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类型,类型是导演拍摄一部电影很重要的抓手,也是我们观赏、认知和评判一部电影很重要的抓手。那究竟什么是电影的类型呢?所谓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类型、模式要求制作出来的电影,比如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等等。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模式化的情节,比如美国西部片里一定会有英雄救美、双雄争霸;二是定型化的人物,比如美国西部片中沉默寡言的牛仔、武侠片中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三是辨识度高的场景,比如西部片里的荒野旷野、歌舞片中无人出入的街道。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套类型定式呢?其实是创作者和观众互动的结果,一部电影成功了,就会有人总结这部电影成功在哪儿,是哪些元素让观众喜欢这部电影,总结出来后,为了获得观众,电影会重复地使用这些元素,一来二往就产生了类型定式。导演借助这样的类型定式,就像有了一套做题模板,能更高效地开展他的创作。而观众熟悉了这样的类型定式,就能对电影有特定的想象和期待,从而知道该如何选择和评价电影。
但这不是说类型电影就是依葫芦画瓢,类型电影也可以很有创造性,有的导演把自己对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融入模式化的类型元素中,进而发展和丰富,甚至是颠覆了类型。
比如我们拿中国观众很熟悉的一种类型来讲:武侠片。武侠片可以说是中国人自己发明出来的电影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模式化的情节有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等,模式化的人物有复仇者、世外高手、孤身走天涯的侠客等,而且一般来说,武侠片的最后还都会有一个大决战,正义一方与邪恶一方进行最后的决斗。此外,武侠片中还有一些模式化的场景,比如深山古寺、侠客闯荡江湖时出入的茶楼酒肆等。从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开始,这些模式化的情节、人物和场景被不断重复,观众照样还是很喜欢看,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誉为武侠片大师的胡金铨对武侠片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拓展,比如在空间上,他发掘出了竹林这样一个蕴含着东方美学的空间,竹子的轻柔与刚劲同人物或柔或刚的打斗相呼应,让武侠片顿生一股禅意。此外,早期的武侠片只是在简单的正邪斗争中不停重复打斗,但胡金铨则用武侠片着力刻画了一群游走于主流权力之外的侠士,他们始终站在权力的对立面,这是胡金铨附着在武侠片中的个人表达,“(胡金铨)摄影镜头下的这些打斗场景,呈现出来的是他清晰的个人思想”,他也因此将胡金铨称为“类型电影背后的作者”。
还有一类电影就叫作者电影,那什么又是作者电影呢?
作者电影其实不算是一种类型,作者电影首先是一种创作主张,或者说一种创作愿望。作者电影这一概念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它的理论渊源发端于法国导演阿斯特吕克194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他在那篇文章中写道:“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拥有独特语言、可以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就好像作家用笔写作一样,电影导演可以用摄像机来进行银幕写作。”后来另一位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这两个概念,特吕弗认为导演应该像作家一样,通过他的所有作品表现出他对生活的观点。
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很重要背景,二战后的法国,大制片公司几乎垄断了法国电影的生产,他们以编剧为中心,以改编经典小说为主,利用庞大的资金及明星阵容来拍摄电影,而导演的个人意志和手法被完全忽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作者电影”的主张,实际就是强调应该把创作整合到一个人的主体思想和情感中来,而这个人应该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它主张在创作中赋予导演更高的地位,与此同时它也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立志成为作者的导演,理应对一部电影的各个环节负责,同时他要坚持用电影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回应自己的现实生活。
如果说看类型电影,我们看的是类型元素,那看作者电影,我们看的其实是导演这个人,看的显然不只是一个故事,我们也在看他独特的口音、独特的话语节奏、独特的用词,以及独特的情感、立场和观点。这也再次显示了,了解和学习电影的类型是必要的,它既意味着一种创作方式,也意味着一种观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