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进入微利时代,各大房企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提到了空前高度。
然而,面对变化,部分房企仍然沿用传统成本管控模式,比如拿地阶段不注重风险研判,隐性成本预估不足;设计阶段未做精细化方案,后期大量成本浪费;产品投入未做到成本适配,钱花不到刀刃上等等。
近日,明源不动产研究院副院长吴浪雄做客视频号直播间,畅谈地产成本管控的痛点和堵点,并根据标杆房企的创新实践,给出多个落地解决方案,让房企不再为成本管控焦虑。
以下是明源君对内容精华做的梳理。
成本管理进入3.0时代
这12字方针必须谨记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变化,成本管理也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是以造价为核心的成本核算阶段。简单来说就是由成本部门主导,算清楚项目究竟花了多少钱。
第二个是以合约规划为主的成本控制阶段。其大背景是随着行业逐步壮大,房企开始将重心放到了管和控,强调管得住,控得牢。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就是企业内部多部门的协同,以及能否做到事前或者事中的成本管控,核心目标是不乱花钱和省钱。
第三个是成本策划阶段。其大背景是随着行业下行,很多房企陆续提出成本前期策划的重要性,成本和产品品质的适配性,成本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作战。这一阶段的房企,不只是关心如何省钱,更关心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实现客户满意度和经营效益最大化。
总体而言,在新的行业背景下,房企成本管理的核心诉求就是12个字:算得快,算得准,算得住,控得牢。点击了解AI降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为此,房企成本管理亟需精益升级,需要做到三大核心转变,即搭建全员、全过程、全动态的成本管理体系:
一要搭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体系,强调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全场景的精细化覆盖;
二要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交圈以及企业内外互联,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强调人人都要对成本负责;
三要持续沉淀数据资产,实时动态呈现对应成本管控数据,让管理者随时随地掌握企业成本状况。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房企就必须在成本管理的关键链条上发力,每一个阶段都要有各自的抓手和管理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个发力点:
一是成本策划,前端的成本策划借助于成本数据库,目的将目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是成本控制,随着目标成本开始往下做事先分解,先算清楚要花多少钱,再指导后面招投标的工作,以及把控合同执行。
三是动态监控,这一过程中,必须实时统计动态成本,通过目标跟动态的比较、监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经验总结,当项目阶段性成果出来之后,房企要进行成本后评估,进而沉淀成本数据库。
除了要做到以上四点,在整个成本管理过程当中,还必须打破之前以核算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惯性思维。
一是成本不一定要先画后算。
比如很多房企都存在成本先画后算的情况,认为施工图没有出来之前,目标成本无法审批。实际上,目标成本应该是策划出来的,施工图需要在目标成本的约束下完成。因此,房企应该建立多个版本的目标成本,并明确每一阶段目标成本的关注要点。
另一个是必须做好资金编制,无计划不付款。
过去资金比较富裕时,房企“抓大放小”,抓重要支出。现在普遍缺钱,大家大钱、小钱都要求抓好,这就需要做好全量的资金计划编制,没有编制、审批通过的资金计划,则不允许支付或通过“计划外”审批流程进行更高级别的审批。
隐性成本上能省钱
显性成本上会花钱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房企把成本能力列入“北极星指标”,足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降本增效,就用数字成本管理平台
房企的成本竞争力究竟表现在哪里?除了刚才提到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之外,其实还有两个关键指标。
第一个,是在隐性成本上能省钱,即在客户看不见、摸不着、体验不到的地方,比如结构钢筋、混凝土等,在满足安全规范和质量的要求下,能省则省,严格按照限额管控,持续挖潜提效降本。
