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中国史
明朝篇
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寇,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他虽然起于草泽,亦颇能了解政治,所定的学校、科举、赋役之法,皆为清代所沿袭,行之凡六百年。……所以明朝开国的规模,并不能算不弘远,只可惜他私心太重。废宰相,使朝无重臣,至后世,权遂入于阉宦之手。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
之前我们回顾了地图上的清朝,今天回到明朝。
01#
明军北伐
性质
朱元璋北上灭元的战争。
作战方
徐达、常遇春等率领的北伐军;
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率领的元军。
背景
扫平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以后,朱元璋后方仅剩下福建、两广等边远弱小的势力,已经不能对明朝造成威胁,而元朝北方久经战乱、各路将领内斗不休。
地图上的历史
明军北上灭元的决定和具体战略都是朱元璋最终敲定的。
朱元璋觉得,元大都已经营百年,城池之坚固不可小觑,贸然去攻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则元军关中、河南的大将有可能放下争端来救。那时,明军顿兵于坚城、进退无路将会十分危险。
所以他决定从应天府出发,大军率先占据山东作为立足地,然后挥师河南,斩断大都的两翼。控制河南以后,大军一路向西打到潼关,不求决战,只求将关中元军堵在关内,控制局势后,主力才猛攻彻底孤立的元大都。
这个战略不仅设计完美,执行也十分周密。
进攻山东时,核心城市有三座、益都、济南、沂州。三城中,益都为山东心腹,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益都西门,沂州南连淮河泗水、北通青齐,是益都南门。为此徐达分兵两路,同时控扼黄河截断元朝援军,最终攻陷了这三座城市。三城沦陷后,偏居海边的登州、莱州则顺势沦陷。
进攻河南时,徐达主要沿黄河西溯,先取河南水系的汇聚点汴梁,再取河南的重镇洛阳,其间,朱元璋还派邓愈从襄阳北上,在南阳地区对河南南部的敌军进行了牵制。
顺利攻克洛阳后,受挫于河南的元朝大将扩廓帖木儿退居太原观望,明军也不去招惹他,而是西去潼关将张思道、李思齐逼回关中。这时,进攻大都的形势已经非常有利,但朱元璋依旧谨慎。他命令徐达从运河沿线北上,这里密集的水网不仅能保证物资运送,还能限制元朝骑兵。
元顺帝能够顺利北逃,和朱元璋的战术也有关系。他认为故意放开北方有利于瓦解元军斗志,逼迫他们退回塞外,此后只要稳定疆域慢慢驱逐即可。后续的历史发展印证了朱元璋的判断:元顺帝弃城而逃,坚固的大都三天沦陷,城内的图籍、宫殿都得以保留。
02#
郑和下西洋
性质
明朝宣扬国威,邀约各国遣使朝贡,与各国进行贸易的航行。
起止时间
永乐三年(1405)六月至宣德八年(1433)。
背景
明成祖朱棣时期社会经济大为恢复,造船业迅速发展,明朝同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日渐增多。
地图上的历史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其时间早、规模大、里程远,并且由一个以陆地为主的农业国家完成。本图所标注的虚线为郑和七下西洋探索线路的总和,而非局限于某一次航行。
在七次远航中,郑和舰队足迹遍布东南亚海域,其中第三次、第四次远航更是远达非洲东岸的木骨都束(即地图中的摩加迪沙,今属索马里)、麻林(即地图中的马林迪,今属肯尼亚)。在那个时代,后世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对非洲的认知亦仅限于非洲北部,以航海著称的阿拉伯人通航的区域也局限于阿拉伯海和红海、地中海沿岸,从来没有一艘商船抵达非洲的赤道部分。
郑和能够实现如此壮举,和明朝强大的国力与先进的造船术分不开。其舰队也不同于西方航海家、商人雇用水手打造的探险队,而是具有严谨的军事组织。各船人员的组织方式,与明朝战时派遣总兵率领卫所驻军的组织方式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指挥人员占比远高于陆战,这是为了适应航海中各船均需独立应对紧急状况而做的变通。
以第一次下西洋为例,整个舰队有二百零八艘战舰,其中宝船六十余艘,官兵两万七千多名。此外还有阴阳官、医生、买办、书算手等专职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在郑和的时代,宝船也是依靠风力驱动的,因此船队必须等待信风的到来,随信风实现出航和返航。为了降低远洋航行的风险,郑和船队很少横穿大面积海域,而是沿海岸线逐渐推进。宝船出航,不仅带来了别国的珍稀物产、文化,也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变相震慑了海中盘踞的海盗。
这次航行的记录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尤其是《瀛涯胜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著名学者季羡林说:“如果中国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印度想要重建以前的历史是不可能的。
