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大清的第三位皇帝,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年仅24岁便病逝了。世人皆知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却不知其实顺治帝一共生有14个子女,其中皇子8个。最终选定了皇三子玄烨为大清的嗣皇帝,继承皇位。

康熙帝继位时年仅8岁,尚不可亲政,需要有人来辅佐康熙处理朝政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康熙的父皇顺治帝比康熙登基的年纪还要小,登基时只有6岁,所以在顺治帝登基后,由睿亲王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侄儿)一起辅佐年幼的福临。只可惜多尔衮至死从未放弃争夺皇位,所以在多尔衮的一步一步算计下,济尔哈朗被挤出辅政叔王之列,甚至被降为郡王。

多尔衮成为大清掌握实权的人,而顺治帝则是做了7年的傀儡皇帝。

直到多尔衮在顺治七年十二月突然去世后,顺治帝才亲政,亲政时其实只有13岁。

所以很多人便认为,顺治帝之所以在临死之前,为儿子玄烨留下四位异姓辅政大臣,而非辅政叔王,是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顺治帝确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让顺治帝打破祖制,直接废掉自太祖皇帝以来“八贝勒议政、辅佐朝政”制度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皇权的强大、王权的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顺治帝做了七年的傀儡皇帝,这七年的时间里可以说顺治帝过得是朝不保夕的日子,连自己的生母孝庄太后都不能时常见到。除此之外,顺治帝的兄长肃亲王豪格(在皇太极死后曾与多尔衮争夺皇位,若无豪格,多尔衮应该就是板上钉钉的皇帝了),因为被摄政王多尔衮陷害,而死在了禁所。就连豪格的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也被多尔衮霸占为自己的福晋。

如此种种,让顺治帝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这让顺治帝对多尔衮是恨之入骨。

自然对辅政叔王辅佐朝政的制度,是非常痛恨的。

自己的儿子玄烨登基时尚且只有8岁,顺治帝坚决不会再让自己经历的事情再发生在玄烨身上,所以顺治帝果断废掉祖制,改为由亲信的大臣来辅佐幼帝,这便是辅政大臣制出现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往往在废掉祖制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是顺治帝似乎废黜祖制非常顺利。

而顺治帝之所以如此轻而易举便创立辅政大臣制,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皇权的强大,顺治帝病逝前皇权强大到什么程度呢?

从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便开始亲政,一直到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已经亲政11年的时间。经过这11年的时间,顺治帝早已成为大清真正掌握实权的皇帝,而且真正达到了说一不二的地步。

原先顺治帝作为一国之君仅亲自统领满洲八旗中的两旗:正黄旗与镶黄旗,自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便将多尔衮原先统领的正白旗收归己有,亲自统领,如此便有了“上三旗”的说法。

顺治帝亲自统领上三旗,在满洲八旗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而其他的亲王或者郡王仅仅统领一旗甚至是仅仅几个佐领,又如何能同统领三旗的顺治帝相较呢?

而且顺治帝亲政后,便接连籍没六位亲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位便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虽然已经去世,但仍旧被顺治帝开棺戮尸,踢出宗籍贬为庶人

第二位便是多尔衮的同母胞兄、英亲王阿济格,阿济格在弟弟多尔衮去世后,想要接替弟弟成为新的摄政王,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帮助下,顺治帝成功除掉了英亲王阿济格,并踢出宗籍。

第三位便是多尔衮的同母胞弟、豫亲王多铎,在郑亲王济尔哈朗被踢出辅政叔王之列后,多铎便被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在大清的地位仅次于多尔衮。虽然顺治六年三月多铎因得天花而去世了,但其子多尼受到了伯父多尔衮的牵连,由和硕亲王爵位降为郡王。

第四位是理政三王之一的和硕敬谨亲王尼堪(太祖嫡长子褚英第三子),受到多尔衮的牵连理应被削爵,但因其死在了征讨李定国的战场上,而保留了爵位;但是顺治帝又不准其子兰布袭爵,后来只是让兰布承袭了郡王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位是理政三王之一的和硕端重亲王博洛(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的儿子),顺治九年博洛病逝后还被顺治帝追封为和硕端重亲王,其子齐克新承袭亲王爵位;但是在顺治十六年,因谭泰弹劾博洛曾在多尔衮去世后分其财物,顺治帝将其子齐克新的爵位降为贝勒。

第六位是理政三王之一的和硕巽亲王满达海(太祖嫡次子代善第七子),满达海虽然在顺治九年便病逝了,其子常阿岱承袭的是亲王爵位;但是顺治十六年因谭泰弹劾满达海曾在多尔衮被削爵后,夺其财物,而被削爵,其子常阿岱被降为贝勒。

