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是个颠覆者,那么在造车这件事上,它或许又要成为一个新标杆了。”

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小米汽车销量突破了2万辆,直接杀入了蔚来的销量区间,超过了诸多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离谱的是,别人都是一堆车型的叠加,才能有这个战绩。

而小米凭借的,仅仅是SU7这一款车!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小米造车似乎“轻松”就破了2万月销,而其他车企却难上加难呢?

咨询了业内的大佬,他们一语道破其中的真相,答案发人深省...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件事的,但在行业内,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这个因素是成事的核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

简单来讲就是老板不亲自抓的事情,靠职业经理人逆天改命,根本不现实!

毕竟,公司不是高管的,项目成败对他们的切身利益影响不大。

成了固然能拿一些奖金,获得不少错的收入:

但失败了,无非是换一家公司,重新来过而已,没多大损失。

正因如此,非“老板参与”主抓的项目,最终成功的案例很少。

像恒驰汽车就是典型。

许家印本身就没投入多少精力,又怎么可能会有好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何况,创业本身就是“一把手工程”,没有老板的亲力亲为,很多事根本推不下去。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之前待过一家公司,从高层到技术团队,都是黄金阵容,公司也不缺钱。。。

但很可惜,做了4-5年都没什么起色。

倒不是不是团队能力的问题,而是很多管理层面的问题无人决策。

反馈给老板,但因他参与不够,根本不理解——来来回回,项目还是原地踏步。

雷军去造车,正是有效地避免了这个问题。

否则,3年时间别说 小米su7 了,最多整一个 ppt 出来!

很多人一提到造车,想到的都是硬件,发动机、电池、底盘这些东西。

但放在新能源车时代,答案或许变了——某种程度上,软件甚至决定了整车的一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归根结底,如今的新能源车不再仅靠发动机和机械部件驱动,而是依赖大量代码和复杂的软件系统管理。

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就是,一辆现代电动车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亿行——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最先进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试想一下,要是这些代码不可靠,对电车意味着多大的风险?

比如老牌车企福特,就曾遇到类似的难题,最后败倒在了软件这个挑战上。

用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

150家供应商提供的150套软件和代码结构,车企几乎不可能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统一系统。

但小米不同,它在智能设备领域,积累了多年的软硬件开发经验。

从系统优化到用户交互,再到智能功能设计,小米都有深厚的积累。

将这些经验用于汽车上,其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就拿车机系统来说,完全可以套用——这样一来,造车就轻松多了,不是吗?

说白了从2010年到现在,小米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积累的粉丝数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别固执的认为,这些粉丝的购买力一般,对汽车的销量带动有限。

这么去看待这件事情,就太过于肤浅了。

因为小米的粉丝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产品的体验者和自发的宣传者。

在小米汽车刚发布时,许多“米粉”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体验、发布试驾视频,甚至主动为小米的创新点“站台”。

这种传播不仅帮小米节省了大量的营销成本,更是迅速打开了市场知名度。

要知道,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新品牌为了获得广泛认知,不得不投入巨额广告费用。

而小米却凭借粉丝的力量,在推广初期就赢得了足够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小米的粉丝与品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很多人从第一部小米手机开始,用到如今见证小米做各种智能设备,再到新能源车…

这样的情感联结,让他们愿意继续支持小米的新产品。

介于此,小米粉丝这一环就有巨大的流量红利、购买红利, 自然就不缺销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看就是,小米汽车的成功既有天时、也有地利、人和…

很多车企都缺乏这些要素,自然就很难带动销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