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两则有关港资房企的消息,在地产圈内引发了关注。

一是长实地产北京楼盘7.6折甩卖,价格甚至低过周边的二手房;不久前,长实地产刚被曝出东莞项目5折抛售;二是香港置地宣布撤出亚洲的住宅开发业务。

两件事放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太寻常。有人猜测,港资房企是不是也扛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绩普遍下滑
港资房企也不好过了

10月30日,香港置地发布公告称,将不再于亚洲区内投资“建售物业”(build-to-sell)项目,当中包括住宅及拥有中期租赁的资产。

根据公告,香港置地将继续完成该业务板块中的全部现有项目,同时积极从中回收资金,投入到新的综合商业地产业务机遇中。后续将专注于亚洲主要城市开发尊尚综合商用物业。

建售物业,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开业务。这次的战略调整,概括起来就是退出开发业务,就加码商业地产。

香港置地成立至今已逾百年,布局中国内地市场也已有20来年,在商办物业和开发领域留下不少代表作。其中,住宅领域以豪宅开发为主。

在内地,香港置地的业务分布在北京、成都、重庆、杭州、南京、上海、苏州和武汉8个城市。其所开发的楼盘,在市面上认可度颇高,尤其在深耕城市重庆,项目销售情况一直都不错。

上个月重庆观宸项目开盘即售罄;此前四月份上海豪宅项目香港置地启元开盘同样热销,单价17.8万元/平、套均5500万的80套房源,两小时就被抢光,单日揽金44.55亿元。线上获客不停歇,点击了解

项目持续热销,依然无法抵消行业下行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香港置地亏损8.33亿美元,股东应占基础利润-700万美元。

其中,投资性物业的贡献相对稳健,亏损主要是因为对内地发展物业做了一次性拨备。而拨备的原因是由于项目“以价换量”,预期实际销售价格低于账面价值。

很明显,持续低迷的楼市以及逐年下滑的利润,已经对香港置地整体盈利能力造成拖累。

事实上,香港置地并非个例。这两年盈利困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长达三年多的行业下行,不止内地房企扛不住,就是素来以稳健著称的港资房企也压力倍增。

新世界发展在2023年遭遇了20年来首次亏损,股东应占亏损达118.07亿港元;九龙仓置业今年上半年亏损10.5亿港元;恒基兆业的亏损面也在继续扩大,上半年亏了6900万港元;长实集团、恒隆地产、太古地产等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造成盈利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

①住宅销售疲软,房开业务成为拖累。

受市场影响,部分港资房企这两年项目竣工量下降,由住宅业务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也相应减少;再加之在售项目以价换量,开发业务陷入亏损,进而拖累了公司整体的利润水平。

②写字楼、商场等空置率上升、租金下滑等导致营收减少。

受宏观大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的九龙仓的写字楼租赁业务持续承压,其中海港城写字楼收入下跌2%,营业盈利下跌5%,时代广场写字楼收入跌8%,营业盈利跌10%。酒店业务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再加上同行竞争加剧,上半年酒店收入虽然略有增加,但盈利却减少了约64%。再加上投资物业重估减值,导致九龙仓上半年出现亏损。降低空置损失,资产应租尽租,戳此了解

③物业估值下降,不得不进行减值处理。

例如去年亏损的新世界发展、今年上半年亏损的香港置地及九龙仓等,主要都是受到投资物业拨备的影响。

面对行业变革,港资房企与许多内地房企的战略调整方向基本一致,都在剥离或收缩开发业务,回归或聚焦于经常性业务。

和内地房企不同的是,港资房企素来以物业运营见长,且手头大都持有优质的写字楼、商业物业及酒店等物业。不过,这些细分市场其实也存在过剩风险,竞争一年比一年剧烈。如何从中突围,也是当前摆在转型房企面前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新聚焦经营性业务
港资房企也要谋求差异化突围

尽管业绩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但毫无疑问,开发业务的影响最大。对于手握优质物业的港资房企来说,利润微薄的开发业务,甚至已经不值得留恋了,回归现金流稳定的经营性业务,是一种确定性更高的选择。

