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大清国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外有英法联军兵临城下。咸丰帝越发悲观,仓皇出逃。之后,他空虚无度,纵情声色,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里桥之战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准备收僧格林沁的密请逃亡热河。可是,这件事情被王公大臣们知道了,他们都一致反对这项决议。于是咸丰帝只能放弃出逃,留守北京。

可是,1860年农历八月初八,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再也呆不住了,于是带领少数王公贵族以及大臣妃嫔逃离北京——清廷内部开始分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恭亲王奕䜣

在很多人看来,皇帝这是抛弃江山社稷,背叛自己的帝国。有人甚至说要杀死为皇帝出谋划策的肃顺。此时,剩下的人知道自己也不能留在北京等死,所以,他们只能向洋人求和。在留下的人中,恭亲王奕䜣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包括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深圳界限以南的新界以及九龙半岛给英国;增开天津为商埠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条约签订场景

这时,奕䜣的利益集团发现,洋人只是想通过各种条约来获取利益,并不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只要清政府顺着列强的意思来,就可以保住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就这样,大清国仿佛尝到了甜头,在往后的日子里,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但是朝廷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只要稳住大清国的皇位就行,其他的已经都是浮云了。

咸丰帝,肃顺等人不想轻易对外来入侵者低头,不愿清朝失去天朝上国的地位。实际上这种想法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道光帝的想法是一样的。西方人还一度想把恭亲王奕䜣推上皇位,制造一场政变。

在这之后,慈禧专权更是让风雨飘摇的大清国雪上加霜,肆意纵容列强践踏中华大地,攫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