
当毛主席驻足在黄河沿岸,亲身感受那奔腾湍急的河水以及那振聋发聩般的响动之后,不由得对一旁的随行人员、以及当地官员们感慨道:“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
在考察完黄河之后、还有一些空闲时间,毛主席便提议到开封市的龙亭公园去转一转。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众人走进公园之后,原本还一脸悠闲的毛主席脸色一变,当即厉声对陪同的河南省委书记张玺问道:“这是谁干的?”
见毛主席如此动怒,张玺等人也是一头雾水,当他顺着毛主席手指的方向望去,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赫然出现在眼前。
那么,向来宽和的毛主席为何会大发雷霆呢?这与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座铜像高约2米,是我国第一座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铸造的铜像,龙亭公园也正因它的存在扬名大江南北。
1927年,冯玉祥率领西北军入驻郑州,与唐生智率领的北伐军会师。
当时,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早于2年前去世,而他苦心争取来的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攫取,后来北洋军阀更是分裂为直、皖、奉三大派系,彼此之间兵戈不断。
虽然冯玉祥也算得上是诸多军阀中的一员,但他对于孙中山还是极其敬重的,为了表达心中的仰慕之情、也为了给自己营造“孙中山先生学生”的身份,他在主政河南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孙中山先生铸造铜像。
经过近1个月时间的选址、浇筑、安装,第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最终矗立在龙亭公园之内。
除此之外,冯玉祥还下令,在孙中山铜像不远处修筑了一座革命英雄纪念碑、以此来告慰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将士,并在不久之后将龙亭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不得不说,冯玉祥的这一连串做法广受好评,也为他日后与老蒋争夺权力积攒了声望。
转眼之间几十年风风雨雨过去,新中国成立了,“中山公园”再度被改称为龙亭公园,园内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孙中山先生铜像依旧屹立在此地。
而毛主席之所以在考察完黄河之后,决定在剩余的宝贵休息时间到龙亭公园转一转。
得知这个建议,随行的罗瑞卿自然明白主席的用意,毕竟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先驱,毛主席也是想到他的铜像面前瞻仰一番,以此来告慰先生的在天英灵。
于是,罗瑞卿当即说道:“主席,我这就通知张玺、吴芝圃同志,让他们做好准备”。
张玺是时任河南省委书记,而吴芝圃则是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闻听此言,毛主席却摆了摆手。
“什么准备都不要做,以前什么样子、咱们去的时候就是什么样子,让他们陪同就好了嘛”。
毛主席之所以如此指示,自然是有一番深意的。
倘若张玺、吴芝圃为了安全起见,驱散在公园内的人,必然会打搅到他们,毛主席自然是反对的。
当天下午,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格外晴朗,毛主席也在众人的陪同下走进龙亭公园,他一边与过往的行人游客们打着招呼,一边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朝着公园中心走去。
穿过一条柳荫遮蔽的羊肠小道,迈过一处高台,便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前。
虽然历经了25年风霜洗礼,但铜像身上依旧闪耀着熠熠光辉。
只见这位革命先驱身着西装,双手插在口袋中,右腿直立、左腿微微弯曲,目光则是远眺着远方,仿佛透过历史的尘埃、目睹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刻。
此时,毛主席的脚步变得急促起来,他迫切地来到铜像面前,随即弯腰深深鞠了一躬。
而紧随其后的罗瑞卿、杨尚昆、张玺等人也站定在一旁,向这位前辈鞠躬致意。
待毛主席缓缓直起身后,却紧紧盯着铜像,过了好一会儿突然转身望向张玺,颇有些生气地问道:“这是谁干的?”
