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先生(1935-2024)
世上再无谈上师。
10月22日晚,在研究生的藏文文献研读课上开始带领学生阅读噶陀格泽班智达的《如来藏庄严》及其《四部宗义安立》,其间不由得回想起2008年春谈锡永上师为人民大学汉藏佛学研究中心的师生首次视频开讲《四部宗义》的情景,一切都历历在目。为学生示范翻译时,便讲起谈师当年指导我做藏汉佛典翻译的点点滴滴,言语间难以抑制心中感念之情。何曾料想,五日后的清晨,便收到谈师示寂的消息,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手机屏幕上的讣告。今年五月,谈师过九十大寿时,尚与弟子们谈笑风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如今遽然辞世,骤现无常,令人实难接受。冷静片刻后,呆坐在书桌前,泪水长流,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
余今岁三十有七,与谈师的结缘始于二十岁(2007年),那年五一期间,正值地坛开办书市,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其中一家书摊的货架最底层一个最不起眼的位置,我无意间看到有一套“佛家经论导读丛书”,便随手选购了其中几本。当我回去翻开作者署名为“谈锡永”的《〈金刚经〉〈心经〉导读》那一册时,顿觉耳目一新,虽说从高中时代已开始借助不少注疏讲解阅读佛典,但从未读到过如此令人茅塞顿开的释论,其间结合佛家实修次第对经文中的见地所做的重重抉择,更是令人深感作者绝非一般的佛学家,从此开始留意谈锡永这一名字。时至2008年夏,谈师的“通俗系列”在内地出版,我立即全数购买,展卷细读,爱不释手,特别是其中的《生与死的禅法》,谈师结合自身修证,以简洁清新、深入浅出且颇富诗意的文字将藏密宁玛派甚深的中有法门解说得通透明了,若非具证大德,焉能为此?那段时间,我都是深夜万籁俱寂时凝神静读,直至凌晨亦不忍掩卷,由此对谈师生起了猛烈的信心,时常思忖:“若能追随谈师修学,将是何等具大福报之事。”因缘成熟之快,出乎我的意料,2008年底,经由恩师沈卫荣教授引见,得以拜谒远从加国来华讲学的谈师。第一次见面,未及我主动提出,谈师居然主动提出摄受我,令我喜出望外,热泪盈眶,师徒之缘,就此确立。
此后的数年中,在谈师的鼓励下,我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梵藏文,并继续深入研习谈师的言教。经由我自行购买以及在香港的同门师兄邮寄,我陆续集齐了谈师的各系列作品,此时的我真正体会到何为著作等身。在研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谈师完成体量如此巨大的书写工作,其发心实际根植于大乘佛教之根本——如来藏的见地与修持在汉藏两地皆饱受争议与批判的大背景,为能逆流而上、匡扶并重振如来藏的教法,必须基于对原典的翻译与注疏完成大量的文字撰述工作,从而循序渐进地次第开显如来藏的深密法义。因此,谈师在过去几十年中精进笔墨,年逾八十仍然笔耕不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已为张曼涛主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于多份报章杂志的专栏撰写通俗佛学文章。于20世纪80年代,则出版了包括上述《生与死的禅法》以及《密宗名相》《佛家宗派》《观世音与大悲咒》等等在内的“通俗系列”(共计12种),让普罗大众亦能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与思想。
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谈师联合罗时宪(1914-1993)、冯公夏(1903-2000)、李润生(1936- )等佛学名家组建一编委会,选出佛家经论20种,出版了《佛家经论导读丛书》,为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且欲自行研读佛典的读者,提供具有指导性与示范性的纲要与注疏,以助读者了解每部经论的主旨及其法义思想的背景与发展历程。谈师以主编身份,除了躬身为其中几部经论作出疏释外,还为每一经论都撰写了别序,诸篇序文皆以如来藏的见地加以贯穿,强调如来藏为一境界而非实体,使读者明白佛家经教皆以法异门而说如来藏。
90年代中期,谈师开始主持编译《宁玛派丛书》(共计12种),该丛书着重于藏文原典的校译与疏释,其中不但将自宗宁玛派的部分重要论典首次译为汉文,同时也在以《无修佛道》为代表的作品中比较并汇通汉土禅宗与藏土宁玛派的大圆满教法,为汉藏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全套丛书分为见、修两部,突显了谈师以实修观点治佛学的特色。见部主要阐述宁玛派的历史、九乘次第、四部宗义安立,并依如来藏见地抉择并开显弥勒瑜伽行重要论典的密意;修部则翻译宁玛派的根本密续与实修论典,并依外、内、密乃至极密的层次对原文的法义进行疏释。千禧年后,为进一步明确印藏佛教中的大中观思想,谈师更推出一套《大中观系列》(共计10种),着重依据梵文原典对部分大乘经论重新进行校译和注解,同时也对部分藏土论师的著作进行了译注。2012年起,再推出《离言丛书》(共计11种),以更为直截明了的方式导引读者渐次离文字相而参悟诸经论之如来藏密意。
