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竟背叛!中央特科红队35人全军覆没,传奇时代宣告终结
那年的春夏
2024-11-09 22:59江苏
提到中共早期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中央特科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支隐秘的团队是由周总理所组建,负责收集情报和保护中央。在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中,中央特科的成员在无形的战场上频频创造佳绩,被称为“伍豪之剑”。
中央特科总共有四个科,其中行动科最为神秘。
行动科也被称为“打狗队”或“红队”,主要任务是逮捕党内的叛徒和内奸,科长是顾顺章。没错,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叛徒顾顺章。
1931年,顾顺章背叛了组织。幸亏钱壮飞奋力挽救,中央及中央特科并没有遭受严重损失。然而,在顾顺章叛变的事件中,行动科却在一名“实习生”的问题上遭遇挫折。
35名“红队”成员,包括队长在内,全部阵亡,这位传奇人物遗憾地告别舞台。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队”覆灭的导火索
红队,也被称为“特三科”、“行动科”或“打狗队”。它的意思并不是指“红色的队伍”,而是指“红色恐怖队”。当然,这里的“恐怖”是针对国民党特务而言的。
1927年,中共早期的领导者赵世炎对敌对势力渗透我党的情况深感忧虑,因此成立了“红队”,专门负责打击党内的叛徒和国民党的特务。
遗憾的是,“红队”成立不久,赵世炎便英勇牺牲。周总理接手了这个年轻的“红队”,将其并入中央特科第三科,从而开启了它辉煌的征程。
通常情况下,“红队”会与由陈赓领导的情报科紧密协作。情报科负责提供叛徒的相关信息,而“红队”则负责将叛徒送往最终的审判。
因此,从表面上看,“红队”这个名称显得很文雅,实际上却十分凶狠,根本上是一支小型的武装力量。
“红队”招募成员时,首要条件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枪支,并且射击必须精准无误,确保每一发都能命中目标。
在没有任务的时刻,“红队”的队员们通常会聚集在训练场上,进行射击训练。
经过两年的进步与训练,“红队”已经成为令敌人心生畏惧的一支神秘力量。队伍中有超过四十名成员,个个都是精准的射手,百发百中,同时还擅长利用化学手榴弹来抵挡敌人的攻击。
射击技巧高超,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简直就是移动的致命武器。
自“红队”成立以来,遭遇失败的叛徒和国民党特务屡见不鲜。因此,国民党对“红队”恨之入骨,视其为最强劲的敌手。
国民党特工总部上海区的负责人韩达,与“红队”之间存在着深仇大恨。这种仇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当年一项几乎导致江苏省委覆灭的行动。
1934年6月,韩达在上海中央局安插的“细胞”(间谍)向他传递了一份重要的情报。
这份资料不仅提供了中共上海中央局、江苏省委以及刚从中央苏区迁回上海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重要机构的地址,还包含了包括江苏省委书记赵立人、上海中央局书记李竹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袁孟超在内的中共高层领导名单。
获得情报的韩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想当初,他把“细胞”安排在中央局时,其实并没有太多期待。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细胞”竟然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惊喜。
不久,中统的特工便全力出击,逐一摧毁名单上的中央机关,名单上的多位中共干部也被凶狠的特务抓获。
值得注意的是,被捕的李竹声、袁孟超和赵立人最终都选择了背叛。这使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尤其是江苏省委,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此时,谁都明白,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而且,这个叛徒很可能还潜伏在组织之中。
究竟是谁呢?中央选择静观其变,让叛徒自行暴露。
果然不出所料。在七月份的某一天,一位名为“老龚”的人闯入了江苏省委前秘书长杨光华的住处,擅自带走了杨光华准备上交给上级的报告。
为何会用“私自”这个词呢?因为他未曾收到任何来自上级的指令。
从这件事情来看,老龚的行为非常值得怀疑。
中央将老龚视为可疑人物。不久后,刚从国外归来的许包野被紧急任命为江苏省委书记,而暗中潜伏的老龚又开始行动。
他与特工勾结,频频设下陷阱,试图捕捉许包野和杨光华。
幸运的是,这两位同志在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能在危急时刻化解危机,并且巧妙地与老龚进行周旋。
猎物迟迟没有上钩,老龚开始着急,露出的马脚越来越多,举动也变得越来越异常。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对老龚的动向进行了严密监控,基本确认了他的叛徒身份。
确定了目标后,“红队”即将行动。由于事情的重要性,队长邝惠安(又名龚昌荣)亲自带队,联合许包野和杨光华,共同制定了一项周密的“打狗计划”。
不久后,老龚收到杨光华的通知:上海中央局的新领导希望与他见面,并邀请他参与一场重要的讨论。
随后,杨光华通过相关人士,将一张纸条递给老龚,纸条上写着:“中央局正在寻找你,请前往指定的旅馆,名字是熊国华。”
老龚收到纸条后并没有立刻执行指令,而是回复道:“我的情况不太好,无法前往旅馆,我会派人去处理,等和中央联系上后再前去。”
杨光华看到纸条,心中暗骂叛徒实在狡诈。他又写了一张条子,向老龚暗示这次来访的是中央局的一位高层领导。至于具体是谁,老龚到场后才能得知。
杨光华坚定地认为,如果老龚还打算继续折腾,那他就必须去一趟。
果然,老龚回复了四个字:十分赞同。
1934年9月15日早上七点,老龚急忙来到纸条上提到的地点:昼锦里37号的谦吉旅馆。
老龚预订了一个单人房,从15日早晨开始,持续等到16日的晚上。
深夜十一点半,门外传来敲门声。老龚刚一打开门,便遭遇了三枪袭击,随即倒在地上。
开枪的正是“红队”的成员。老龚中弹后,两名“红队”成员立刻离开了现场。
然而,灾难可以延续千年。老龚虽然受了三枪,但都没有击中要害,最终被韩达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老龚摆脱了危险,上海中央局和江苏省委将面临灭亡的威胁。
因此,第二轮“铲除叛徒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这次的暗杀任务比上次复杂得多,因为受伤的老龚已经被韩达派遣的军队严密包围。要在国民党监视下成功结束老龚的生命,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