第二个,是在显性成本上会花钱,也就是把钱花在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而且能够感受到的成本,比如精装、景观、外立面等。这背后的关键就是考验房企能否精准识别目标客户群的敏感点,客户对哪些地方敏感,哪些地方的钱就要花到位。
总的来说,现在房企做成本管理,在业务上也有一些新的导向。
第一个是经营结果,就是说成本管理要以经营结果最优来做全盘的指导和统筹,推行全局或者全员的成本管理,避免一味强调成本要低带来低品质和低销量。
第二个是价值成本,就是以经营结果最优来全盘指导和整体统筹,推行全局成本管理,既避免此低彼高,又避免低成本带来低品质低销售。比如如何实现成本追加带来售价提升或者去化提升,成本投入应该投到哪些敏感点上,让客户感受得到。
接下来谈谈成本管理的关键抓手,主要是三条线。
第一条是成本线,讲求目标成本张弛有度。
很多房企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都在强调从源头降成本,然后通过提效协同,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
这里又细分为前中后三端。
前端,集团要定标准,守底线,通过统一测算方法和标准等手段,实现目标成本算得准,算得快。
中端,集团也好,项目也好,都要建立分层预警强控机制,比如严控重点类合同,严控目标成本挪用;设置预留金比例,严控变更成本等等。
后端,需要联动经营指标,进项目成功标尺回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有房企等施工图出来之后才作为目标成本进行管理,其实效果已经很差了。还有的房企目标成本一直都不动,最后等结算,才发现突然多了一大堆变更签证。
第二条是合同线,讲求合同全场景管控。
合同线的关键词是全场景覆盖,有些问题必须要事先明确,比如合同管理的相互之间职责在哪里边?在集团,在区子公司还是在项目部?多少钱归你那边管,变洽签能不能管得住?先申报再执行,再审费用能不能得到?还有就是合同执行和结算的计划性,一审二审三审的审减率等等。
再比如大家比较关心的合同结算周期长,有些企业会采取移动的手段或者信息化的手段,让甲乙双方在网络上进行协同,一方面让乙方能够尽快把资料准备完备,更快地发起结算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双方的信息和资料是同步的,保证企业内部知道结算流程卡点在哪里。
第三条是支付线,主要强调资金的高效利用。
资金高效利用,主要有四个要点,一是无计划不付钱,二是要付最紧急的钱,三是用最便宜的钱去付,四是资金共享池限隔离。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支付全链条提效,关键在于业务和财务要充分协同,建立资金支付的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去排布项目也好,公司也好,及时发现峰值在哪里边,然后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利用好每一分钱。
房企花钱的能力
是成本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再说说不同开发阶段,成本管理的核心关注点。
在投资阶段,要保证成本具有竞争性,避免缺项漏项。对于一些特殊事项,要做风险清单预控案。
定位阶段,要结合货值和溢价工期,整体评估成本投入和收益的关系,不管是规划指标,还是窗地比,墙地比等等。关键词还是成本对标外部竞品的时候,哪些地方可以做出优势,做出让客户满意的效果。
施工阶段主要就是按正式施工图去夯实含量指标。
在过程管控阶段,主要是进行动态回顾,聚焦关键经济技术指标、配置及专项事项突破等。
这里专门说下规划余量这一指标,可以把它理解为成本的弹性,比如房企的目标成本是1000万,已经签了600万,发现还有300万要签的合同,那规划余量可能就有100万,比较从容。因为有比较多的规划余量,就比较容易应对那些未知的风险。
所以说对于目标成本管理或者动态成本管理,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要关注已发生的,更要关注待发生的,要有规划余量作为蓄水池来掌握成本发生的松紧度。
最后交付阶段,要做一些成本投入的价值复盘。一方面是把无效成本拎出来,另一方面也看一下哪些投入是能够带来更高回报的。
最后再谈一谈标杆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新思考。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四个原则:
一是统筹原则,即体系性降本,而非只对成本发生环节做末端降本。
二是631原则,即60%管理精力用于前控,30%用于过程中控制,10%用于事后控制。
三是末端原则,即一旦要管,就必须落实到末梢,确保管理真正落地。
四是优等生原则,即对标最好的竞品,敢于找不足,持续追赶直至超越。
当然,成本管理不单单是控成本,该省的一定要省,该花的必须要花。省钱的能力,大部分房企已经做得不错了,关键还是花钱的能力没有培育起来,没有深入到全员或者全过程成本管控里边去。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