综观谈师毕生完成的几大系列佛学著作,可知其以如来藏思想贯穿始终,为每一位欲立足实修、由浅入深研习佛学者铺设好了相当完整的道轨,只要系统学习过这些著作,便如同掌握了一把金钥匙,能在独立阅读佛典时顺利开启各部经论的密意宝箧,真正体会佛家以种种法异门说如来藏究竟见之本怀,而不至于漫无头绪、不得要旨、唯停留于繁琐名相之堆积。谈师佛学著作之难得与可贵,不但在于其基于谈师本人卓越的佛学素养而兼具广博与精深的特质,同时也与其极强的可读性密不可分,这得益于谈师深厚的文字功底,由于其家学背景的缘故,他对汉语文的驾驭能力非同寻常,诗词曲赋,无不精通,故而其文字无论文白,皆简练而不拖沓,清新隽永而富诗意。因此,身为汉人上师、熟知汉人思维模式的他能将古老的藏传佛教——特别是宁玛派传承的教法充分消化后,以现代汉人容易接纳和理解的方式系统而有次第地讲解出来,穷数十年之功,著成数十部著作,其功甚伟,于汉土佛教史上,可谓绝无仅有。谈师之一片婆心,怎不令我等后学感佩!
然而,谈师之宏愿,远不止于以文字般若的方式与广大读者结缘,他深知对正见的持续护持、对如来藏思想的研究单靠他这一代人的力量难以完成,故而必须培养青年佛学人才。2007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谈师与沈卫荣教授联合发起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得到了海内外多位著名佛学家加入,该中心积极倡导汉藏佛学的比较研究,致力于培养精通梵、藏乃至古代西域多种语言的学生,以便基于多语种的原始文献充分挖掘汉藏佛教交流的历史,并以如来藏思想为主轴沟通、比较两传佛教的教法旨趣,由此打破学术传统上藏土佛学与汉土佛学相互独立研究的疆界,并使得汉藏佛学研究与此前国际佛学界的主流——印藏佛学研究并驾齐驱。由谈师、沈卫荣教授、邵颂雄教授联合主编的“汉藏佛学研究丛书”,至今已出版14种,可谓硕果累累。在学生的培养上,谈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2008年起,每周末都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为中心的学生讲授《四部宗义》《解深密经》《辨法法性论》等一系列课程,每堂课都在3小时以上。此外,谈师还不顾自身高龄,频繁从大洋彼岸的加国远赴大陆,在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讲学工作,直至2019年,谈师还坚持来人民大学与学生们会谈。至今难忘的是,他每次看到年轻学子们时,满脸都是难以抑制的开心,在他眼里,年轻人就是希望。我坚信,他不仅是位有修有证的具德上师,同时也是一位对学术怀有满腔热情的出色学者。记得2008年底,在王尧先生过80大寿时,在其寿宴上用了四个字来评价谈师对学术的支持:赤子之心。
左起:谈锡永、冯其庸、沈卫荣
左起:沈卫荣、谈锡永、王尧、陈楠
回首过去,于我个人而言,在所有接触过的佛教大德中,对我影响最深、最令我敬服的无疑唯有谈师,一方面,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与谈师的相遇使我彻底认清了自己人生的归宿,由此大胆放弃了原来所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转而投身汉藏佛学,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另一方面,在学生一辈中,我因为弟子的身份而有幸与谈师有了更多亲近的机会,见到了日常生活中更为立体的谈师,在书面文字外获得了更多直接的言传与身教。熟悉谈师的人都知道,他对生活是相当的热爱,并不因为学佛而拒斥世间学问,如《大乘经庄严论》所言:“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为五五别求”,谈师对医卜星象、诗词书画、美食音乐等等世间技艺、学问都极为通达,我时常对友人说,哪怕只是其中一项也需具有一定天赋的人穷其一生方可通达,而谈师在上述各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在不可思议,近年来,其相关作品已结集为《谈锡永谈艺》《王亭之谈食》,以及包括《周易象数例解》在内的“斗数玄空系列”出版发行,颇获读者好评。尽管如此,谈师并未耽著、困滞于这些学问技艺,而是将其作为日常生活行持的一部分而转为道用,以大乘菩萨的姿态任运圆融于世法而不为世法所困。与此同时,他也将此等学问技艺作为自然流露其修证境界以及接引后学的善巧方便,记得在多伦多住谈师家中时,时常见他于禅修后,胸中起一觉受境界,下座后便去书房挥毫,顷刻间画毕诗成,整幅作品禅意深远、妙不可言。有一次,闻谈师唤我:“杨杰,桌上那幅画是给你的。”我近前一看,画作题名为“十八罗汉住山图”,其后有小字云:“阿罗汉唯修寂灭以得解脱,是如唯观水中月,断尽相续后,不知举头望空中月以见实相”,我当下即明白这是上师提醒我,学佛切勿认指为月、为文字相所困而不知离言说以见实相,他见我会意,便点头微笑。
