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同古长城遗迹

《帝国的边疆:从嘉靖到万历》是一个长篇连载。

明朝自开国,就未能彻底解决边患问题。至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边患问题日益严重:北边的蒙古、辽东的女真、西南的土司、宁夏的叛军、东南的倭寇以及发生在朝鲜的壬辰倭乱。本连载试图站在大明王朝上空,写明朝在自嘉靖三年(1524)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近百年时间里,在内忧外患之下,看明王朝是如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边患危机的。

前文请看

可以先关注本号

01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率军进犯大同,总兵张达与副总兵林椿分兵出击。张达挺身阵前,率先出击,被蒙古骑兵团团围住,张达殊死搏战,但冲不出来。当时副总兵林椿率领一军在弥陀山攻击蒙古的零散骑兵,听闻张达被围,引兵来救。蒙古骑兵四面骑兵皆来会和,矢下如雨,张达、林椿皆战死。

张达死后,朝廷以名将仇钺之子仇鸾为大同总。仇鸾原本与和陕西三边总督曾铣相互攻击而被下狱。曾铣倒了之后,仇鸾出狱复起,并依靠严嵩而逐渐官居要职。

仇鸾担任总兵之后,重用家丁时义和侯荣。

当俺答汗大军将要进攻大同之时,无计可施的仇鸾听信时义、侯荣的建议,让二人带着重金进入蒙古军,结交了俺答的干儿子脱脱。急于求贡的俺答汗接受了时义、侯荣的贿赂,送给他箭和旗子作为信物,并与仇鸾结盟。

仇鸾以此避免了一场恶战,俺答率10万大军汗转而向北京而去。时义、侯荣再次建议仇鸾主动请求入卫京师,这样可以获得天子的好感。仇鸾听了高兴,便于八月十一日上奏,说发现了俺答汗的向京师而来的踪迹,请求让自己机动应援,迎战蒙古军队,或者直接到通州去防守。嘉靖帝对仇鸾此举大为好感,因为明朝将领大多以避敌为上,现在仇鸾要求主动接敌,嘉靖帝当然觉得他是一名敢战之将,下诏让仇鸾留在居庸关防守,有警则入关救援。

八月十四日,俺答汗大军入古北口,一路杀掠,明军一触即溃。

十七日,蒙古军至通州附近的孤山。

二十一日,俺答大军直抵北京城下,大掠村落居民,焚烧庐舍,大火日夜不绝,京师大震。

兵部尚书丁汝夔急忙部署防守京城事宜,然而在点阅京册籍时,发现:

是时册籍皆虚数,禁军仅四五万,老弱半之,又半役内外提督大臣家不归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 ——《明史》卷 204《丁汝夔传》

嘉靖帝急忙布置城防,唯一让他欣慰的是仇鸾的2万大军最先赶到,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俺答汗大军进京就是因为仇鸾而起。嘉靖帝令仇鸾统一指挥所有陆续入援的兵马,与俺答汗作战,又命都御史杨守谦同仇鸾调度京城各路兵马,相机战守。实际上就组成了仇鸾为正,杨守谦为副的指挥体系,同时又提高了杀敌封赏:

仍悬示赏格,获虏酋首十颗者升世袭都指挥使、赏银一千二百两;获虏首一颗,升一级,赏银一百两;能奋不顾身、冲锋破敌者,虽无斩获切,亦超升二级。 ——《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六十四,嘉靖二十九年八月辛巳

八月二十日下午时分,蒙古军自通州渡河西向,前锋七百余骑至安定门迤北教场。仇鸾则率大军尾随在蒙古大军后面,在白河、孤山一带,此地距离北京快速行军也要一日,仇鸾很快上报斩首13级、夺马10匹,这样微不足道的战绩,实在是可怜。

02

二十一日,俺答汗以俘虏的宦官为信使,将自己求贡的要求带给了嘉靖帝。鉴于此事重大,嘉靖帝先召集了内阁三人:严嵩、徐阶、李本三人在西苑开会。

嘉靖帝首先发话:“现情况如此,奈何?”

严嵩对曰:“这只不过是抢食的一些贼寇,不足患。”

徐阶立即反对:“今敌人在城下杀人放火,岂能说只是抢食,亟需我等商议一个御敌之策。”

嘉靖帝看了一眼严徐阶说:“卿言是。”又问俺答汗的贡书在何处,严嵩从袖中拿了出来。

嘉靖帝问:“此事当如何应对?”

严嵩说:“这是礼部的事。”

徐阶回答:“事虽在臣,然关系国体重大,还要皇上主张。”

嘉靖帝作色道:“正是要大家一起商议,为何专推与朕?”

徐阶说:“今敌人驻兵近郊,而我战守之备,一无所有,此事应当暂时答应与敌人谈和,但恐怕将来他们的要求会更加贪得无厌。”

嘉靖帝说:“如果能有利于社稷,皮币珠玉并非朕所爱。”言下之意,愿意花钱来解决此事。

徐阶说:“万一敌人列出的条件有我们不能答应的地方,那怎么办?”