张玺也被问得一头雾水,但当他顺着毛主席手指的方向望去,仔细端详了一阵儿后,这才明白了毛主席动怒的原因。
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上,竟然出现了几个坑坑洼洼的凹痕,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显眼,而且根据他多年来的革命生涯能判断出,那几个凹痕正是子弹撞击后留下的弹孔。
对于弹孔的来源,张玺也并不清楚,只能摇了摇头。
毛主席则将目光落在了罗瑞卿的身上,继续问道:“你是公安部长,你来说说”。
而罗瑞卿自然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双唇紧闭说不出一句话。
见此情形,毛主席不禁微微蹙眉:“一个河南省的地方官员、一个主管全国安全的部长,竟然连这件事情都不清楚?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上怎么会出现弹孔呢?这是对革命先驱的侮辱”。
话音落下,毛主席扫视了一圈,众人一个个低垂着脑袋,脸上满是愧疚与懊恼。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罗瑞卿突然想到了主意,不妨找到公园的管理员问一问,说不定他会知道这些弹孔的来源。
在得到毛主席的允许之后,罗瑞卿便赶紧派人找来了此地的管理员,一名大概40多岁的中年男子。
这位中年男子哪里见过如此阵仗,在诸位首长面前,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那些弹孔好多年了,是建国之前留下的”。
根据他的描述,毛主席等人也终于搞清楚了这些弹孔的来源。
1948年5月30日,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在代理司令员粟裕的指挥下南渡黄河,准备在山东、河南境内尽可能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当坐拥10余万兵力的敌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得知这一情报后,竟龟缩在鲁西南的定陶、城武一带,打算集中兵力自保。
在如此形势之下,粟裕紧盯着作战地图,开始谋划歼敌之策。
眼下黄百韬、区寿年也正带着大队人马朝着鲁西南地区赶来,一带敌人的这两个兵团与邱清泉会合,那么再想一口吃掉他们就变得极为困难。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粟裕当即向中央军委发去电报,请求主动出击,歼灭邱清泉部主力之后,再根据战场形势应对来犯的黄百韬、区寿年兵团。
很快,中央军委便同意了粟裕的这一建议,华野第三、第八纵队便漯河驻地朝着鲁西南急行军。
可这两个纵队途经开封时,中央军委却再次发来急电,要求华野先攻打开封,苏北兵团、豫皖苏军区可配合作战,阻拦支援之敌。
对于这个命令,粟裕认为是可行的。
开封城内驻守着敌人11个团以及少量的炮兵部队,共计3万人左右,只要发起闪击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敌人,依旧可以在邱清泉来不及准备的情况下对其展开包围。
6月16日,华野第三、第八纵队就完成了对开封城的包围,并在第二天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开封城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大门被攻开,时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的刘茂恩仓惶逃走。
战斗持续至6月21日下午,开封城的大街小巷、以及各处制高点均已被华野的将士们控制,只剩下敌66师师部所在地龙亭未能拿下。
由于龙亭公园内部花草树木十分茂盛、遮挡我军侦察员的视线,而且公园外还有河流作为屏障,所以华野将士们发起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均未能攻克敌人的防线。
这个时候,时间尤为宝贵,时任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找到了粟裕:“给我一个师,就算他们的防线是铜墙铁壁,我也要撕开一个口子!”
得知陈士榘要亲自带队冲锋,粟裕是极力反对的。
毕竟他是部队里的高级指挥员,万一在战场上出现什么差池,那之后的仗该怎么打呢?
粟裕思来想去,最终不容辩驳地说道:“交给你一个师指挥可以,但不可以亲自冲锋,眼下整个山东、河南、江苏的仗还没打完,敌人还有几十万大军盘踞在这里,后面我还仰仗你给我出谋划策呢”。
在粟裕的命令下,陈士榘放弃了到前线冲锋的打算,而是在龙亭公园不远处扎起了一个帐篷,指挥将士们作战。
在当然的激战中,龙亭公园几经易主,最终当敌66师师长李仲辛被击毙后,敌人才放弃了抵抗,开封城完全获得解放。
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位于龙亭公园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被流弹击中,留下了几个弹孔。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毛主席点了点头、缓缓伸出手抚摸着铜像上的弹孔,随即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毕竟战场无情,子弹也没有长眼睛嘛”。
正是因为有无数不畏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们勇敢冲锋,才能彻底打败反动派、建立新中国,毛主席又怎么会去责怪他们呢?
但毛主席在离开河南之前,还是向张玺等人着重交代道:“要尽快对铜像进行修复”。
不久之后,铜像上的弹孔便填补完成,当地的工匠们还特地将其细心打磨了一番。
也就是在打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铜像底座上还有一串日文,翻译过来竟是充满侮辱口气的话,这也让许多人心生愤懑。
原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年后,开封便被日寇占领,并在城内大肆劫掠、破坏。
他们进入龙亭公园后,本打算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拆走,却发现底座与铜像本体粘合得十分牢固,遂放弃了这一打算。
虽然铜像躲过了一劫,但其中一名日本士兵却在底座上写下了一段脏话。
1953年底,在河南省政府的督促下,孙中山先生铜像修复完成,龙亭公园也得到一番修缮、变得焕然一新。
当时,张玺已经被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任职,接替他工作的潘复生便给北京发去一封电报,汇报修缮工作的情况。
毛主席看过电报后,心中也是十分欣慰,便写了一封亲笔信作为答复。
“得知孙先生铜像修缮一新,我的心中很高兴,并代表中央感谢你们。孙先生开创中国革命之先河,居功甚伟,我们对他要心存敬重,望河南的同志们在日后能做好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