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肺球孢子菌病,曾经是我们认为离中国很遥远的疾病。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它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种神秘病症的来源、传播途径、典型症状、诊断误区和防治要点。

1. 什么是肺球孢子菌病?它来自何方?

肺球孢子菌病(学名:Coccidioidomycosis),又称“峡谷热”,是一种由肺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spp.)引发的真菌感染。它的致病源主要集中在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地区,如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球孢子菌会随空气传播,易于漂浮在人类吸入的空气中,因而使肺部成为首要攻击目标。

在中国,肺球孢子菌病并不常见,但近年来的病例逐渐增多,尤以从国外返回的旅客或在沿海城市工作的人群为主。这种病从咳嗽、发热开始,但如果误诊误治,感染可能迅速扩散,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 误诊后的艰难求生

张先生的“肺癌”竟是肺球孢子菌病

张先生(化名),45岁,来自浙江省。一次偶然的体检发现了肺部阴影,医生怀疑是肺癌。张先生当即被转至大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并进行了手术切片。然而,病理检测结果却出人意料——不是癌,而是肺球孢子菌感染。

原来,张先生曾多次赴美出差,期间可能接触了肺球孢子菌的传播地区。确诊后,医生为他配合了抗真菌药物,张先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个误诊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幸而经过及时治疗,他的身体逐渐恢复。

李女士的“肺结核”背后

来自上海的李女士(化名),29岁,因长期发热、咳嗽伴胸痛而就诊。最初的检查结果与肺结核极为相似,因此她被当作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尽管接受了多次抗生素治疗,她的症状并未缓解,反而逐渐恶化。最终,医生通过更精确的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测发现,她患的是肺球孢子菌病,而非肺结核。

在进一步追问后得知,李女士曾在加州居住过一年。针对真菌感染的正确治疗方案使她的症状逐渐缓解,身体恢复正常。

这两个病例让我们看到肺球孢子菌病在国内的“隐秘”存在,也让我们意识到其误诊风险之高。

3. 肺球孢子菌病在中国的增长趋势

根据多项研究数据,肺球孢子菌病患者在中国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尤其集中于沿海城市。从1980年至2000年,每10年新增病例仅为3-5例,但在2010至2019年间,中国确诊病例已达22例,较前30年的总数翻倍。

这一趋势的背后,可能与跨国旅行和经济发展有关。数据显示,61%的病例有明确的出国旅行史,其中大多数去往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等球孢子菌高发区。男性患病比例也较高,达到77%,与男性在海外工作的机会较多有一定关系。

这种“输入性疾病”的传播特点,要求国内医疗机构和个人对跨境感染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4. 肺球孢子菌病的诊断难点

肺球孢子菌病的症状多样,但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其他更常见的疾病。数据显示,27%的肺球孢子菌病患者被误诊,其中11%被误诊为肺癌,9%误诊为肺结核,其余则误诊为细菌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等。这些误诊导致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延误了病情。

肺球孢子菌病的准确诊断依赖于患者的详细旅行史和全面的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阴影,而病理检查中常见的嗜酸性细胞浸润则是该病的特征之一。此外,近年来新技术如宏基因组测序(mNGS)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精确检测病原体的遗传物质,为准确诊断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5. 如何预防和治疗肺球孢子菌病?

对于肺球孢子菌病的防治,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出国前后健康监测:如果有赴美加州、亚利桑那等地的出行计划,建议提前了解该病的基本症状。返回后如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告知医生海外旅行经历,尽早接受检查。及时就医:肺球孢子菌病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病情可能迅速恶化。若出现持续不退的发热、咳嗽或胸痛,且有疑似真菌感染的风险,应尽早至医院排查。抗真菌治疗:对于确诊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疗程通常较长,至少一年,某些严重病例甚至需终生服药。对于严重患者,尤其是伴有组织病变者,还可能需要配合手术切除病灶。

6.小心防范这位“隐形杀手”

肺球孢子菌病虽少见,但它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它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公众尤其是医务人员需警惕肺球孢子菌病的传播特点和潜在危害。在确诊病情时,旅行史往往成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患者详细告知医生曾经的旅行地,以便尽早识别病源。

感谢那些勇敢分享病史的患者,他们的经历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这种疾病,也为其他潜在患者敲响了警钟。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大家能对肺球孢子菌病有更清晰的认识,做到科学预防、及早诊断、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