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万古凡马空

杜甫曾以“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诗句,来赞美曹操后裔唐朝曹霸笔下的马。可惜曹将军真迹不传,而北宋李公麟画马更是妙绝古今,诗圣的这句诗足以当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因桐城境内有龙眠山,故又自号龙眠居士。李公麟出身名门大族,自幼好学而尤擅绘画。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中进士后入仕,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北宋文豪为至交,是北宋文艺圈的参与者和记录者。李公麟是画史上少见的兼擅各类绘画题材的画家,山水、人物、鞍马、花鸟无所不精,其中成就最高的还是画马。

对古人来说,马不仅是交通和战争的工具,也是人才的象征。故而在盛唐时期,出现了曹霸、韩干、韦偃等“画马三杰”。李公麟画马初学唐人,想必也是对盛唐气象的景仰和追怀。今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全篇绘1286匹马,牧马人143名,气势恢宏,又各具形态。就连一向严苛的明太祖朱元璋在欣赏此画后,感慨平生戎马,题跋赞此画“蔼然有紫塞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公麟不仅学古用功极深,更难得的是竟能深入马厩写生。在京城期间,他经常到皇家御马监画马,为后世留下许多北宋神骏的写真。

在南宋人周密的《浩然雅斋谈》中,记载了一件“画杀满川花”的故事,殊为神奇。说是北宋元祐年间,西域进献一匹名马“满川花”,养于御马监。这一日,李公麟前来为这匹满川花写生,待他画完后马竟然倒毙了。黄庭坚见证并口述了此事,以为是李公麟以画笔夺取了马的精魄。这说法虽有夸张,却足见李公麟的画马确实已经“神乎其技”,被当时的士大夫广为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 五马图(局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现藏于日本的李公麟《五马图》,以白描手法绘制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宋朝的骏马,每匹马各有一名奚官牵引。此画虽无李公麟题款,却因有黄庭坚题名及题跋而属无争议的李公麟画作。画面十分写实,一人一马延续了唐代画马的构图,与传世韩干《照夜白图》接近。正如苏东坡评价李公麟画马所说“龙眠胸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李公麟的白描在借鉴唐代吴道子笔法的基础上,又具有温润细腻的韵致,将文人绘画的书法用笔与客观物象的写实造型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技法,也确立了宋代人物、鞍马绘画的时代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五马图黄庭坚题跋

西园雅集

李公麟以文人自居,曾自言:“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其传世画作多为水墨,被时人评为“扫去粉黛,淡毫轻墨”。舍弃色彩的运用,而凸显笔墨之美,更符合北宋文人的审美旨趣。这种审美的高级感来于他自幼对家藏书画鼎彝的摩挲浸淫,和平生饱读诗书的文化滋养,还受益于其交往的堪称史上最强的北宋文人圈。

李公麟出身舒城李氏大族,其父李虚一擅诗书多收藏。李公麟与李公择、李公寅同科举进士,时称“龙眠三李”,其中李公择又是黄庭坚的舅舅。特别是后来,李公麟结识苏轼并为其绘制多幅画像。苏轼对李公麟给自己的画像非常满意,将李公麟比作唐代王维。与这些时贤的交游,使得李公麟的绘画思想得以提升到新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苏轼像(摹本)

北宋元祐初年,驸马王诜在其府邸西园举行雅集,受邀者包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米芾、蔡肇、李之仪、郑靖老、张耒、王钦臣、刘泾、晁无咎以及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16位文化名流,这便是著名的“西园雅集”。受王诜委托,李公麟精心绘制了《西园雅集图》以纪其盛。“西园雅集”是一次堪与“兰亭雅集”媲美的文化盛事,李公麟绘制的《西园雅集图》也在美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如今,这件画作虽已湮灭不传,但后代画家如马远、刘松年、赵孟頫、钱选、唐寅、石涛、丁观鹏等,都曾留下《西园雅集图》的画作传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尤求《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 唐寅《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朱耷《西园雅集序》

龙眠山庄

北宋元符三年(1100),李公麟因病归舒城,隐居龙眠山庄。他绘有多本《龙眠山庄图》,足见对故乡山水的眷恋。 如果说《五马图》体现了李公麟的鞍马成就,《西园雅集》记录了他的人物画成就,那么《龙眠山庄图》所展示的就是他同样高超的山水画创作成就。

苏轼曾高度评价李公麟笔下的《龙眠山庄图》说:“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收藏有李公麟《龙眠山庄图》,虽都是后人临本却也可窥其笔墨遗韵。画中将龙眠山多处名胜景点写于一卷,保留着李公麟一贯的白描写实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公麟龙眠山庄图(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画中的景点名称,后来桐城人刘大櫆、姚鼐、张英按图索骥,居然在龙眠山中寻访到这些地点,可见桐城文脉的传承从未中断。

撰稿:季永

选自《安徽文化读本》书画篆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