就这样,真正受到顺治帝器重的亲王仅剩下忠心耿耿而且已经年迈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还有顺治帝亲封的和硕安亲王岳乐。即便是如此,顺治帝仍旧废掉了亲王管部院的制度,而是让六部直接将所有的奏折直接上奏顺治帝,无需再启奏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顺治帝在亲政后,多次拒绝诸王贝勒以及大臣们议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直接处理朝政

比如顺治十年,顺治帝废掉第一位皇后孟古青,顺治帝仅用了21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顺治帝十分注重培养出身上三旗的忠臣良将,以此来加强上三旗的实力,仅仅几年的时间在顺治帝的培养下,上三旗便人才济济,分管各旗各职事务。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顺治帝在位期间,大清入主中原,云贵五省基本上得以平定。绝大部分州县都划到了满清的版图中来,这当然是顺治帝的功劳,更让顺治帝提高了威望。

在皇权强大、君威强大的时候,顺治帝想要变更祖制,还是不难的。

不过顺治帝之所以如此顺畅,便变更了祖制,还是因为阻力确实足够弱小。

换句话说,在皇权强大的同时,王权得到了削弱。

02

在顺治帝病逝前后,王权究竟削弱到了何种程度呢?

在顺治帝登基的时候:

和硕礼烈亲王代善掌管正红旗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掌管正白旗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掌管镶蓝旗

和硕豫亲王多铎掌管镶白旗

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多罗绕余贝勒阿巴泰、阿巴泰子博洛等掌管若干牛录,而且这几位都曾奉命率兵出征,立下战功,回到京城后在朝中的地位极高,参与议政。

可以说,在顺治朝时,这些亲王、郡王、贝勒等都颇有战功、掌握实权、颇有威望。

而慢慢地,和硕豫亲王多铎的儿子多尼,被顺治帝降为郡王爵位,多尼原本统领镶白旗,但是奉命调到了正蓝旗。虽然多尼还是郡王,但实际上已经没有旗主的身份与权力,也就是说镶白旗与正蓝旗实际上并没有旗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真正还任旗主的还有:

礼烈亲王代善的儿子、康亲王杰书任正红旗旗主

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孙儿、和硕简亲王德赛任镶蓝旗旗主

克勤郡王岳托的孙儿衍禧郡王罗克铎任镶红旗旗主

即便是如此,下五旗中仅三位旗主,如何能够跟顺治帝或康熙帝相抗衡呢?

更何况,在顺治帝病逝前后,诸王大多幼小,压根没有处理旗务以及朝政的能力,我们仅看看“铁帽子王”:

和硕简亲王(和硕郑亲王爵位)德赛,顺治十八年时仅9岁

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的儿子(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年仅1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硕信郡王(和硕豫亲王爵位)多尼,虽然已经26岁,完全有处理旗务的能力,但在顺治帝去世四天后多尼也去世了;其子鄂扎承袭爵位,但是鄂扎尚且年仅6岁而已。

和硕康亲王(和硕礼亲王爵位)杰书,稍大一些,19岁;

和硕显亲王(和硕肃亲王爵位)富绶,比杰书小1岁,18岁;

多罗衍禧郡王(多罗克勤郡王爵位)罗洛浑,比杰书大两岁,21岁。

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代善之孙),尚且只有8岁。

至于其他的军功亲王之子孙:

和硕敬谨亲王尼堪的儿子尼思哈,顺治十七年夭折,夭折时仅8岁;

和硕端重亲王的儿子齐克新,顺治十八年夭折,夭折时仅1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所有的宗室诸王中,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在顺治十二年时已经病逝,仅剩一位和硕安亲王岳乐,在顺治朝时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被顺治帝晋封为亲王,而且在顺治朝后期时顺治帝十分倚重的一位堂兄。但即便是如此,岳乐也远不能跟顺治帝登基之初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人相提并论。

03

除了顺治帝的这些堂兄弟们,便是顺治帝的亲兄弟以及皇子们,更加不可能威胁皇权。

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嫡子,长大成人的除了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的肃亲王豪格、顺治帝外,便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所生的襄亲王博穆博果尔。

然而,顺治五年肃亲王豪格因多尔衮而被幽禁,死在了禁所;

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在顺治十三年去世,年仅15岁。

至于太宗皇帝其他的儿子,全部都是侧妃、庶妃所生的庶子,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而且除了太宗皇帝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的皇五子硕塞,被顺治帝晋封为和硕承泽亲王外,太宗皇帝其他庶子只是被封为辅国公、辅国将军等较低的爵位,压根没有担负重任的资格。

至于顺治帝的儿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次子福全,顺治十八时9岁;

皇三子玄烨,8岁;

皇五子常宁,5岁;

皇六子奇绶,2岁;

皇七子隆禧,2岁;

皇八子永干,刚出生没多久

顺治帝所有的儿子中,最为年长的仅为9岁,又如何能谋夺皇位呢?

