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公会 中华民国初年由汉剧艺人傅心一、余洪元、陈国新等倡议发起,聘杨铎起草公会章程,定其宗旨为“提高人格,改良习惯”。由傅心一负责,发动汉剧界公演集资,在辛亥革命战争期间被清军焚毁的楚班公所旧址上重建汉剧公会,楚班公所于1917年竣工。担任汉剧公会会长的先后有余洪元、傅心一、吴天保。会员登记最多时达七千余人。1921年,余洪元率领汉剧十大行赴京为湖北水灾筹赈义演时,汉剧公会呈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并获北洋军阀政府前总统黎元洪书赠汉剧公会“急公好义”金字匾一块。1926年汉剧公会加入湖北剧学总会,为团体会员。1937年,汉剧公会改为委员会,傅心一、吴天保、刘艺舟等九人被选为执行委员(图为执行委员合影)。抗战期间,汉剧绝大部分艺人转移至后方,汉剧公会停止活动。1946年6月,周天栋等提议恢复汉剧公会,由唐庸三任常务理事。1949年曾再次改选。1951年,汉剧公会为武汉市戏曲改进委员会汉剧分会取代。
汉剧公会执行委员合影
湖北剧学总会 正式成立于1926年10月,并在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备案。总会包括汉剧公会、汉剧学会(业余)、楚剧进化社、京剧公会、新剧公会、影剧宣传社、杂剧(曲艺)公会、剧场业会等八个团体。宗旨为“改良戏剧,提高人格”。傅心一被选为委员长。王梦生、章再鸣、朱福全、李百川、王若愚、吴天保、来静庵、蒋岩石、邓天澜(兼文牍)、孟子衡等十五人任委员。后又补选委员刘艺舟、李一风。总会地址设汉口清芬路俊杰里一号。总会成立之日,正逢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召开全市庆祝大会,为此,总会安排了多项文艺演出与武汉军民共庆胜利。1927年元月,汉口市发动军民同乐会,其游艺活动也皆由总会安排组织。为援助上海工人起义及慰劳北伐军伤员,3月间动员武汉戏剧界在中央人民俱乐部(今民众乐园)、老圃游戏场(老圃游乐园)、满春、乐园、美成、长乐、天声、楼外楼等戏园义演。为楚剧争取合法社会地位而举办楚剧演员训练班,聘李之龙(兼任班主任)、刘艺舟、聂晴辉、欧阳蟾园等任教。还作审查改编剧本工作,并开展支持女演员登台演出,解决戏园与演员之间的“包银”纠纷,反对公安局无理禁戏,争取艺人权益等社会活动。后因“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政局不稳,经费困难,自行解散。
楚剧进化社 1926年9月7日,国民革命军攻克汉口、汉阳之后,各行各业纷纷成立公会。黄孝花鼓戏艺人在陶古鹏、李百川、江秋屏等人倡议下,向市总工会申请建立工会组织。总工会虽批准成立,但定名为“花业工会”。楚剧同仁不接受“花业”二字,根据陶古鹏的建议,沿用在汉口模范村游艺场演出时曾称“通俗进化社”之名,而取名为“湖北进化社”。9月10日“湖北剧学总会”筹备会议将黄孝花鼓戏定名“楚剧”后,“湖北进化社”则改名“楚剧进化社”,为“剧学总会”团体会员。报国民政府汉口教育局正式立案后,委派李少仁为楚剧进化社指导员。举行成立大会时,选举委员9人:章炳炎(兼审查组组长)、王若愚(兼对外交际组组长)、李百川(兼组织组组长)、陶古鹏(兼财政组组长)、徐鑫培(兼出版组组长)黄汉翔(兼宣传组组长)、夏金堂、陈月仙、段殿坤。朱福全为委员长,聘张松如为文牍。会址设在汉口俊杰里2号楼上。楚剧进化社在维护楚剧各戏班的营业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成立时正是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之际,该社组织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了“军民同乐会”和各种庆祝胜利的活动,还组织社员参加了由李之龙为班主任的“楚剧进化社演员训练班”。1927年7月,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活动转入低潮,1930年,该社由“楚剧同学会”取代。
楚剧同学研究会 成立于1930年6月,由参加楚剧演员训练班(汉口市社会,教育两局举办)的首届毕业学员胡喜堂、陶古鹏等20人发起组织。全称为汉口特别市戏剧演员训练班楚剧组同学研究会,简称楚剧同学会。凡受训毕业者均为会员,未受训的非会员不得从业献艺。该会会章有“研究戏剧”、“促进艺术”、“不得违反三民主义之言行”、“不得从事刑事犯罪”,“不得吸毒,酗酒,好赌”以及内部会务各项规定共二十七条。此外另有“不得擅改已审编之剧本”,“表演时不得有轻佻秽亵行为”,以及“罚款、注销毕业证,不得在本市演戏”等十二条惩处规则。
楚剧公会 1950年3月6日,楚剧界于大众剧院举行会议,认为楚剧同学会原宗旨不适应新的形势,为积极推进戏曲改革工作,决定将楚剧同学会改名为楚剧公会。大会选举袁璧玉为公会主席,沈云陔、李雅樵为副主席,委员有王若愚、陶古鹏、关啸彬、胡少山、李协臣、陶德安、余少君等28人。该会于1951年为“文艺工会楚剧分会”所取代。