03#
明长城及九边重镇
性质
明朝为巩固北部边防所设立的,以九个边防重镇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
包含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背景
自明朝建立以后,和北方蒙古、女真为主的少数民族时常关系紧张,北部边塞战事频仍。
地图上的历史
所谓“九边”是明朝北方九个军事重镇的总称,它们配合万里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数万里的漫长防线。九边的设立时间并不相同,其中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榆林镇)是第一批设立的,随后是蓟州镇、宁夏镇和甘肃镇,太原镇(山西镇)、固原镇(陕西镇)其实原本就有,由于两地靠近边塞,实际意义重大,时人就逐渐将它们划入九边之列。
九边重镇的名头出现虽晚,但早在明朝开国伐北元时,边镇建设就已经开始。起因是朱元璋在北征过程中发现北元远避漠北,难以短时间消灭,因此转变战略,开始经营边区作为后来军事行动的落脚点。从此以后,随着一座座卫所、城池、烽堠的建立,九边重镇初显雏形。
概括来说,明朝这绵延两万余里的北方防线可以大体分为五个重要区段。最东为辽东区段,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元都是其防御范围,这里明初时防范蒙古大将纳哈出,后来成为防卫女真的重地。辽东区段向西为北京区段,最初是燕王朱棣全权负责,后来收归国家。这里控制着大小数百个关口,和东面的辽东区段西面的宣府、大同区段休戚相关。
京师以西是宣府、大同区段,这里是北京城的屏障、控扼太行山脉的关隘陉道。宣府大同以西则是今天所谓的“陕甘宁”地区,这里是北元入侵的重点,也对沟通西域有着重要意义。最西边则在甘肃以西,濒临穷沙大漠,甚至有卫所直达罗布泊区域,它们防范的是以西北地区为活动地的瓦剌,当然也对西域地区的安定有保障作用。
04#
明末农民起义
性质
明末起义军逐渐壮大,灭亡明王朝的战争。
作战方
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明军将领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左良玉。
背景
在明军“四方六隅”的合力镇压下,明末起义本已陷入低潮,但辽东的大战抽调了明军大量精锐,且各地饿殍遍野、民变不绝,给了起义军东山再起的机会。
地图上的历史
这幅地图描绘了崇祯十二年(1639)农民起义由低潮东山再起,直至走向衰亡的全过程。其中橙色实线标示李自成自崇祯十二年(1639)十二月夺取襄樊后进军北上,一路攻破北京,与清军和吴三桂决战于山海关的路线。橙色虚线标示李自成在崇祯十七年(1644)败于山海关决战后,被清军逼迫逐步退回山西、关中,最终殒命于九宫山的路线。紫色实线则标示了张献忠军自武昌招安复叛后转战南方,最终夺取四川建立割据政权的路线。
其中李自成军的战略是“先取关中”“后向京师”。之所以这样决策,是因为起义军将领顾君恩分析得很清楚了。当时其义军占据荆襄要地,可南下金陵,可北入中原,但是也随时面临关中明军的侧后威胁。如果夺取金陵,纵然得胜,也无法防备官军从长江上游不断地袭扰,而且取金陵只能断朝廷的钱粮,短期无法灭亡明朝。直捣北京倒是千载良机,然而一旦辽东地区是明军取胜,山海关重兵回防,别路明军再配合包抄,可就是进退无路了。倒不如先取西北的关中,那里正好是李自成的故乡,且可以以此为基础向山西、四川、中原三面扩张。
但其实关中也不好取,毕竟明将孙传庭有十万大军部署于此,虽然以新兵和散兵为主,但已经开始训练、屯田、打造器械,假以时日将很难对付。但崇祯皇帝偏偏急躁不已,多次逼迫孙传庭主动出战。结果新建之兵败于关外,关中也守不住了。比起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壮大没有那么迅速,和明军交战也没有那么多优势,镇压张献忠的左良玉其实本是畏惧李自成的兵锋而南下的,但张献忠和他交战并没有得多大便宜,他主要是靠运动战拖垮了明军,最后占据了相对空虚的四川地区。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壮大不仅和明朝的虚弱及女真进犯有关,还有两点不可忽略:在这次东山再起中,起义军开始有了政权的雏形,而各地苦于战争灾荒的百姓基数巨大。
以李自成为例,在崇祯十五年(1642)以前,起义军有多个领袖,攻城拔寨、破坏劫掠之后往往立即退走。但在崇祯十五年(1642)夏秋之际,起义军开始在攻克城池后设军驻守,攻克襄阳、樊城以后,李自成更是杀死了和他意见相左的义军领袖贺一龙、罗汝才。此后,起义军开始以襄阳为襄京,仿照明朝设立了中央官和地方官。原本庞大混杂的军队也得到改编,有了鲜明的营寨和兵种划分,士兵不仅严格要求年龄体魄,而且从早到晚都有武术训练。专业而得当的军政建设,是李自成等农民军领袖能迅速灭亡明朝的关键原因。
《地图上的中国史》(上下册)
百万畅销书作家、
“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作者李不白
首部青少大历史
以山形水势,
解历代兴亡。
青少年一读就懂的宝藏中国史!
地图上的中国史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