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今年青岛市推进“玉米晚收、小麦晚播”双晚技术落实到位,玉米增产效果明显,小麦实现适期播种,绿色增粮成效显著,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好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三秋”生产一线调研“三秋”生产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夺取夏粮丰收的基础上,提前部署,科学调度,加强指导,全力以赴抓好“三秋”生产,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小麦种好种足。先后召开全市玉米病虫害监测防控观摩活动暨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会、全市“三秋”生产视频会议、全市“三秋”生产推进会暨举办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等会议,印发《关于做好“三秋”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全市“三秋”生产进行系统部署、有序推进。加大资金支持,市财政统筹资金1.1亿余元,用于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具1.2万台以上,一批高效低损玉米联合收割机、高性能复式精量条播机,投入“三秋”生产,受益农户达8000余户。同时,开展“绿剑护粮安”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530余人次,覆盖全市316家农资经营场所,抽查种子等农资产品80批次,合格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做好防灾减灾,针对10月份两次强降雨影响,印发《全市晚播小麦“四补一促”栽培技术指导意见》,保障晚播小麦播种质量。市农业农村部门精准施策,确保实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在深耕翻整地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使用高性能播种机械,全面做到“四适双压”(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和播前播后双镇压),指导优化品种布局,全面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推广小麦玉米精准滴灌绿色增粮集成技术,通过精准滴灌水肥按需供给及微生物菌剂根际调控,实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每亩年平均增产10%以上。

强化农机保障,抓好机具检修指导、跨区机收通行保障、强化信息发布和机具调度,全市组织上阵农机18万多台(套),玉米机收、小麦机播率接近100%。更新玉米收获机550多台,4800多台高端先进玉米联合收获机一线奋战。组织粮食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培训、大宣传、大推广系列活动,开展山东省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青岛赛区活动,全市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为1.85%。按照青岛市去年玉米总产量174.3万吨计算,机收损失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收玉米1.7万吨以上。全市成立应急作业服务队54支,组织应急机械5000多台,签订胶东五市粮食产地烘干互助协议,开通6条24小时服务专线,全力保障农机作业有序高效。同时提高机播质量,挖掘播种环节增产潜力,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打好基础。紧盯安全生产,加强督导检查,落实防范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机具力量,坚持以机为主、人机结合,科学安全有序收获。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调度显示,今年“三秋”生产期间,全市组织各类农业机械上阵16万台(套),有力支撑“三秋”生产农机装备需求。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

当前,青岛全市冬小麦播种全部完毕,同步抓好冬前麦田管理,坚持种后即管,组织农技专家指导组、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查苗情,因地因苗因墒搞好技术指导,努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确保实现苗齐、苗全、苗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对接,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做好苗情监测,及时发布灾害预警,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为夺取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加快推进10个绿色增粮先行区建设的基础上,遴选2个基础条件好、执行力强、发展意愿强烈的先行区,加快推进数智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率先落地,着力打造数智农业的“青岛场景”,实现管理对象、环境监测、生产管控、产销对接等各环节数字化,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

(大众新闻记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