汉口市戏剧审查委员会 中华民国汉口市政府于1928年、1932年、1934年先后三次成立汉口市戏剧审查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有国民党省党部周启亮、市党部殷学渊、公安局李鸿藻、社会局唐性天、教育局李少仁,湖北剧学总会也派员轮流参加。第二届委员有民政厅郑克、倪建予,教育厅潘骐霖、张士琯、蔡化民,市政府马刚侯及邓股长。第三届有胡摩尼、王宗祁、易葆恂、罗怡庵、陈润掌等。所订宗旨为“监督演员,改良戏剧”。规定各剧种须到会备案,演员每年必呈请登记一次方准出演。各剧场、戏园逐日将上演剧目提前送会审查等。并由汉口市公安局配合,对违章者给予罚款、查封戏园、停止演出、拘案讯办等处分。该会曾两次进行审查剧目工作。1933年将前社会、公安两局审定的七十八出禁戏中的《洛阳桥》、《滚红灯》、《紫荆树》、《站花墙》、《纺棉纱》、《假洞房》等二十九出解禁。1935年重订禁演剧目六十四出,加禁《收痨虫》、《瞎子闹店》、《推车》等十三出,解禁《打破锅》、《大辞店》、《蔡鸣凤辞店》等十三出。于1934年11月至1935年8月办楚、汉剧演员训练班四期,计楚剧演员二百六十余名,汉剧演员一百二十三名参加学习。规定“凡未经受训之演员,一律不准在汉受聘演戏,各戏院如擅自聘请未受训之演员演戏者,一经查出即予封闭之处分”。抗日战争爆发后,戏审会停止工作。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现代戏剧团体。1937年12月31日由阳翰笙、王平陵、张道藩、方治、洪深、田汉、宋之的、马彦祥、熊佛西、朱双云、欧阳予倩、郑君里、陈白尘等发起在武汉汉口光明大戏院成立【参见《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纪念特刊》(1937年12月31日《武汉日报》第4版)和《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昨举行成立大会》(1938年1月1日《武汉日报》第3版)】。参加的剧种有话剧、评剧、楚剧、汉剧、川剧、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滇戏、桂戏、粤戏、蹦蹦戏和杂艺(京音大鼓、梨花大鼓、相声、金钱板、武术)等,参加的人员包括演员、导演、编剧及其他舞台工作人员。会议选举田汉、阳翰笙、夏衍、洪深等99人任理事。会议议案明确提出:“我们的团结是为了抗战,中国的戏剧艺术只有和抗战任务联系起来,才能摒弃过去的积习,开拓新的境地。”《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会章》规定其宗旨为:“团结戏剧界人士,发展戏剧艺术,推动抗战工作。”协会的一切重要工作由理事会主持,常务理事会下设总务、话剧、歌剧、杂剧、编译5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1938年5月,协会在汉口创办会刊《戏剧新闻》月刊,由吴漱予等人负责编辑,出版大约15期。协会在各地设有分会。1938年下半年,协会迁往重庆。1945年抗战结束后完成历史使命更名为中华全国戏剧界协会。它是第一个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全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文艺社团,通过戏剧宣传和戏剧演出凝聚民族文化精神,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8年4月1日第三厅成立,分管面向全国的民众动员、艺术宣传和对敌宣传等工作。三厅在政治部周恩来副部长领导下,由郭沫若任厅长、阳翰笙任厅长办公室主任秘书,胡愈之任五处处长,田汉任六处处长,范寿康任七处处长,其中六处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在周恩来领导下,由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大力推动戏剧运动,组成了十个演剧队、四个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
1938年武汉,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部分人员。前排左四周恩来、左五郭沫若、右一田汉、右二洪深、右五杜国庠;后排右四邓颖超
楚剧抗敌流动宣传队(湖北问艺楚剧宣传第二队) 1938年10月,响应周恩来到后方作抗日宣传的号召,国民政府学习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组织楚剧艺人建成问艺、曙光、楚艺、青年、合力、问艺二队等6个抗敌流动宣传队。其中,问艺二队最为著名。队长王若愚,副队长徐俗文,艺术指导员为龚啸岚,由沈云陔领衔。主要演员有:高月楼、冯雅南、张玉魂、徐小哈、张美玉、陈金花、高晓楼、袁璧玉、高月樵、熊剑啸、高少楼、陈汇南等。演职人员共84人,随队家眷89人。该队于1938年10月20日撤离武汉,途经沙市、宜昌作短暂演出,1939年3月到达重庆。1943——1945年辗转演出于四川泸县、内江等地,1946年5月回武汉。
1938年楚剧演员参加三厅留汉歌剧演员战士讲习班所获毕业证书
汉口市戏剧指导委员会 成立于1947年5月。参加的机关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辕民事处、新闻处、警备司令部、警察局、宪兵十二团、市政府戏剧业公会。由新闻处派一人任主任委员,其它机关均为委员。下设指导、执行两组。汉口市政府称其权限为“指导各游艺场所戏剧之出演事宜”,对“内容不良”者“应予以取缔或纠正”。
1964年武汉民众乐园
