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我国涌现出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队伍——中国共产党,而也就是这一支队伍带领我们进行土地革命,打地主,保家园,终于在最落后的装备,最艰苦的环境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但我们都知道军人都应该是论功行赏,对国家或者人民付出的贡献多,战绩英勇的战士,都会受到封奖,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原本八路军的两位正副旅长在开国后,都是获得了大将头衔,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参谋长却仅仅被封为是少将而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英勇作战,授予大将
在西安事件之后,张学良的东北军无人管辖,于是被新编为了八路军的三个师。而作战骁勇的徐海东则担任115师344旅旅长,虽然这时的徐海东很风光,当上了旅长,但少年时的他过得却不尽人意。
1900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北黄坡徐桥村,年幼的徐海东家境贫寒,父母皆为农民,于是从懂事开始,便随父母一同下田务农,并未接受过什么书本教育。而后因为不愿忍受地主的剥削来到县城,当了11年的窑工。日本军队的入侵让他意识到了,应该报效祖国。
于是便从窑厂辞职参加了还在初期的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加入国民革命军,跟随着第四军三十四团参加了北伐战争。
但是之后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在党组织的保护下,徐海东逃往黄坡家乡,但是年轻气盛的他并没有就此放弃革命的念头,而是在家组织起了农民武装,领导农民开始了打击地主的反动武装。之后接到组织任务反散农民队伍,返回以前工作的窑洞,以窑工的身份继续展开革命运动。
但革命的事业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率领农民起义失败后,徐海东深受打击,被组织下发到游击担任大队长。
在游击队一番锻炼之后,徐海东重新回到前线,开展了革命工作,之后担任344旅旅长的职位,与卢绍武,黄克诚一共被手下的士兵称为344旅三巨头,之后更是在战斗中以敢打敢拼的风格被上级重用。
不仅仅是抗日战争,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中徐海东也是十分骁勇,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大将头衔和一级八一勋章,等多项荣誉。
巨头之一,大将人选
而作为三巨头的黄克诚,他的童年经历也与徐海东相似,1902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可以说日子过的是十分艰苦。而也就是这样的生活造就了他日子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精神。
在他9岁那年,靠着亲戚的接济年幼的黄克诚读过8年私塾,之后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对其深深着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但是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受到迫害之时,才发现这样的学生抗议运动并不能完全救国救民的目的,于是在了解到共产党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差不多之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因为有着多年的学习经历进入了国共两党合办的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毕业之后参加了北伐战争。
之后随着大革命的失败,黄克诚受命回到老家,偷偷开展着农民运动,之后奉着上级的命令,带领自己的队伍参加了湘南起义,随后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并被任命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35团团长,但却在途中和大部队走散,而回到上海寻找组织。
之后的他因为经常指挥战斗并出色地完成任务,深受组织的器重,直到来到344旅担任副旅长并结识了徐海东等人,便开始了三巨头的时代。
这些年他转战长沙,武汉,河南,江西,安徽等地,战功显赫,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大将头衔,获得无数的荣耀。
但本该是安详晚年的他,却对子女下达了两点家规,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依靠自己的关系寻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
而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廉政奉公的办事方式,深受人民喜爱,新华社曾评价过他:黄克诚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黄克诚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开国少将,巨头之一
1906年出生于广西武鸣的和大多数人一样,为了拯救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而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战争。
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百色起义,并在红7军担任19师56团连长。
之后便跟随红军开始了长征,率领部下参加了柳林、直罗镇等战役,并率部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在抗日战争初期担任344旅参谋长,成为了大名鼎鼎的“三巨头”之一。
后来因为组织需要加入了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小结:
或许大家会很疑惑,这三人的经历和生涯都相差无几,那为何两个正副旅长被授予了大将,而参谋长却仅仅只是一个少将,纵观卢绍武的一生也并没做出什么背叛组织,违反纪律的事情。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虽然表面上来看,参谋长似乎要比旅长大一些级别,但是其实这那个战争时期,两者的差距并不大,而对于带兵打仗,很明显是其他两人更游刃有余,但是这并不是说卢绍武就不行。
只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对于他来说,指挥战争下命令就是最合适的事情,而也只有把正确的人放在了适合他的职位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