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朝廷规定的税赋,清朝应该是一个轻徭薄赋的朝代,最重要的田赋大部分时间是十税一,有专家认为实际征收的比例只有5%,相当于二十税一。

中国古代田赋以十税一为标准,十五税一、二十税一、三十税一都是不常见的,只有强盛朝代才敢定得这么低,否则朝廷征收的粮食就不够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则正相反,农民往往要上交50%的产品给大民,所以日本古代农民是很穷的,超过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户。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取消了大名对土地的特权,改征地价地税。

地价地税的意思是政府征收的土地税以地价为基准,税率是3%。良田的价格高,自然要交的税也要高,经过换算后,3%的地价地租相当于30-35%的实物税,即日本农民要将大约三分之一收获上交给国家,远远超过清朝,相当于三税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本来大名收的税也高,因此日本农民没觉得明治政府的新税有问题,承受能力很强。只是让人奇怪的是,清朝二十税一,日本三税一,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却是清朝,而不是日本,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清朝的二十税一仅仅是朝廷规定的正税,如果加上地方官吏和乡绅的杂捐、摊派等等,农民的实际负担要达到20%以上,超出正税的好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曾国藩组建湘军的经费就来自于湖南等地的厘金,也就是过路费。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厘金成为各省的主要财政来源,也是军阀割据最重要的财政基础之一。

由于正税很低,清廷征收上来的田赋并不能满足基本开支的需要,直到溥仪退位,清廷始终是一个很“穷”的政府,财政收入还比不过人口、地土只有自己几分之一的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土地兼并的越来越严重,很多农民沦为佃农。辛苦一整年,到头来还欠地主一百元的事情毫不稀奇。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才会席卷南半个中国,农民实在是太苦了,与其饿死不如造反拼条生路出来。

农民们被压榨得没有活路,朝廷却没有拿到多少利益,大部分民脂民膏都被中间的官僚和地主阶级给夺走了。他们有了钱会干什么呢?买地买房子,钱多得实在没处花,就铸成大冬瓜窑藏起来。

不仅官僚地主是这样,连晋商、徽商等大商人同样如此,只有少数人才会把银子投在工业上,这也是近代中国严重缺乏工业投资的重要原因。中国以六、七倍于日本的体量,工业投资却只有日本的十几分之一,导致甲午惨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