湖北省汉口市地方戏剧改进会 成立于1947年11月。中华民国湖北省政府及武汉两市(武昌、汉口)政府组织,邀请戏剧界人士参加。主任委员万耀煌(注: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副主任委员徐会之(注:任汉口特别市市长)、王文俊。常务委员九人:胡绍轩、龚啸岚、唐性天、余劲松、周芮香、熊剑啸、牟宗仁、李士魁、唐庸三。委员有五十余人,并函聘田汉、马彦祥、洪深为委员。常务委员会推荐委员答恕之兼剧本研究组组长,吴天保兼汉剧演出指导组组长,王若愚兼楚剧演出指导组组长,夏桂斌兼宣传组组长,冯自新兼组训组组长,姚协基兼总务组组长。还聘居正、王世杰、吴国桢、何成浚、孔庚等三十余人为指导委员。正式成立时,由楚、汉剧名伶在民乐戏院公演楚剧《香妃》,在民众乐园大舞台公演汉剧《斩经堂》以资庆贺。还在汉口市商会举办地方戏文物展览,发行地方戏文物展览特刊。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即自行解散。
武汉市戏曲改进委员会(简称市戏改会) 成立于1951年2月13日。是武汉市人民政府戏改工作的顾问机构。其任务是加强戏曲界团结,正确执行戏曲改革方针,推动戏改工作。主任委员吴天保,副主任委员巴南冈、高百岁、沈云陔。委员有六十一人。办事机构设主任委员、会计各一人,辅导干部七人。戏改会成立后,与武汉市戏曲改进协会协同进行收集整理、修改传统戏曲剧本,创作新剧本,供应市内各剧种上演。举办戏曲编导研究班,组织戏曲界编写新剧目,邀请名演员向全市演员作艺术经验介绍和示范演出。接待梅兰芳、程砚秋、明来京剧团、新都评剧团和关正明、刘美君等来汉演出,多次召开外省、市及名演员来汉演出的座谈会。至1956年年底,中国戏剧家协会武汉分会成立后停止活动。
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简称省戏改会) 1953年元月,湖北省文化局调配于部正式成立。主任傅心一,副主任黄振。主要业务人员有管纵、荣树杰、黄源淮、喻洪斌、戴宗等。三个重点民营公助剧团辅导员刘芳、周传志、杨溥的编制也在戏改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1年颁布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规定的方针、政策,受湖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的委托,筹备和多次经办地、县文化科(局)长会,戏改干部会,名、老艺人座谈会,学习文艺方针和戏改政策,调查情况,培训干部。工作重点是改进上演剧目,派戏改干部下剧团与艺人合作审定“流行易改”的传统剧目。仅在湖北省汉剧团就审定《凤仪亭》等剧目三十出。并整理、加工排练出楚剧《赶会》、《鸭蛋洲》、《田裁缝看亲》,汉剧《李闯王》、《四进士》等剧目;同时还向全省推荐印发了《罗汉钱》、《刘海砍樵》、《妇女代表》、《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羽煮海》、《秦香莲》、《打灶神》、《不能走那条路》等剧目的剧本,丰富了剧团的上演剧目。1953年冬,组织民间职业剧团观摩国营剧团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召开修改花鼓戏剧目讨论会。陆续修改上演了一批传统剧目,如汉剧《二王图》,楚剧《渔舟配》,天沔花鼓戏《绣荷包》、《站花墙》、《双撇笋》等。1954年春,有计划地组织三个民营公助剧团与国营剧团作巡回公演,扩大重点剧团戏改的示范作用。并协助荆州专区文化主管部门于1954年在天门县成立第一个天沔花鼓戏剧团。1955年协助省汉剧团排演新编古代戏《屈原》。1956年参加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组织工作。自成立以来,收集抄录传统剧本约五百个。1956年底,戏改会改建为湖北省戏曲研究所。
湖北省戏剧工作室 1956年12月由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改建为湖北省戏曲研究所,所长傅心一,副所长黄振。1958年改名为湖北省戏曲工作室。1961年后相继从大专院校调来二十多名毕业生充实力量。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人员随省文化局集中到湖北省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劳动。其后,大部分青年业务干部或转业、或调走。1978年10月恢复,更名为湖北省戏剧工作室。先后任主任的有黄振、梅少山,担任副主任的有孙家兆、张葆华、牛秉哲、李锦炎。1963年时已设有剧目组、舞台艺术组、史料、资料组。1978年增设音乐组、戏曲史组和《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编辑组。各业务组负责人先后有王俊、管纵、夏宏纶、荣树杰、方光诚、黄源淮、宋西、黄德恩、祝宜辉、潘敬萱。
自建立戏曲研究所以来,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全省各剧种发展衍变的历史;挖掘整理传统剧目、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的资料;组织、辅导专业剧团的剧本创作、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培训专业人员;参加省文化局历次举办的剧目工作会议以及戏剧会演、调演的组织、评论工作。
