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国家级戏剧类非遗项目之五
——“龙乡独有”大平调
濮阳是“中国戏曲之乡”,也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戏窝子”,仅稀有剧种便有21个,其中国家级戏剧类非遗项目6个、省级戏剧类非遗项目14个、市级戏剧类非遗项目27个。就剧种、剧团及从业人数而言,濮阳至今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是河南原生态地方稀有剧种核心区。
保护濮阳的稀有剧种等于保护一部“中国戏剧史”。为更好地传播弘扬濮阳戏曲文化,“濮阳发布”特地开设《优质文化润基层》专栏,为广大戏迷朋友们逐一盘点“戏窝子”濮阳那些令人惊艳的稀有剧种,让这些美轮美奂的“濮阳独唱”轮番亮相!
第五期,我们将介绍濮阳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剧种——大平调,了解一下这龙乡“独一份儿”的戏曲,是如何从“板凳头”成长为阵容庞大、行当齐全、乐调优美的大型戏曲剧种的。
说起大平调,濮阳的戏迷朋友们基本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大平调可是开州(濮阳)土生土长的一个传统戏曲稀有剧种,世称开州大平调,也是百姓们常叫的“大梆戏”“打油梆”,始于明朝初期,源于开州民间,其分布以濮阳为中心,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豫、鲁、冀、晋、皖等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大平调具有唱腔浑厚高亢、婉转优美,表演粗犷细腻、豪放高雅相结合等特点,唱腔属梆子腔系统,主要有头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类,梆子灼目贯耳,故称“大平调”。曲牌有《大开始》《小开始》《四字开门》《五字开》《六字开》《五马》《二凡》《朝阳歌》《一枝花》等。乐器有大铙、大钗、尖子号、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唢呐等,人们常说的“四大扇,两杆号,一听就是大平调”指的就是大平调中的四扇大铙大钹和两根尖子号。
说起大平调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一个字——“俗”,这里的“俗”是相对“雅”而言,意谓通俗化、大众化,在音乐板式结构上与山东梆子和豫剧有着许多相同之处,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与温文尔雅、细打慢唱的昆曲、京剧相比,大平调作为地方戏曲长期流行于乡野村间,不断从农村生活中汲取养料,将豫东北一带的风俗、文化、审美融入其中,糅合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形成了粗犷豪放的风格,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求完美,无不体现了豫北人的率真豪爽性格。
大平调在其形成初期,便多为群众谋生而自发组织的小戏班,作“板凳头”演出。明末清初,开州(濮阳)街头一些叫唱行乞的土梆艺人,借鉴民间武术班所用大铙、大镲作硬乐,加进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逐渐形成了一种别于河南讴的新曲调一一大平调。
清康熙年间,下堤(金堤以南)艺人集资捐粮,仿官服做麻布箱衣正式登台演出,因腔调较河南讴缓平,故名“开州平调”。雍正年间,陈家屯陈姓艺人组建大平调专业班,正式对外演出。随着当地庙会的兴盛,濮阳大平调进一步发展。由于语言和艺术风格的差异,形成了“东路平”“西路平”和“河东平”三个支派。
清中后叶,濮阳大平调已成为艺人谋生的重要手段。范家班、洪家班、万家班成鼎足之势,民间有“南乐万、清丰洪、濮阳有个开州平”之说。此外,范县赵菜园班及民间业余小班多达上百个。随着演出团体的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吊辫子”“盘叉”“沿铡刀”“打五把彩” “大上吊”等绝活纷纷出现,由此形成濮阳大平调不同于其他地方大平调的特点。
民国时期,“范家班”改名“大公团”。抗战初期,原昆吾县抗日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一支抗日宣传队,改名“昆吾县民主政府众艺剧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事业传承与发展,196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将清丰、内黄、南乐、滑县、延津、濮阳六县平调剧团,汇集濮阳,成立了河南省唯一一家全民所有制的濮阳大平调剧团,名角荟萃,前所未有。
濮阳大平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员,如“红脸”三秋林、“黑脸”铁蛋、“三丑”栾保平、“二红脸”四大旗等角色,遐迩闻名,传为佳话。其中著名红生演员翟德贵主演的《收姜维》,在1956年获河南省地方戏曲会演个人表演一等奖。同年文化部将《收姜维》灌制成唱片发行全国,1958年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80年代《包公碑》赴京演出,拍电影出版连环画册,引起轰动。2004年11月,濮阳大平调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优秀戏曲会演,荣获四项金奖。
濮阳大平调传承了数百年,在龙都戏曲人的一代代的努力下,终于从“板凳头”成长为了演出阵容庞大、行当齐全、音乐声调优美的古老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平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期,
我们将介绍濮阳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
最后一个——
兼有苏、鲁、豫、皖四地
戏曲精华的“四平调”,
听听这四省联唱的古老说唱艺术
有着怎样的调调?
记者 刘阳
协办单位: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市非遗保护协会
来源:濮阳发布公众号
编辑:武晶晶
初审:宋冬冬
终审:郑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