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小秘密——李鸿章与部下的矛盾
知知否知知
2024-11-08 10:40山西
太平天国运动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动荡与混乱,在这场持续16年的内战中,李鸿章和他率领的淮军扮演了关键角色。作为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继承了老师严厉的作风,对待手下并不温和。他时常挑拨离间,防止部下团结一致对抗自己。与此同时,李鸿章也颇有些许读书人的性情,处理军务时偶尽显得矫情做作。这使得他与部下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上演了一出出军中闹剧。那么,在这些纷争中,李鸿章与哪些部下关系最为恶劣?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件?让我们一一展开。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李鸿章受曾国藩命令前往长江下游地区,招兵买马,组建一支新军协助镇压叛乱。这支由安徽本地人组成的军队被称为"淮军"。淮军初创之时,人马凑足不足万人,李鸿章深知力量单薄,唯有防范内部不和才能凝聚战力。于是,他竭力避免淮军将领们团结一致,在他们中间制造猜忌矛盾。
李鸿章的这一做法源于其会试场中学到的手段。当年,他的会试座师安徽巡抚福济在镇压太平军时,便常挑唆将领们互相猜忌,使他们无法合谋对抗自己。李鸿章见识甚深,将这一套分化统治的招数尽数用在了淮军将领身上。
淮军的主力部队来自安徽一带团练旧部,主要有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周盛波兄弟、张树声兄弟等人。此外,还有不少投降的太平军军官,如程学启等。李鸿章对这些将领们暗中挑拨离间,时常怀有猜忌之心,生怕他们合谋造反。正如他自己所言"时时以不肖之心待人,以防众人合而谋我"。
为了防止部下联手反对自己,李鸿章未雨绸缪,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做法。他先是将五弟李鹤章委以重任,充当淮军前敌总指挥,掌管军中大权。可当湘军中不得志的郭松林、杨鼎勋等人加入淮军后,李鸿章又故意拉拢他们,让他们与李鹤章形成对抗态势。最终,淮军主力分别归属于刘铭传、潘鼎新、程学启等人麾下,独立成军,只由李鸿章直辖。至于李鹤章,只能统领一路偏师,与淮军主力分道扬镳。
正如当时有评论所说:"刘铭传、潘鼎新等人的部队原来像没有翅膀的鸟,如今有了郭松林、杨鼎勋等人的加入,就可以一飞冲天了。"而这样一来,淮军也就渐渐蜕变出湘军,成为一支独立的军队。由此可见,李鸿章用尽花招挑唆部下内斗,分化他们的力量,从而达到自身掌控大权的目的。这种做法使淮军无法在统一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必将影响战斗力。但李鸿章处心积虑地这样做,无非是为了防范内部发生变故,确保自己能够牢牢控制军权而已。
李鹤章作为李鸿章的亲弟弟,在淮军创建之初就被委以重任。他被李鸿章任命为淮军前敌总指挥,掌管了军中的大权,负责出谋划策、指挥调度。可是,李鹤章的军事才能实在有限,在淮军诸将眼里也算不上什么英雄好汉。因此,诸如刘铭传、潘鼎新、程学启等将领们对李鹤章并不太服气,私下里也看不起他这个主帅。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湘军中的郭松林和杨鼎勋因在曾国藩麾下屡立战功却难以体现,心生不满,转投淮军。起初,他们也是李鹤章麾下的偏将。但没过多久,凭借作战过程中的出色表现,郭松林、杨鼎勋的威望就在淮军中渐渐扬起,反倒高过了李鹤章本人。
有了郭、杨两员猛将撑腰,淮军中那些原本看不起李鹤章的老资格们也不再如从前般唯唯诺诺。他们开始拉拢郭松林、杨鼎勋,与这两人形成一股新的力量,同李鹤章对抗。最终,刘铭传等人集体离析出去,独立坐营建制,脱离李鹤章的统辖。
