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静 水清莲动 图/秦能补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种通过特定动作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的“死亡游戏”在一些校园出现,孩子们称该游戏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有体验者描述,“游戏”步骤包括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再由其他人按胸口等,让体验者快速达到窒息缺氧状态。湖南益阳一学生家长后怕地回忆,孩子在游戏后迅速晕倒,并曾发出尖叫满脸冷汗,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我儿子这一次这条命真的算是捡回来的。”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该游戏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家长和老师往往难以及时察觉并制止。

此类“死亡游戏”看似是学生之间的一种新奇互动,实则是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愚昧冒险。医生警告,长期或频繁参与此类游戏,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事实上,“死亡游戏”并非新鲜事物。2007年,吉林蛟河市一名初二男生玩“死亡游戏”险些丧命;2017年,长沙某高校19岁学生同样因“死亡游戏”导致重型颅脑损伤;而在2023年,克拉玛依市更是发生了一起因小学生玩“死亡游戏”导致的十级伤残事件。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要求坚决制止“死亡游戏”等不良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2007年,教育部坚决制止此类游戏在学生中传播、蔓延。要求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青少年对世界充满好奇,追求刺激和挑战,而高风险活动往往对他们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周围有人示范这种危险游戏时,他们的风险感知会降低,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科学课、班会课等渠道,邀请专业人士进校园进行深入剖析,以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游戏的危害性,消除游戏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辨别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对可能带来伤害的游戏及时提醒和制止。社交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及时查删相关短视频内容,从源头上切断危险游戏的传播途径。

我们不仅要坚决阻击“死亡游戏”,更要加强生命教育,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自觉远离此类危险游戏,让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