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大学生对科学之美、人文之美、实践之美和创造之美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思辨力、鉴赏力、表现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使审美教育成为一种育人自觉?

面对这道时代考题,康巴什区坚持在“美好教育”品牌引领下,结合地区实际创新实践,不断完善美育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有形、有效、有力、有感、有爱”的“五有美育”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康巴什区未来学校有这样一间教室,这里的色彩和线条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这里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室——美术功能室。未来学校的老师胡雅婷告诉记者:“美好的环境能够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希望孩子们每一次灵感的火花都能在这里自由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教室,孩子们正在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品”,亲手调制颜料,感受色彩的碰撞与融合;用纸版画、凝胶版画、刀刻版画等形式,将心中的世界一一呈现。在这个集教育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多维美育空间,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呈现自己心中的世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现美、创造美,除了传统的版画课程,学校还特别增设了国画、剪纸与书法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多元思维能力,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魅力,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运用各种媒介和技法,探索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北校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生动课堂也有声有色。在《建筑艺术的美》课堂上,孩子们运用线条精确捕捉了康巴什城区建筑各具特色的特征和神韵,通过线条的灵动变化和巧妙组合,生动展现了康巴什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康巴什区依托区域第三轮“优化深度学习,落实素养育人”课程教学改革行动,围绕“康巴什五好课堂”建设,探索美育课程教学的可行路径。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打造校本课程。各学校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多层次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依托艺术社团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相继成立合唱、器乐、舞蹈、手工、绘画、书法、泥塑、扎染、剪纸、焊接、青铜器、景泰蓝等175个艺术社团,覆盖全部学生,实现人人参与,帮助学生至少掌握1-2项艺术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康巴什,美育的提升已经成为优质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每年通过院校招聘、教师引进等形式,优选优聘美育教研员和美育教师。全区现有美育教师162名,蓄足美育队伍“源头活水”。

同时,创新开展校外名师进校园行动,评选出15名校外艺术名师,以学生菜单式选课、校外名师进校园授课、校内外课程共建、名师共研的方式,助力各校特色美育课程发展,让学生享受更多优质的美育资源。

2016年至今,康巴什区获评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自治区美育示范校4所、自治区传统文化传承校2所、自治区小小乌兰牧骑2所、自治区高水平合唱团1个。

在康巴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是各个学校的统一目标,让美育从“小众”走向“大众”、从“新鲜”转为“日常”。

美,在这里“层层上色”。

(文:奇越)

编辑:金华丰

校对:李仙渝

审核:李臻昊 王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