嘉靖帝悚然曰:“卿的想法可谓远虑,你以为应当如何处理?“悚然”,也就是害怕的意思。史书在这里用了这样一词,真实地说明了嘉靖帝心中已经不止是担忧了。

徐阶这是提出了与俺答汗谈和,但又说了两点:一,俺答汗送上来的贡书是汉文,朝廷有些怀疑信件的真实性;二,如果要讨论朝贡,那就不能胁迫,俺答汗也应该退出大边之外,再派使者来,以蒙古文字写好书信,交给大同守臣,然后由大同使臣上奏朝廷,此事方可。而俺答汗如果听从了这个建议,那么明朝则可以利用这期间的宝贵时间来调集援兵,加强战备。

对于徐阶的这一方案,嘉靖帝表示很满意,让徐阶出来与百官商议。由于嘉靖帝长期不上朝,很多官员都难见圣容。

于是,严嵩说:“今中外臣民都期盼皇上出朝,拨乱反正。”

嘉靖帝微哂道:“也还没有大乱的地步,朕不难一出,但就是太突然了。”

徐阶马上说:“中外望此举已经很久了,今皇上一出,则如久旱得雨,哪里突然?“

嘉靖帝这才答应明日上朝,徐阶随即出来与百官商议,但官员们大多不敢表态,无功得不到升迁倒还没什么,但如果在此关键时刻,一表态出了错误,对自己百害无一利,以至于徐阶不得不让所有官员都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

但就有官员不信邪,国子监司业赵贞吉在此时愤然拍案而起,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现得非常积极,嘉靖帝派出了太监在旁边悄悄关注参会者表现,就注意到了赵贞吉。嘉靖帝壮其志,当即为其升职,并给他五万两白银,让他去军中宣谕将士,提升士气。

廷议结束之后,对严嵩不满的赵贞吉到严嵩家去,严嵩避而不见,赵贞吉怒斥看门人。恰好此时严嵩的心腹赵文华进入府中,就对赵贞吉说了一句:“公休矣,天下事当徐议之”。正无处发火的赵贞大骂赵文华是权门的一只狗。得罪了严嵩,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赵贞吉连个车都没有,最终只好租赁民间车辆出城。

当赵贞吉先到仇鸾军中,劝其趁雨袭击敌军,仇鸾干脆没有接受银两。赵贞吉在各营中走了一圈,就回城复命了。嘉靖帝怒其不从命,因为银两一个也没有发下去,就将其杖责五十并降职。很显然,这背后有人在嘉靖帝面前进了言,让其改变了对赵贞吉的看法,这个人就是严嵩,赵贞吉为自己的年轻气盛付出了代价。

嘉靖帝以仇鸾为平虏大将军,节制诸路人马,文官三品以下、武官副总兵以下不听命者,俱许以军法从事。升进京勤王的保定巡抚、都御史杨守谦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同提督内外诸军务。仇鸾兵此时已经自孤山到了东直门外,徘徊观望,虚张声势,捡到了敌人死尸六个,割级上报给嘉靖帝。杨守谦兵少,蒙古大军延绵不绝,他也不敢战,坚壁不战。

第二天,嘉靖帝上朝,对于敌人兵临北京城大为不满,兵部尚书丁汝夔此时心中恐惧,遂请亲自出城指挥作战,嘉靖皇帝不许。

二十三日,徐阶经过廷议之后答复俺答汗,其主要内容就是二十一日徐阶的谋划。得到朝廷同意互市之后的俺答汗,当日即率领大军退趋白羊口。仇鸾率领大军在其后尾随,蒙古军因为白羊道狭窄,就让部分军队改由其他地方出去,这一下就与仇鸾的军队碰撞在一起,明军不战自溃,仇鸾差点被蒙古军俘获,幸亏部将死战救出,而明军伤亡数千人之多。仇鸾便把被踩死的八十多个蒙古士卒和平民的首级拿来冒功,嘉靖帝竟然赏仇鸾银五十两、纻丝四表里,加封太子太保。

03

这里需要探究的一点是,俺答汗此次到京城的目的何在,是为了攻打北京城还是以武力逼贡?从俺答汗快速进军,快速撤离来看,双方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正面交战来看,很显然他并没有攻打北京城的意思。而且还有一件事情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当时北京城戒严,城外很多百姓未能及时入城,就拥挤在城门口处,哭喊声震天,甚至传到了皇宫之中,嘉靖帝下令打开城门将这些百姓放入城中,这说明蒙古军距离北京城墙尚有一段距离,不然北京城又怎么敢打开城门呢?

庚戌之变结束之后,有几件事情需要做,一个是问责,兵部尚书丁汝夔、侍郎杨守谦被嘉靖帝泄愤杀掉,原本三法司的判决是秋后问斩,但嘉靖帝不许,要求立即处斩。而且这中间的速度极快,俺答汗二十三日退军,丁、杨二人二十六日即被杀,从中可以看出嘉靖帝二人的憎恨。但嘉靖帝很显然处置失当,原本在此事件中责任最大的仇鸾,反而得到封赏。

而对于此事件中的反映出来的一些弊端,侍郎王邦瑞上疏进行了说明:

国初京营劲兵不减七八十万,而元戎宿将常不乏人。嗣是三大营变而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原额军尚足三十八万有奇。迄今承平既久,武备废弛,据籍见在者止四十万有奇,较之原额已减三分之二。而在营操练者,又不过五六万人而已。户部支粮则有,兵部调遣则无。比者,丑虏深入,事势孔迫,而守城出战,动称无军。其见在者率老弱疲惫,市井游贩之徒。衣甲器械取给一旦,所谓临渴掘井,计亦晚矣辛卯。不知平日团营所理者何事,而任其耗弊至此极也。 ——《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六十五,嘉靖二十九年九月辛卯

嘉靖帝收到这封奏疏之后,也只能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