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锋
双11刚过,就有平台对外发布消息称,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可在这销售额陡增之下,却有不少人纷纷吐槽,这一届的双11,一些商家不是玩“先涨后降”,就是“尾款涨价”,让不少消费者踩了不少坑。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还会有多少人专等一年一度的双11商品降价,抢购一个够吗?
青锋在之前的相关评论中就指出过,某些平台商家在双11之前将售价抬高,再表示参与平台开展的满300返50或满千元返一定额度的活动,让消费者看似占了多大的便宜,殊不知,购买的东西到手后才发现,花的钱比平时购买同样东西的钱还要多。
有朋友双11期间正好赶上给自己车辆更换机油,被某东自营商家诱导购买他们预售的保养卡,结果发现,先付10元保证金后,要等两天后规定时间付尾款,商家才能发货,而且,最终价格比该商家直接售卖的当天就可以发货的同样产品价格还高。经朋友和客服反复沟通,方才被告知,支付尾款后,可以申请退款,届时,商家还可以将定金一起退还。没有想到,11月10日当晚8点按照客服所说付尾款,要求退款后,尽管客服当即改为不退货退款,而且还给了写明0元赠品的燃油宝。此时,假若消费者不将退款与支付的款额比对,或许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占了莫大的便宜,也就是0元获得了商家的赠品。殊不知,标明0元的赠品,商家在退款时已经扣去了5到7元的款额(客服答复)。后朋友坚持退回赠品,方才追回被商家少退的5.1元款额。
和朋友在某东平台遭遇的情况几乎一样,新京报报道援引消费者潘磊的遭遇证实,潘磊在某电商看中的两件羽绒服预估到手价均为1644.01元,且在促销活动开始的第六天支付了两笔定金每笔250元后,系统显示他在10月21日晚8点后只需要每个订单再支付1394.01元。但在电商规定的时间支付尾款时发现,金额变为了1706.05元,单价比之前贵了312.04元。
玩这种猫捉老鼠游戏的不止消费者潘磊遭遇的这一家。作为消费者的青锋在某宝看到一商家售卖的文件柜价格比较合适,按照页码价格付款并提交时,跳出了一个提醒,大意就是商家已经改了价格,不能按照页面提示提交付款。青锋中止付款后发现,原来400多元的款额,变成优惠前2000多元,优惠后1800多元。让青锋惊出了一身冷汗。自觉幸亏自己手慢了一步,否则,恐怕掉进了商家挖好的坑自己还不知。
新京报记者更是发现,消费者潘磊看上的两款羽绒服,在双11之前,“价格已经从2499元变成了2599元,预估到手价则变成了2099元,即便算上PLUS会员和跨店满300元减50元的优惠,也接近2000元,远高于潘磊在活动开始前看到的1644.01元”。
一桩桩一件件,让人看到,双11已不再是从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双11,似乎变成了消费者潘磊深有感触而说的“感觉整个商品预售就是个骗局,(我)被电商平台耍了”。
双11,有多少人踩了多少坑?不妨都出来说一说。好让一心想要一个成交额大比例增长的电商平台由此反思一下,长此以往,还会有多少消费者还会专等一年一度的双11抢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