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新势力销量普遍再创新高。
造车新势力中,10月理想以51443辆的交付量再次排名第一,鸿蒙智行41643辆的交付量位居第二,埃安交付量再破4万,排名第三,零跑汽车凭借38177辆的交付量稳居第四名。理想逐渐与鸿蒙智行拉开了差距,鸿蒙智行中,问界的交付量为36011辆,已经落后理想1.5万辆之多,且被零跑超越。年初上演的理华之争大戏,看来要告一段落了。
其他主流品牌,深蓝凭借增程产品及价格优势,以27862辆的成绩力压蔚来、小鹏等车企,极氪7X的爆火,也让其交付了超2.5万辆新车。小鹏凭借MONA 03,销量终于突破2万,达到2.39万辆,蔚来依然维持在近2.1万辆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产品爬坡后,10月份交付量破2万,岚图、阿维塔、极狐三家车企也都交出了超1万辆的交付成绩。
“理华之争”,告一段落
自2024年开始,理想和华为就造车新势力一哥位置之争,就从未停歇过。临近年终,二者的争夺由互相角力转为胜负已分。
10月,理想迎来第100万辆车的交付,成为中国首个交付破百万辆的造车新势力,而华为的鸿蒙智行,似乎持续在走“下坡路”。
实际上,二者今年的争夺,从北京车展结束后,结果就已成定局。理想多个月的销量分布,L6占主销地位,L7次席,重要的是,L9仍能保持单月破万的销量成绩,说明从25万级到45万级区间,理想实现了SUV市场全覆盖,且非常符合市场逻辑,即主销车型为25万级品牌最低价位产品,辅以高端产品,这样的销量分布有助于保持品牌销量基本盘,意味着品牌对抗市场滑坡风险的能力更强。通俗来说就是高端车市遇冷,理想也能保销量下限。
华为这边与之主要抗衡的问界就不同了,其有着与理想相同的产品矩阵,M5、M7和M9横跨25万级至50万级SUV市场,不同的是,问界的销量结构自上而下分布,即M9卖得最多,M7次之,M5虽然售价最低,但销量却相对惨淡。以10月问界销量为例,M7和M9的销量达到近3.2万辆,M5销量只有4000出头,也就意味着,抛开高端市场,问界销量的基本盘很难保住。
但好在,问界通过华为智驾打出了高端市场的名号,只是从市场趋势上分析,高端市场虽然竞争不如中端市场激烈,但饱和度较高,也就是市场份额较低,很容易在大涨之后陷入停滞,因此从长远来看,其销量稳定性一定不如中端市场,这也是为什么问界被理想拉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增程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原先仅有的理华“二人转”,被零跑和深蓝抢了风头。尤其是零跑,在坚决推崇质价比这条路线上越走越远后,低价高配,平替中高端品牌的产品为其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坚持了全栈自研,等到了摩尔效应,零跑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爆发期,而它吃掉的本应是理想和华为增幅的市场空间。深蓝与零跑有异曲同工之妙,增程的市场含金量还在上升。
目前,已经有多家主流品牌表示将进军增程领域,增程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持续给到了理想和华为,结合前面提到的,理想更容易保住销量基本盘,也就能预见到,未来增程式车型扎堆上市后,问界更容易受到挑战。
以此来说理华之争告一段落,一是说明二者在今年已分胜负,还剩两个月的时间,除非智界和享界大爆发,单靠问界对抗理想,很难实现反超;二是未来将有更多品牌加入理华之争,理想华为或许很难实现“二人转”了。
纯电市场,将“消费降级”?
先解释一下消费降级的含义,首先就是字面意思,低价纯电产品将迎来爆发期。其次,原本的高价格纯电车型,将进一步完成价格下探。
几家纯电品牌的表现来看,小米突破产能瓶颈,产能拉升到2万辆后,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仍然是产能爬坡问题。另外,小米除了品牌光环外,产品力上其实与竞品差异不大,甚至在相对重要的智驾方面,小米落后了一个身位。好在,小米SU7(参数丨图片)订单能让其销量维持一段时间。
小鹏凭借MONA 03的高光表现,销量超过蔚来,近2.4万辆的成绩也创造了今年新高。根据小鹏MONA 03上市时的大定数据,相信小鹏年末两个月的销量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蔚来销量依然稳定,但相对而言,整体上行的形势下,稳定意味着跟不上市场增长。蔚来品牌出来换电站利好消息频出,新车型新技术的进展相对滞后;乐道品牌被寄予厚望,但并未打出名堂,上市后首月销量仅不到900,比起小鹏MONA 03的1万辆交付成绩相差巨大,想为蔚来提供稳定的交付量,任重道远。
10月份新势力销量普遍上涨,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庆期间各品牌均拿出了诱人的购车权益,包括以旧换新补贴和品牌补贴、保险补贴以及各种赠送权益。因此,多家车企在国庆期间便完成了非常不错的订单成绩,后续购车权益的延续,也让今年的“银十”超过“金九”。
目前,就连特斯拉在享受购车权益后,价格下探到了不到22万,也就表明这轮竞争实际算是悄然开启了年末价格战,年底冲量之际,纯电车型的价格下探起到了明显助推作用。
虽然新能源车市需求向好,但随着各家车企公布了三季度财报,多家车企实际已经陷入危机之中,而造成危机的,除了本不赚钱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的降价以及权益战更是打得各车企雪上加霜。马上就要入冬,车市收官季是寒是暖,再过两个月就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