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虽然智能农机、智慧大棚、直播电商让农民“智”富,但是不少农村仍存在“数字落差”,比如农业数字化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农产品配送体系滞后、因不会使用带来智能农机闲置等问题。
在11月4日至9日举办的第四届新希望乡村振兴“村长班”上,企业家、学者、扎根乡村一线的学员们提出,数字化进村,既要“智”,也要“质”。
资金和人才急需到位
数字化进村,资金支持是必要条件。“我是渔民‘红色风帆’海上党支部书记。”新希望2024村长班3组组长、辽宁省派驻锦州开发区驻村第一书记周磊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我所在村主要的产业是渔业。在我服务的8个渔村中,我带领省‘数字渔村’科技特派团为乡村振兴赋能,依托海洋养殖环境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开展海洋数据信息服务,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缺少先进的运营理念、领军人才团队以及资金。”
周磊所在的“村长班”由来自云南、浙江、甘肃、吉林、海南等全国19个省(区、市)的100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62岁,既有20多岁的大学生书记,也有扎根基层几十年的老支书;有欠发达地区的村干部带头人,也有来自具有先进发展经验的乡村发展带头人。
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成为村干部们热议的话题。有村干部表示:“我们看到了直播电商给乡村带来的发展红利,也想发展直播电商,但是缺少人才和设备。也有周围的村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却不了了之。我们需要懂这方面业务的人才。”
人才也是实现数字化进村的重要条件。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学者刘睿敏直言,乡村振兴、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等领域未来能为青年人才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以成为就业新增长点。
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看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农业的科技创新要吸引更多有现代农业知识的人到农村去。所以,我们邀请全国各地的优秀村干部,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工作者同吃同宿、交流学习,以期达到教学相长、互促共进的效果。”
企业能做什么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数字社会治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细化方案。
数字化进村,企业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1994年,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组织推动下,刘永好等多位民营企业家共同发出《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旨在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号召全国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到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共同富裕。
刘永好认为,数字技术确实在乡村振兴中起了大作用,但要让农民能够真正接受、利用企业,需要加强培训服务。新希望集团于2018年开展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工程,针对乡村发展的人才需要,形成了一套“5+N”特色培训体系,包括流程、师资、教材、运营机制等,重点教农户科学养殖、种植、生产、营销等技能。
资料显示,自2021年乡村振兴“村长班”开班至今,全国有超3000名“村长”报名参与选拔,超400名学员顺利毕业,影响辐射村落超3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