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11月3日,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为了促进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息县第九小学组织语文组教师代表参加了第36届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同领略了全国语文名师们教学思想与独特魅力。
名师课堂 精彩纷呈
11月1日上午,肖培东老师给我们带来六上《灯光》。肖老师以精妙的问题设计和无痕的引导方式带领孩子们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深入浅出,领悟语文的本真之味,让红色革命精神自然而然地流淌进孩子内心。大巧若拙,大道至简。
王崧舟老师带来《最中国:词的境界——西江月二首》观摩课,用一封旅游意向书开启了奇妙的诗词之旅。课堂环节设计巧妙,以诗词之旅把学生代入文本,结合诗词内容与作者档案,理解词内容,感悟作者家国情怀与高格境界。王老师的这一节课是现代与经典的完美融合。
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月光曲》,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他将语文、音乐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画面与文字的魅力,实现了艺术与文学的完美交融。
11月1日下午,张学伟老师给我们带来六上《少年闰土》观摩课。张老师注重通过细致入微的朗读指导,引导孩子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强调要让语文课堂成为语言的训练场、思维的运动场、情感的共振场、文化的根植场!
何捷老师执教观摩课《夏日绝句》,他教会学生走万千诗词的路,于无声处播撒诗意的种子。何捷老师为人幽默风趣,课堂精彩纷呈,笑声不断。用典手法的教学润物细无声,穿插历史典故,引人入那壮阔波澜的时代中,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赵志祥老师带来《凉州词》观摩课。赵老师另辟蹊径,从读的“根”部入手,引导孩子学会读准平仄,读好节奏,读出韵味。随着赵老师的脚步,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感受中华诗词的伟大魅力,体悟《凉州词》的悲凉豪迈之美。
11月2日上午,许嫣娜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两件宝》一课。一年级的课,最难的,往往不是教学设计,而是课堂组织。许老师化身“糖果老师”,让孩子们倍感亲切。在课堂上,许老师善于表现对孩子们的喜爱与赞美,让孩子们如吃了糖果般甜蜜。这“糖果”般的奖励,除了有口头表扬,还有肢体语言。一句句真挚的肯定,让孩子们乐不可支。摸摸脑袋,摸摸后背,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自我约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老师甜甜的语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整堂课充满童趣,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中得到了语文素养的熏陶。
韩沐霏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纸的发明》一课。以清华附小“水木秀场”的个性化学习成果展示开场,让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化身传统文化传承人,开始学习探究造纸过程。课堂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展示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灵活掌握。
窦桂梅老师带来的是《主题教学:在变与不变中如何使用新教材》报告。窦老师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和新教材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主题教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她强调,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具备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去适应和引领这种变化。同时,她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变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对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还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11月2日下午,彭才华老师给我们带来《囊萤夜读》观摩课。他独到的文本解读能力令人折服。一、把文本读厚。彭老师围绕“囊萤”二字带领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条理和结构,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二、把文本读薄。彭老师先后紧扣“勤”与“恭”两个字展开教学,文本变薄了,但学生对车胤的人物品质了解更深了。三、把文本读活。彭老师将“勤在行动,恭在心”这颗种子深深埋藏在孩子们的心中。
薛法根老师带来《伯牙鼓琴》观摩课。薛老师的教法独特,以三途并进:一为读古文,二为写故事,三为聊艺术。于《伯牙鼓琴》一篇,薛老师尤重朗读之功,细纠学子误读之字,正其音韵,使之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在课堂之上,薛老师强调:“只有志趣相投、懂音律、善想象、心意相通,方可称之为知音。”此言一出,满座皆有所悟,深感师之教诲深长且意味无穷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分享了《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讲座。吴教授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对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认识以及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等,进行了多维度的详细讲解,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解读了有效任务的设计要义。既让老师们对于任务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为老师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11月3日上午,陈雯老师的习作课《这儿真美》,采用美景图片导入,快速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都有哪些景物,锻炼学生的观察景物的能力。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重点段落,帮学生回顾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如何选取不同角度,调动多个感官等习作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围绕老师给出的中心句,一人说一句,连成一段话,再运用AI智能软件当场生成美丽的图片,孩子的文字一下子有了真实的画面,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写作的积极性。最后她通过本节课所学的习作方法,进行一段话的练习,同样借助AI技术将笔下的美景生成图片,孩子们趣味盎然,跃跃欲试,并运用积累的词语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介绍清楚。习作评价环节利用评价量表,以评促教,评改结合,达成单元习作目标。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有效检验。
郑梨花老师执教的《曹冲称象》,整堂课以曹冲称象的起因、经过、结果为线索展开,极具故事性。郑老师围绕“称象”这一话题,分别描述了大臣和曹冲称象的方法,以此作为对比,突出曹冲的聪明、机智。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着重叙述了曹冲称象的全过程,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曹冲称象的奥妙之处,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与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诸向阳老师执教的习作课《学写日记》,语言风趣幽默,充满欢乐。课堂上他和孩子们平等交谈,不经意间,已将一招一式传授给了学生。诸老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让日记在真实的课堂中自然发生。学生在欢笑中了解"按顺序,写清楚"多角度,写生动"的表现手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练笔"。引导学生运用方法,结合评价标准,写写诸老师的人物特点。既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意识,又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亲历这场现代与经典的盛宴,我们不禁为名师们精彩纷呈的课例所震撼,更为教育者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所感动。用心记录,静静享受,慢慢品味。两天半的学习中,一页页笔记,一行行文字记录着我们的思考,更让我们坚定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信念:人生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现代与经典,给予我们一行人一次美好又难忘的修行,且行且思,我们永远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