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忆抗战的艰辛时,一些老兵调侃说:“听说我们有炮,但从没见过炮火。”中国军队在火炮方面确实吃了不少亏,全军可用的战斗火炮大约只有200门左右,而敌人的每个师团都拥有30门火炮。战后,要塞和野战工事都变得坚固起来,攻击方如果没用100毫米以上的重炮支援,步兵就得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国军方对此深有体会。
经历了中原大战后,政府开始对炮兵进行全面整顿。全国只有东北军拥有两个炮兵团,用的是早就淘汰的日式150毫米火炮,还有些部队在用北洋时期的老货。德国的军事顾问正在考虑成立轻装步兵师(德械师),不过考虑到中国国力,许多部队可能连毛瑟步枪都配不齐,更别说重炮了。不过幸运的是,冯·塞克特将军有个特别的主意。
一战后,他聪明地规避了《凡尔纳条约》,重组了德军,被誉为德国陆军之父。面对中国的情况,他建议组建2个机动化重炮旅。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新式炮兵旅能够迅速调动到最需要的地方,相比老式炮兵旅,它们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1934年初,国府决定采购一批新型重炮,要求射程远、威力大、机动性强,还得能发射穿甲弹。
一二八上海会战时,日军一路沿长江打到南京城下,迫使中国政府撤离首都。中国军人认为这是个巨大的耻辱,他们要求必须有力量来制止日本舰队。(sFH18-150mm榴弹炮)除此之外,中国还要求中方技术人员能够进厂监督生产。外购武器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派驻监督是为了防止偷工减料,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制造炮兵装备的技术。捷克式轻机枪的全部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
种种严格要求让很多军火商望而却步,最终订单被德国实力雄厚的莱茵金属公司拿下。1936年,突破日军的阻挠,24门sFH18-150mm榴弹炮和24000枚炮弹终于交付到中国军队手中。在这24门火炮的基础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机械化的重炮团应运而生。团里有2000多人,共有载重车、观察车、吉普车、各式摩托共计480辆。这样一笔交易对国府而言是2088万元,要知道那时候一头黄牛也才值100法币,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中国政府在抗战中最精明的交易之一。
日军的老式大正4年150mm榴弹炮射程不足10公里,就算是新型的90式榴弹炮也只有13公里,而sFH18-150mm榴弹炮射程可达15公里。德国专门设计了轮式载重卡车,移动速度快,使用寿命也比德军的履带式卡车长。然而日军的重炮移动速度只有8公里每小时,和步行差不多。sFH18榴弹炮的威力无以伦比,不管是永久工事还是半永久工事,只要一发炮弹过去,工事里的敌人就得全军覆没。
在淞沪会战中,日军率先占领了租界外的一些工事,但一旦sFH18炮出现,这些日军据点就一个个瓦解。在炮兵的掩护下,步兵当天收复了所有失地,并深入到日租界,但在虹口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那里被挡住。重炮本来就是用来摧毁要塞的,中国军事分析认为完全可以对付海军司令部的工事。但实际情况是,炮弹轰炸下去,工事依然坚不可摧。原来中国在采购炮弹时,日方拖了后腿,并获得了全部炮弹数据。海军司令部的工事是针对sFH18特意加固的,可以抵挡203mm榴弹炮的攻击。
中国的炮兵团遭遇了失败,但对于日本跑马厅机场,sFH18炮团运气就不同了。为了便于支援作战,日军在上海跑马厅广场开辟了一个临时机场。这个机场对中国军队构成了威胁,所以任务就落在了炮10团身上。第一炮响起时,机场的燃料就被引燃,场面一片混乱。日军以为中国空军来袭,立刻让战斗机起飞,但仔细一看才发现是被炮火袭击。日军炮兵进行了猛烈还击,打了一个多小时才停止,而炮10团的官兵在击毁了数架飞机后,早已把大炮撤走了。sFH18-150mm榴弹炮后来参加了南京、台儿庄和长沙等战役,表现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