1、赚钱效应变差,开发业务利润不及制造业

这几年,聚焦房开业务的房企,亏损几乎已成常态。不仅民企亏损,就连“浓眉大眼”的国央企亏损的也不在少数。

国金证券的一份研报就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其选取的房地产板块样本房企的整体毛利率为13.3%,整体净利率为-1.8%。去年同期净利润还有3.9%,到今年整体已由盈转亏。

克而瑞的统计也显示,上半年有九成房企毛利润下滑,58%的房企净利润为亏损。

房地产曾经也被称为暴利行业之一,如果却沦为“困难行业”。很多房企近两三年不怎么拿地,主要消化的是2022年前的存量土储。过去的高价地遇上当前的低售价,基本上开一个亏一个。

而少数仍然盈利的房企,整体利润水平也在下滑。据明源君观察,目前以房开业务为主导的房企,净利率最好的水平也就5%左右。而上半年作为典型制造业的家电行业,归母净利润率都还有7.9%。

也就是说,现在开发业务的利润水平,已经不如制造业了。

这也是为什么,港资房企中内地业务尤其是房开业务占比越高,这几年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比如九龙仓及恒隆地产约七成收入来自内地,尽管有投资业务做为压舱石,但受大环境影响整体业绩依然承压。

2、港资房企纷纷调整战略,重新聚焦经营性业务

一是削减重资产业务,向轻资产模式转型。

较之香港置地,九龙仓对内地开发业务刹车更早。自2019年以后,九龙仓就没有在内地拿过地。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天海表示,暂时未看到适当的投资机会。

有的港资房企则采取轻资产模式,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经营风险。

例如与其他房企合作拿地,或采用小股操盘的模式进行联合开发;也有一部分港资房企通过出售资产来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

港资房企的投资风格大多偏谨慎,这两年不少港资房企的投资建设节奏有所放缓。

比如九龙仓的管理层在2023年业绩会上就透露,早段时间前停止投资写字楼的土地,原因是内地写字楼供应过剩,而空置率高的问题短期不会出现改善。

新鸿基地产核心管理层今年初在上海考察之后,也决定暂缓徐家汇中心的开发速度。

当然,也有部分港资房企在逆势加码内地业务,不过投资标的更多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尤其商业地产等现金流稳定的细分赛道。

二是聚焦自己擅长的赛道,寻求差异化突围。

尽管整体投资偏谨慎,但也有部分港资房企在加码押宝内地市场。今年上半年,包括太古地产、新世界发展、嘉里建设、嘉华国际等港资房企在内地仍有投资拿地动作。

太古地产在2022年便制定了“千亿港元投资计划”。根据计划,2032年前把内地的总楼面面积增加一倍。截至2024年8月2日,投资计划已完成了65%。

而从目前来看,港资房企会更倾向于回归资产运营管理。

例如香港置地此番战略调整后,将全面聚焦其擅长的商业地产领域。根据公告,香港置地将进一步强化在亚洲市场的商办项目布局,未来十年把资产管理规模从400亿美元扩张到1000亿美元。

3、商业地产分化加剧,房企开启差异化竞争策略

在资管赛道,商业地产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商业地产也面临着供应饱和,需求不足的矛盾。

普通商业竞争加剧不说,高端乃至顶奢商业同样面临着需求不足的困境。

以港资商业一哥恒隆地产为例,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至61亿港元,净利润却大跌了56%。

恒隆地产在内地拥有多个高端商场,上半年除了大连恒隆广场外,其他商场的营收都在下滑,其中最大下滑幅度达到了14%。

内地业务在恒隆地产的业绩占比达到7成左右。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地市场奢侈品消费走弱,成为恒隆地产营收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边是消费疲软,另一边入局者增加,竞争还在进一步加剧。

例如央企华润置地这几年加码布局重奢万象城,对太古汇、恒隆广场等高端定位的购物中心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个劲敌,在一些商圈,各个高端商场之间已经出现严重的“抢客”现象。

相反的,次高端定位的购物中心反而有了更好的表现。

恒隆地产二线城市,如大连、济南、天津等地的恒隆广场的收入反而有所增长。

而这并非偶然现象。

今年以来,不止恒隆广场,同样高端定位的太古汇也难逃营收下滑。

而就在上海恒隆广场业绩下探的同时,上海环球港,一个高奢品牌占比较低的购物广场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也再次印证了,高端购买力下降,部分奢侈品人群“消费降级”的现象。

而这,也给商业地产运营商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