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位于咸镜南道,是朝鲜北部最大湖泊,令世人所熟知的,并非美丽的湖光山色,而是七十年前爆发于此的一场血战。
战役背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1950年,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抗击美帝侵略,慨然赴朝参战。长津湖战役,就发生在第二次战役期间。
渡过鸭绿江
第一次战役遇挫后,美联军从鸭绿江边被驱逐到清川江南岸。在未摸清志愿军真实意图前,他们仍坚持军事推进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
为此联军共集结20余万兵力,分东西两线推进,西线是主攻方向,准备由清川江北进,一直推到中朝边境;东线由美陆战1师、第3、7步兵师及协从国部队组成,总兵力约10万,企图由侧后迂回包抄。
这个打算原本不错,但麦克阿瑟过于高调,计划刚一出台,就被新闻媒体宣扬得举世皆知,致使隐匿性、突然性不复存在,志愿军也相应做出迎战部署。
负责东线反击的是志愿军9兵团,辖3个军共15万人,因26军尚在行军途中,实际参战的是20、27军,约10万兵力。
时值朝鲜五十年难遇的隆冬,低温零下30~40度。第9兵团改编自原华野部队,多有南方兵,由于是紧急入朝,指战员们衣衫单薄,往往十几人共用两三床棉被。
据老兵回忆,许多人脚被冻伤,宿营时又用热水泡脚,第二天肿的鞋都穿不上;有的战士未觉疼痛,耳朵已被冻掉;相比强大的美军,极寒才是战士们最大的敌人。
长津湖地理位置
由于大范围冻伤,志愿军兵力优势并未如某些典籍那般夸张。9兵团两个军10万人,包括美陆战1师及美7师约3万人,如果算上非战斗减员,比例接近3:1,这同志愿军惯常使用5倍兵力打围歼战还是有差距的。
相比志愿军的补给困难,美军可称丰衣足食,一个美军师级建制配备汽车1500台,志愿军一个师仅数十台,两者后勤能力相差巨大。火力方面美军更占优势,他们最喜欢说的是:“让飞机、大炮、机关枪去辩论吧”!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
战役过程
11月27日,预先设伏于长津湖的志愿军,对乘夜赶路的美陆战1师、美7师发起冲击,并将之截断为五个部分。其中陆战1师两个团被20军围困,美7师31团是27军主攻目标。
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有不少经历过二战的老兵,虽然被围却并不慌乱,迅速组织拿手的环形防御对抗进攻。用坦克、汽车围成一圈作为依托,有效配置火力点,凭借装备优势固守待援。
基于以上原因,要想成建制歼灭美军,是件很困难的事,不过这一次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他们。
号称“北极熊团”的美7师31团,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夺路南逃,一路遭受强烈阻击,除200余人漏网,全团3000多人被歼。
陆战1师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士兵们用尽全力冲出包围,却被20军沿途缠斗,撤退速度缓慢到了极点,往往1小时只能前进几百米,区区22公里的路程,足足花了三天,伤亡1500余人。对于这个高度机械化的美王牌师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不屈意志换来的胜利
长津湖战役将美联军逐出朝鲜东北部,结合整个第二次战役,迫使美联军全面退到38度线以南。
为此,第9兵团亦付出极大代价。参战两个军战斗伤亡1.9万余,冻伤近3万人,因极度严寒非战斗牺牲4千人。
据美军史料载:志愿军因无御寒冬装,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弹药、食物也基本消耗殆尽。
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志愿军能战胜强大的美军,凭借的正是钢铁般的意志。
在阻击美陆战1师的战斗中,特级英雄杨根思在打退8次进攻后,毅然抱着炸药包跳入敌群;在阻击美31团路途中,志愿军一个连队预先设伏,当美军经过时却意外无枪声响起,此时的战士们,早已成为一具具冰雕,仍保持着卧伏瞄准姿态……
当如今的人们享受和平带来的幸福时,千万不要忘记,在那片遥远的土地上,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