面对这一局面,李鸿章自然也看出了弟弟指挥能力的不足。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发生,并确保军心稳固,他决定采取分而治之的做法。李鸿章让李鹤章单独统领一路偏师,不再担任淮军统帅。至于淮军主力,则分别由刘铭传、潘鼎新、程学启等人掌控,但都归自己直接管辖。
李鸿章做出这一重大人事安排后,有人对此作出如下评论:"刘铭传、潘鼎新等人的部队原本像是没有翅膀的鸟,现在有了郭松林、杨鼎勋这两员猛将的加入,就可以一飞冲天了。"由此可见,淮军在这次内部调整之后,实际上已逐渐从湘军中分离出来,成为另一支独立的军队了。
虽然李鸿章出于维护军心和防范内乱的考虑,将弟弟李鹤章免去淮军统帅的重任,安排到了一旁。但这样做无疑也打击了李鹤章的自尊心,使他无从施展自己的作用。此后,李鹤章只能带领偏师独立在外,与淮军主力渐行渐远,与哥哥李鸿章也由此生出了一些嫌隙。毕竟,作为一名将领,难免对将士们的轻视和对自己地位的削减而耿耿于怀。
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些曾经效力于太平军的将领纷纷归降清军。其中,原太平军的"前锋将军"程学启就是一员重要的降将。程学启本是安徽人,早年曾为清军效力,后来被太平军生擒投诚,一度位居太平军六大都督之一。及至太平天国基础渐失,程学启才重新投靠了清廷。
程学启在淮军中作战,身先士卒,英勇无比,人称"悍将"。他每每冲锋陷阵,临阵剿杀,从不手软。尤其是在攻克苏州城的战役中,程学启更是做出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迹。当时,太平军四王四天王投降归顺,程学启竟当众将他们全部杀死,理由是"受降如受敌"。
程学启此番行为虽然看似冷酷无情,但却也正中了李鸿章的下怀。投降的太平军约有10万之众,这支庞大的军队如果留存下来,很可能再次造反。事实上,太平军曾有降而复叛的前车之鉴,所以才有了"受降如受敌"的说法。眼见程学启痛下杀手,李鸿章心中其实暗自高兴,因为这解决了一大后患。
不过,李鸿章与程学启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程学启耻于太平军降将身份,又因妻儿在他投降前被太平军杀害,对旧主心怀巨大仇恨。他虽然归顺淮军,却也较为高傲自负,因而与李鸿章之间常有龃龉发生。
其中一次,李鸿章怀疑程学启谋反,便假意派人向其询问军情。程学启骄横跋扈,对李鸿章的使者横加责骂,简直无视主帅的权威。闻讯后,李鸿章大为恼怒,欲处死程学启。及至将领们力劝,他才作罢。事后,程学启又数次找上门来,哭求赦免,李鸿章虽未赏罚,却也对他竖起了一道防线。
再有一次,淮军围攻常州城破后,俘虏了太平军统帅赖文光。按理说,擒获这般重要的俘虏应当获重赏。可是,当时实际擒获赖文光的将领正是程学启的部将。李鸿章却出于私心,将擒获赖文光的功劳归于自己,不但不赏那位部将,甚至对程学启也不闻不问。程学启为此大发雷霆,几欲弃暗投明,重新投奔太平军。幸亏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荃出面调停,这才使事态平息下去。
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程学启虽然敬重其作战能力,但也相当忌惮他的威风凌凌。他故意刁难、打压程学启,生怕这位太平军老降将突然翻脸不识抬举之恩。尽管两人在军旅上互相利用,但彼此之间却也存在着一种难以消除的矛盾对立情绪。
刘铭传是淮军中一位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老将。他早年曾随安徽巡抚福济出征,在平定太平军起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及至李鸿章创立淮军,刘铭传自然被委以重任,成为淮军的主力军之一。
不过,刘铭传与李鸿章之间也时有磕磕绊绊。刘铭传性格彪悍,为人耿直,在军中更是颇有些威风凛凛、爱唠唠叨叨的习气。相比之下,李鸿章则机警圆滑,处事颇为讲究一些虚文雅景。由于性格和行事作风的差异,二人很难完全互相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