可以说,顺治帝病逝前后,在大清宗室诸王的权势已经达到了自太祖皇帝以来最弱的时候。皇权加强,王权削弱,对于顺治帝而言变更祖制自然是极为容易的事情。

顺治帝将诸王贝勒辅政改为辅政大臣辅佐朝政,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此挑选辅政大臣便成为最要紧的事情,顺治帝为何会选索尼、鳌拜、苏克萨哈与遏必隆这四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索尼,是大学士希福的侄儿,属满洲镶黄旗。太祖在时,索尼跟随父亲硕色、叔叔希福一起自哈达部归顺建州女真。因为硕色与希福都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而得到太祖皇帝的重用,入职文馆,至于索尼毕竟还年轻,便担任侍卫。

索尼不仅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而且智勇双全,作战很是勇猛,在太宗皇帝在世便多次跟随一起出征,立下不少战功,深得太宗皇帝的宠信与器重,并且帮助太宗皇帝处理“满蒙联姻”的事情;所以在两黄旗大臣中的威望很高。

顺治帝之所以能够继位,离不开索尼等两黄旗大臣的坚持。

顺治帝登基后,多尔衮为了掌权,自然需要索尼的支持,但索尼始终对顺治帝忠心耿耿,不管多尔衮如何威逼利诱,索尼自始至终都没有屈服,甚至被多尔衮赶去了盛京看守皇陵。

顺治帝亲政后,将索尼召回了京城,不仅恢复其原爵位,而且对其委以重任,授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货车呢、总管内务府事务等要职;并且将索尼家族的世职仅为一等伯,顺治帝病重时,将索尼授予辅政大臣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是四位辅政大臣中唯一一位非两黄旗出身的,而是出身满洲正白旗,苏克萨哈的父亲苏纳是太祖皇帝的女婿,苏纳娶太祖皇六女为妻,不过苏克萨哈并非太祖的亲外孙。但作为苏纳的长子,还是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承袭父爵三等男爵位。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提前亲政,苏克萨哈向顺治帝告发多尔衮的罪状,而得到顺治帝的器重,授予其议政大臣之位,仅一等男兼一云骑尉的世职。

因在顺治十二年大败大西军,而进爵为二等子,并且任领侍卫内大臣。

顺治十八年,苏克萨哈被任为辅政大臣第二位,排在鳌拜之前。

遏必隆,遏必隆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第十六子,最年幼的一个儿子。但遏必隆的生母是太祖皇帝第四女穆库什公主,如此遏必隆便是太祖的亲外孙。虽然是额亦都最年幼的儿子,但作为太祖外孙自然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尔衮想要谋夺皇位时,遏必隆自始至终都跟索尼一样对顺治帝忠心耿耿,为此而被多尔衮革世职以及佐领,籍没一半的家产。等到顺治帝亲政后,遏必隆作为忠臣自然是得到重用,不仅承袭了八哥图尔二等公爵位,而且还承袭了家族的一等公爵位。

被顺治帝授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

作为太祖皇帝的亲外孙,还是对顺治帝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遏必隆被选为辅政大臣也在情理中

鳌拜,鳌拜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用东的侄儿,历经太宗、顺治两朝立下不少战功,凭战功而晋封为三等子,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鳌拜曾救过太宗皇帝的命,太宗皇帝对鳌拜十分器重。

正是因为对太宗皇帝器重的回报,鳌拜对顺治帝十分忠心,甚至为了顺治帝而得罪多尔衮,几次被议死罪。好在鳌拜活到了顺治帝亲政,顺治帝亲政后对其委以重任,授予其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并将其晋为二等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留下遗诏,遗诏中除了提到将皇位传给皇三子玄烨外,还有:

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中立,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意味着,从顺治帝开始,大清的皇帝在挑选嗣皇帝人选时不再需要“诸王贝勒商议决定”,也不再需要“诸王辅佐朝政”;而是由皇帝自己选择皇位继承人,辅政大臣辅佐朝政。

顺治帝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完成对祖制的更改,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条件恰到好处。

更何况辅政大臣,都是异姓臣子,除了同皇帝是君臣关系外,在八旗中还有十分严格的主仆关系。对于康熙与孝庄来说,自然是辅政大臣更容易驾驭。

而辅政叔王不同,宗室亲王不仅为旗主,而且在朝中的威望极高,很容易揽权。而辅政大臣受制于皇帝与太皇太后,自然不敢随意轻视幼主与太皇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辅政大臣并不敢擅自对朝政做出决定,只是辅佐处理朝政而已;只要是重要的朝政事务都需要得到皇帝、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的同意后,才可颁布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