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红粉跟我说,贾雨村这个人,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好人,你看,人家甄士隐好心资助他,他倒好,一大早天不亮就跑路了,连声谢谢都不说,太没有礼貌了!
甄士隐帮的可不是小忙啊,资助了他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过去的五十两银子,可不是我们今天的五十块钱,按照红楼梦里的购买力,五十两银子足够刘姥姥一家五口两年的生活开支!
就是贾府的小姐们,每个月也只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五十两银子是贾府一个小姐两年的零花钱!所以,足见甄士隐对贾雨村的看重,可你看贾雨村干了什么事?
原文提到,第二天甄士隐想到一些事,准备请贾雨村时,家人回话说,贾爷今日五鼓时分已进京去了。还留下一句说让转达甄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五鼓十分是几点?就是五更前后,五更就是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可见他走得很早,那个时候,天还没亮呢。
他之所以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是因为之前甄士隐赠他白银冬衣时,曾说“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即可买舟西上。”
甄士隐对贾雨村是真没的说,不仅送钱送衣,连出发的日子都替他算好了,让他赶个吉利的日子再走。可贾雨村完全没有领这个情。
两人把酒言欢是在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贾雨村进京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日,这与甄士隐先生所说的黄道之期相差不过两三日,但这样贾雨村都等不及。
而且,两人当天晚上吃酒谈笑到三更才散,但贾雨村五更就走了。这什么意思?贾雨村回到葫芦庙后,可能根本就没睡,而是收拾一下行李,趁着夜色就朝着京城的方向出发了。
虽然是进京赶考,但也不差那三五日,贾雨村为什么就这么着急呢?甄老爷对他如此青睐和器重,正常人都应该在入京前专门登门感谢一下啊?因为下次再见,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当时的贾雨村,十分落魄,他之所以在葫芦庙暂住,就是因为没有进京的盘缠,只好在这里先卖字作文为生。如果不是甄士隐慷慨解囊,他贾雨村还得在这里耽搁一些时日。
因此,很多人对贾雨村这个不辞而别的行为十分愤慨,人家对他那么好,什么都替他想到了,甚至还顾及到了他一个读书人的自尊心,可贾雨村呢?一句话不说,一大早就跑路了,果然是个小人!
贾雨村为什么不辞而别?为什么那么着急进京?我们来看看原文里的一些细节。
甄士隐当晚赠贾雨村财物时,贾雨村什么反应?原文说“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你看,贾雨村并不是没有表示感谢,他当场就表示了谢意的,只不过他的谢,不是感恩戴德的谢,也不是涕泗横流的谢,而是“略谢”,可能就是简单地朝甄老爷拱一下手,表示领情了,仅此而已。
有人就认为,贾雨村果然是奸险小人啊,连谢都这么敷衍,这么不真诚,一看就是做样子。脂砚斋是怎么说的呢?脂砚斋说:写雨村真是个英雄。
咦?不对啊,脂砚斋对贾雨村不一直都是批判的态度吗?说他是奸雄,是奸险小人,说他全是假,全是诈。怎么这里赞美起贾雨村来了?
就是后面贾雨村没有面辞甄士隐就入京了,脂砚斋也没有批判贾雨村,仍是称赞的口吻说:写雨村,真令人爽快。
这很令人不解,按理说,脂砚斋也是读者视角,怎么他眼中不辞而别的贾雨村,就成了个爽快人。而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却认为贾雨村是个伪装得很深的小人呢?
甚至有人说,贾雨村的忘恩负义,从这里就已经能看出端倪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知恩图报的良心。所以对甄士隐的器重和赞助,他都觉得理所应当,而不是受之有愧。
贾雨村时间上完全来得及,他之所以不辞而别,从他当时的情况来看,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他因为没有进京的路费,被绊在葫芦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太想考取功名了,太想建功立业了,太想翻身了,此时的他,对成功对荣耀有着迫切的渴望,毕竟他在底层待的太久了,所以,他已经等不及了。
从他中秋所作的诗里,我们看得出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贾雨村太想出人头地了,太想一举成名了。他对金榜题名的渴望,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
对他来说,如果不差钱,也许他早就进京了。但因为没钱,他不得不暂住在葫芦庙,不得不卖字作文为生,正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甄士隐得知他的困难后,赶紧赠了财物。因此,得了财物的贾雨村,自然会第一时间进京,而不是对甄老爷隆重地表达谢意。
因为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进京赶考更重要的了。既然甄老爷已经资助了进京赶考的路费,自己现在不差钱了,最大的问题解决了,不进京还等着干吗?多留一秒他都等不及啊。
就像甄士隐对贾雨村的评价一样: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贾雨村有才干有抱负,自然不会甘居人下,尤其长期做一个穷书生,一旦有翻身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朝目标进发。
再一个,就是脂砚斋所说的,贾雨村是个爽快人,他不是死书读的书呆子,也不是刻板教条的读书人,更不是死守礼节的文人,他是懂变通的,一点都不死板。
对贾雨村来说,与其现在谢甄老爷,不如就如甄老爷所说,“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现在的贾雨村,只是个穷书生。就是再怎么表达感谢,他也只能是嘴上说说,他没有底气没有依凭。但如果自己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等到飞黄腾达时,再登门致谢,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了。
实际上,贾雨村考中进士被选入外班做了本府知府后,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公差去请甄士隐老爷,得知甄士隐失踪,贾雨村还伤感叹息了一回。
如果当时甄士隐没有出家,甚至甄家没有落魄,可想而知,两人的相见,自然又另是一番景象了。也许,那时初任知府的贾雨村,会对甄老爷当初的知遇之恩,正式地表达谢意吧?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