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惯有的文化逻辑是,艺术需要创造,而创造需要反叛。他认为创造确实需要反叛,但反叛就是彻底抛弃所有旧的东西吗?反叛就是一代人战胜另一代人吗?其实,反叛的前面得要加上一个界定,那就是“尊敬的反叛”,“因为只有尊敬传统、理解传统,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你就是打砸抢胡抡一顿,根本没有脉络可言,也没有针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影有“影戏”传统。中国电影脱胎于戏曲,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京剧改编的《定军山》,之后多部电影佳作都延续了戏曲的传统,强调所谓的戏剧性。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中国观众也有看戏的传统,他们期待在电影中看到戏。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把拍电影叫作“拍戏”,在中国香港,他们还把看电影叫作“看戏”,把电影院叫作“戏院”。正是由于这样的传统,尊敬这样的传统,才拍出了像《霸王别姬》《活着》这样的“戏剧”杰作。但同样也是因为了解这样的传统,同样的两位导演又拍出了像《黄土地》《秋菊打官司》这样几乎是反戏剧化的作品。这就是所谓“尊敬的反叛”。

再比如中国的武侠小说,早期的武侠小说热衷塑造忠臣良将,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武侠传统,但到了胡金铨导演,他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另一个武侠世界,一个由一群主流权力之外的侠士组成的武侠世界,再到李安的《卧虎藏龙》,他也像胡金铨一样拍了竹林,但和胡金铨不一样,李安用竹林拍人的欲望,他的武侠世界是关于人的欲望的世界。如此种种,都可见一种“尊敬的反叛”。这种尊敬在于你需要学习,需要对电影的发展脉络了然于胸,在这个基础上,你的反叛才会是有针对性的,而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换言之,“叛逆不过是继承的另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