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在贵阳孔学堂举办。讲坛特邀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做了题为“《周易》图像的前世今生——以《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卦图为例”的讲座。讲座吸引了100多位市民、大学生、易学爱好者前来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现场(贵阳孔学堂供图)

陈岘老师首先对《周易》与易图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详解了在春秋战国之前已经作为重要的卜筮之书《周易》在《易传》出现之后,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哲学经典的历史演化过程。在《易经》文本流变过程中,出现了“易经图像”,特别是朱熹的《周易本义》在将从王弼开始的“易传”合编改为分编的同时,增加了“易图”。其所列九种代表性易图主要有《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卦图。

陈老师通过详细的文献考察,指出河图、洛书在《系辞》《礼记·礼运》《论语》皆有记载,但却尚未形成具体形态,相关性质也未有确定性表述,直至孔安国、刘歆开始才开始有学者对河图、洛书的来源、实际内容进行叙说,特别是刘牧的《易数钩隐图》,首次用黑白点来呈现河图、洛书,对《周易》的概念、卦象、概念变化、河图和洛书的变化等进行图像式阐释。他还画出了《洛书五行生数》《洛书五行成数图》。

但朱熹认为刘牧的河图、洛书相关图像阐发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也有理论缺陷,于是他就对其进行了改造。朱熹把李觏的河图洛书进行对调,并认为孔安国、刘歆的相关论述是正确的。这就是河图洛书的前世和今生。

所谓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只是逻辑上的先后,而非时间上的先后。陈老师从后天八卦次序图、周敦颐的太极图与道家的炼丹太极图、朱熹在邵雍理论上创作的先天八卦图等图像的产生、演变、学界争议等话题入手,引用详实的文献进行了逐一考证和辨析,展示了先后八卦图的前世今生。

陈老师通过详实的史料、图文并茂的例证、深入浅出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把《周易》图像的学术流变、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的深刻影响做了精彩的阐发,激发了现场听众的共鸣,大家就卦爻辞的解读、《周易》之于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文来源于贵阳孔学堂;作者: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郭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