谈锡永先生书法
谈师一生真性情,嬉笑怒骂皆以本来面目示人,毫无半点“佛里佛气”的作意姿态,一如寻常百姓家中的老者,慈爱随和、诙谐幽默。对于恨铁不成钢的弟子,也常示现威猛忿怒相,我也多次领受其棒喝,我深知作为弟子,诸多鄙陋习气皆为累世所积,刚强难化,非威猛手段无以破除,故其忿怒亦是其慈悲。如今,谈师的辞世,便是以无常对我辈作最后一次无声的棒喝,往后,再想领受他的棒喝,已无机会。
谈师具大智慧,集佛学与其他诸多领域的卓越成就于一身,世间再难有第二人可为此;他同时亦具大悲心,笔耕不辍、著书立说而以文字般若与大众结缘,心系青年学子,不惮高龄,为培养汉藏佛学研究的人才而付出长期而巨大的努力。如是智悲双运,堪称现代维摩。谈师喜欢画藤,他曾说:“我喜欢藤,只因为它自然的盘屈,就像人的须要养气。它亦忽然挺发,那便是无限生机的勃然而兴,能屈能伸、有为有守,正是法界生机的表征。”谈师色身虽已入灭,然其精神则恰似绵延相续的藤,具足生机,无有中断,待春风再来,便又会开出新的花朵。
谈锡永先生绘画
师恩如海,难报万一,悲痛之余,我辈后学唯有勇猛精进,努力做好谈师倡导和支持的汉藏佛学研究,将其精神代代相传,圆满其未竟之事业。祈愿谈师早日乘愿再来,利乐有情。
附:谈锡永上师生平简介:
谈锡永,广东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传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阇梨位,法号无畏金刚。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佛家经论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鬘》《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鬘》(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埵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敦珠法王传授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说之如来藏思想,为前人所未明说,故受国际学者重视。
近年发起组织“北美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馀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2007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讲佛学课程,并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之请,讲如来藏思想。
谈锡永上师佛学著作目录:
(1)谈锡永通俗作品系列(繁体版)
如来藏三谈
细说如来藏
生与死的禅法
佛家经论—见修法鬘
佛家宗派
密宗名相
佛家名相
观世音与大悲咒
西藏密宗百问
细说轮回生死书上、下
西藏密宗占卜
闲话密宗
谈锡永通俗作品系列(简体版)
佛家宗派
密宗名相
生与死的禅法
密宗百问
见修法鬘
(2)佛家经论导读丛书(主编)
因明入正理论导读
四法宝鬘导读
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导读
菩提道次第略论导读
维摩诘经导读
大般涅槃经导读
十地经导读
法华经导读
楞伽经导读
中论导读
心经导读
金刚经导读
小品般若经论导读
唯识二十论导读
唯识三十颂导读
阿弥陀经导读
解深密经导读
大乘成业论导读
异部宗轮论导读
杂阿含经导读
(3)宁玛派丛书
a.见部
胜利天鼓雷音:金刚乘教法史
善说显现喜宴:宁玛派大圆满教法
幻化网秘密藏续释:光明藏
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
决定宝灯
辨法法性论及释论两种
九乘次第论集
宁玛派四部宗义释
b.修部
六中有自解脱导引
幻化网秘密藏续
大圆满前行及赞诵
大圆满心性休息导引
(4)大中观系列
辨中边论释校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释论三种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梵本译校
如来藏二谛见:不败尊者说如来藏
如来藏论集
宝性论梵本新译
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及研究
心经内义与究竟义
四重缘起深般若
(5)离言系列
菩提心释密意
龙树二论密意
文殊师利二经密意
胜鬘师子吼经密意
如来藏经密意
无边庄严会密意
解深密经密意
大乘密严经密意
龙树赞歌集密意
大圆满直指教授密意
藏密宁玛派禅修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