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清朝时期的服饰等方面都为人诟病,并且现今人们是很在乎发际线的,而清朝人的发际线也是高出天际,另外乾隆帝在宫中却也是非常喜欢穿汉服,让后世给出了“沐猴而冠”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我国十分重视孝道,《孝经·开宗明义》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因此在古时,断发是比砍头更严重的事情,清军入关后为了打击汉族人民的气节和民族精神,因此强制推行了“剃发易服”。

说来也是可笑,这一提议还是一个名叫孙之獬的汉人上书的。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到了中原后,便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之獬为了获得满清的欢心,在上朝前不仅剃了发,还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但满族人可看不起孙之獬,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又说他是满人的打扮,并不肯接纳他。

狼狈不堪的孙之獬在一气之下就上疏提议剃发令加快执行,而这一提议被多尔衮采纳了,于是就出现了“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的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剃发易服”也是一部血泪史,当时的反剃发十分惨烈,明末烈臣王家桢在《研堂见闻杂记》中讲到:“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可清朝也是加大力度打压,如“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等,最终人们留起了辫子,而这个辫子也通常是一辈子都不会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又由于披头散发会被治罪,将辫子拆开后洗干净,也只得散开才会干,并且编织长辫子还需要花费些时间,于是就显得麻烦了,所以很多百姓就干脆不洗了,或者是数月才洗一次。

我们知道头发如果长时间不洗就会散发出气味,那清朝人的发辫有多脏?美国一名女记者曾对清朝人的辫子进行过报道:臭气熏天令人作呕,闻到吃不下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达官显贵、大地主等人不需要起早贪黑的干活,并且有专人打理他们的头发,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因此他们的发辫还是比较干净的。

后来清朝结束,我国又进行了“剪辫运动”,事实上剪辫浪潮在1895年就开始了,1903年《大公报》刊出了征文第一名获得者朱志父的《剪辫易服说》,接受过新思想的年轻人也早已剪掉了发辫,留起了短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剪辫”在清末也并不是强制要求,因此一些守旧派迟迟不愿剪掉发辫,还有人的辫子虽然被剪掉了,但心里的“辫子”却没有剪掉。从明末到清末,发型也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化,思想的改变,也是我国史上的独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