在调查、研究地方戏历史、挖掘传统剧目和记录表演艺术的基础上,记录传统剧本四千多个,经过校订编辑一百四十余集。自1958年至1982年先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二十四集(简称出版本);内部编印五十四集(简称编印本),共计七十八集。1959年为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湖北省卷》。同时,记录整理名老演员表演经验和戏曲史料,编印《戏曲表演艺术选集》、《戏曲史料汇编》、《红与专》(记录汉剧十行代表剧目表演)以及《汉剧曲牌》。还搜集了汉剧、清戏脸谱资料。
1978年恢复戏剧工作室后,进一步普查全省二十二个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编印《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专辑》(简介)。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撰写有关湖北戏曲条目。1980年开始为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搜集、录制音响磁带三百多盒。同时,为开展戏剧理论研究工作,编印了内部期刊《戏剧研究资料》。
在培训戏曲专业人员方面,1958年举办汉剧演员训练班、戏曲舞蹈培训班。1960年在省戏曲学校开办大专班戏曲理论编导专修班。1963年开办汉剧音乐进修班。1979年恢复工作后,先后举办编剧人员讲习会、戏曲导演训练班,楚剧、天沔花鼓戏音乐讲习会等,培训各类专业人员三百多人。同时,还协助地、市戏剧工作室开办编剧、导演讲习班。
在组织、辅导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和剧本创作的工作上,“文化大革命”前经过辅导整理、改编的《赶会》、《过界岭》、《急子回国》、《田裁缝相亲》、《杨三笑》等,有的参加全省会演,有的成为剧团保留剧目。1979年后辅导创作的《一包蜜》、《徐九经升官记》《家庭公案》、《狱卒升堂》等剧目,均在全省会演中获奖。1982年全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暨获奖创作剧目会演中多数获奖剧目,曾是省戏剧工作室编印的《剧本选辑》首发本。
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分会 原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武汉分会。成立于1956年12月24日。“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78年2月恢复工作。1982年改称“湖北分会”(简称分会),先后任主席的有骆文、任清、韩光表。任副主席的有傅心一、高百岁、沈云咳、龚啸岚、陈伯华等。担任正副秘书长的有黄毅、欣秋、白金亮。分会是湖北省戏剧界群众性、专业性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湖北省戏剧工作者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总任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生活,加强艺术改革和创作实践,使戏剧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截至1982年底共吸收会员七百三十五人,其中全国剧协会员一百零一人。分会在组织会员加强政治思想与艺术业务修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到八十年代的话剧《五(二)班日志》、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荆州花鼓戏《家庭公案》、楚剧《狱卒升堂》等等,分会均做了辅导、扶植、鼓励宣传及推广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与湖北省戏剧工作室合作,开办编剧讲习班三次。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讨论、研究、学习会多次。自1957年以来,还编辑了内部期刊《武汉戏剧》四十五期,1959年改为《长江戏剧》双月刊,公开发行,还编印《学习参考资料》二十二集。《长江戏剧》在“文化大革命”前夕被迫停刊后,于1980年恢复出版。同时还编印了《李春森、高盛麟舞台生活》、《戏剧漫谈》、《京剧字韵》、《评论集》和《编剧学习资料》等专集与丛书,供会员学习研究。为促进湖北戏剧界在新的时期“出人、出戏、走正路”,1981、1982年,分会配合湖北省文化局举办湖北省戏曲剧团青年演员比赛演出、湖北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评奖暨获奖剧目会演。并组织研讨戏剧战线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开展戏剧评论。分会还开展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