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身上有着太多传奇且神秘的故事。自完成以后,《兰亭序》辗转多人之手,最终于南朝末期回到智永手里。智永禅师曾闭门二十余年,专心研习此作,最终通过它“寤寐家法”。临终前,他将《兰亭序》留给了弟子辩才。没想到,萧翼用计将它赚到自己手里并进献给太宗李世民,并在他驾崩后陪葬昭陵。
唐代以后学《兰亭序》者,视“神龙本”为圭臬,因为它是双钩填墨而成,极为还原原作,论精细准确,哪怕是现代的微喷工艺都比不上它。但是,历代书家都对《兰亭序》有疑问,它真的是王羲之所写,是用的行书字体吗?
上世纪60年代南京《王谢墓志》的出土,也在证明一件事:王羲之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如此精美成熟的行书。因此,就有了那场赫赫有名的“兰亭大讨论”。根据这些实物证据,郭沫若指出,“神龙本”钩填的母本可能就是伪作,世人都被它误导了。
郭沫若还引用了宋代姜夔和清代李文田的话进一步论证:“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唯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有此三疑,则梁以前之《兰亭》与唐以后之《兰亭》,文尚难信,何有于字!”
结合当时书风,学界认为,真正的《兰亭序》应当是以草书写成,尚保留章草笔意,风格近于《十七帖》的作品。而在北京故宫就珍藏着这么一件《兰亭序》,它由智永所写,以草书书就。
结合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确信真实的《兰亭序》并未失传,“二王”正统传人智永的作品揭开了此作的本来面目。他一生临摹此作不下百遍,相比于“神龙本”,《草书兰亭序》中魏晋的笔法更“原汁原味”,这也是目前可知的最早的《兰亭序》临作。
此作挖镶裱蝴蝶装,单开纵23厘米、横9厘米,曾归宋濂、黄掌纶、程瑶田等人收藏,被收入“宝鸭斋”中,后又归张伯英所有。1938年,张氏将此作出售,且言“愿得此者,念昔人采集之艰,加以护惜,勿贪拆售之利而致星散如理宗之百十七卷徒存目录已也”,东莞容庚“惊为秘笈,乃尽得之”并于1962年捐赠给北京故宫。
此作用笔细腻精到,动作极为丰富,起笔时的凌空取势、顺锋而入,落笔后的衄挫、调锋,书写时的换面、提按、绞转处理得都细致入微。起笔轻盈而不失扎实,收笔自然出锋,结字欹侧多姿、以纵取势,深得羲之精髓。
将这部《草书千字文》临摹通透,魏晋草法也就掌握了,不论是笔力、技巧会有质的提高。
而今,我们将此作进行了超高清1:1等大复刻,不论是封面装裱、正文还是题签、题跋,都进行了纤毫毕现的还原,保证了每个字与原拓一模一样,并添加逐行释文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