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汾酒,它不仅是中国白酒中唯一的甲等大奖章获得者,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更在文人的笔墨间游走出无数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曲……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恒山老白干独特的酿制方法使它醇和绵软、回甜爽口,色泽透明清亮,酒味清香,而且不会上头。
图源:恒芪康酒
山西代县黄酒,拥有上千年的酿造历史,与浙江的绍兴黄酒并称为“南绍北代”两大黄酒系列……
除了这些,据说在山西,从晋北到晋南,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代表酒……
但光喝酒怎么行?当然还需要那些令人垂涎的下酒菜与这些美酒相伴啦。
这些下酒菜不仅增添了饮酒的乐趣,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饮食文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下酒菜是如何成为饮酒时不可或缺的伴侣的吧~
古人的“下酒菜”
花样是真多
古往今来,下酒菜与美酒的搭配,一直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已不满足于单调的饮酒,开始琢磨出各种下酒菜。
而“下酒”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里面说鲤鱼脯“过饭下酒,极是珍美”,这无疑是随着物资的丰富和烹调的升级,古人过得更讲究了。
大鱼大肉下酒固然畅快,却难免腥重油腻,许是考虑到这一点,南北朝时期的下酒菜里,就多出了一些“小清新”的版本,“果脯”便是其中一类。比如“白李”,就是将李子用盐揉搓后晒干、捻扁,再以蜜泡制,使其清香中带有甜腻,成为下酒佳肴。
图源:太原植物园(现代李子)
关于“下酒”一事,大伙儿的“脑洞”也越开越大。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有煎鱼、鸭子、粉羹等,而“肴”“核”两类下酒菜中,“核”即指西瓜、甜瓜等果品。
甚至苏东坡也在《前赤壁赋》中提到的“肴核既尽”,描绘了酒足饭饱后的满足场景。
图源:这里是朔州(现代西瓜)
到了南宋,下酒菜直接晋升为“主食”。陆游所记录的国宴中,觥筹交错、场面盛大到足足上了九道下酒菜,包括了肉咸豉、爆肉双下角子、莲花肉油饼等,展现了当时饮食文化的精致与丰富。
随着选择的丰富,也有许多清淡的小菜受到青睐,成了下酒菜的常项。在《儒林外史》里,“两块豆腐乳、笋干和大头菜”就是最常见的下酒菜色了。
古人饮酒,不仅追求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生活情趣。从南北朝的鳢鱼脯到宋代的果脯,再到南宋的丰盛下酒菜,古人在杯盏间倾注的想象与浪漫,让人向往。
“江湖角逐”?
谁才是下酒的最佳搭档
在下酒这件事儿上,不仅是古代人爱琢磨下酒菜,爱吃的山西人也从没有放弃琢磨。蔬果、盐卤、腌菜…… 一个个新鲜面孔被拉进下酒菜的队伍,配合着各种美酒,在桌台、席间、舌尖绽放各种滋味。
下酒菜“王者”
老醋花生
说到下酒菜,花生可是统一全国的存在。啤的也好,白的也罢,总归是要配一碟花生的,一粒花生在嘴里嚼碎,干脆且酥香,再啜一口酒,浑身都舒坦了。
虽然花生米佐酒在全国普遍存在,但南北吃法与口味仍略有差异,南方喜水煮、北方爱油炸、江浙重五香、川渝吃香辣,在这众多口味中,老醯儿当然首选老醋花生!
图源: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老醋花生是山西传统的名菜,所属菜系为凉菜,其主料为花生、陈醋、香菜。经典的佐酒小菜,深受大众欢迎,口味酸、咸,香酥脆口的花生加上清爽解腻的酸甜汁,风味独特。
图源:人民日报
“清爽”代表
拍黄瓜
别看江湖里缠斗得火热,“拍黄瓜”愣是在五花八门的斗争中,凭借一身清爽出了头。
正如李春芳等民间美食家在《闾巷话蔬食》中所述:“拍黄瓜,最普通,将黄瓜拍碎,加点米醋、香油、烂蒜、细盐拌好。”
这道菜的精髓在于其简单与纯粹,选用一根翠绿新鲜的黄瓜,洗净后置于案板上,用刀背轻拍,随后切块装盘,加入蒜末、醋和香油,以及那一抹辣子,不仅激发出黄瓜的清甜,更添几分爽辣。
图源:zz
在山西,拍黄瓜不仅是追求简易快捷的代表,更蕴含着食客们的智慧。因为山西的美酒是纯粮食酿制,热量不容小觑,而清淡脆爽的拍黄瓜,正是这些高热量饮品的绝佳搭档。
制作拍黄瓜时,山西人也有自己的特色,会在调料中加入山西特色“老陈醋”,使得拍黄瓜在保持清脆口感的同时,更添一份独特的酸香。这样的搭配,不仅方便制作,更易于吸收,让厚重的佳酿下肚后,唇齿间仍能保持一份清爽舒适。
“硬菜”代表
平遥牛肉
对醉心舌尖滋味的国人而言,有了清新脱俗的小菜,哪能少了奢华的佳肴?厚实筋道的牛肉菜品冲出“江湖”,成为迷醉“杯中物”之人的心头爱。
他们对牛肉的喜爱能到什么程度?在《水浒传》中,江湖义士聚头豪饮,尤其喜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其中,牛肉可是酒桌上的当家“硬菜”,鲜味浓厚,口感丰厚,经常被切成片状或块状当作下酒菜来食用。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放到山西人的饭桌上,那就是——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清代时已誉满三晋,依靠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采用考究的选料方法和独特的腌、卤、炖、焖制作工艺,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
图源:山西卫视
“口感”代表
寿阳豆干
所谓“渣豆腐下酒,一饱二醉”“千有万有,离不开菜豆腐下烧酒”,这说的便是下酒菜的“常客”豆腐干。
豆腐干,就像一块神奇的海绵,吸饱了各种汤汁儿酱料,摆到碟子里端上桌,便是极佳的下酒菜。在人们心里,豆腐和美酒的缘分倒像是天生注定,没有几块儿像样的豆腐,似乎酒也喝不美。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寿阳豆腐干”是寿阳传统地方特色产品,块形较平整,外观褐红,内显金黄,口感坚实,组织细腻有韧劲,无豆腥味,鲜香味美,越嚼越觉得回味无穷。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酸香”代表
代县酱菜
代县酱菜,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闻名。这种酱菜不仅酱香浓郁、焦黄透亮、酸咸适口,而且食后回味无穷。
代县素有“菜代州”之称,其酱菜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代,是守边将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代县酱菜的种类繁多,包括大菜、小菜,分为酱渍、盐渍、糖渍、醋渍等,腌制方法多样,如干腌、压腌、卤腌等,品种大大小小共有100多种。
这些酱菜不仅在当地人民的餐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因为酱菜的酸咸口感与山西的酒相得益彰,所以这些酱菜成为山西人喜爱的下酒菜之一。
当然,“江湖争斗”不止,各类排名榜单也是版本多多。不过胜负已然无人在意。
正如古人所言:“酒逢知己千杯少”,席面一开,美酿倒入白瓷杯盏,亲朋好友一坐,三两闲话一叙,一口一筷之间,自是浓香满齿,心满意足。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