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俞樾以其古拙、端厚、篆隶风格,为后世所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樾,又名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民初著名文人、经学家、书法家,俞平伯之祖,在他的一生中,也被誉为“一代宗师”。曲苑是俞樾自己的居所,名字取自《老子》中的“曲则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樾出生于道光元年(1821),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当时正是清末内忧外患之时,身在这个年代的俞樾,尤其是他这种性情中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

俞樾于一八六五年在金陵结识李鸿章,在李鸿章的邀请下,他成为苏州紫阳书院的山长,1867年,他转到杭州的“诂经精舍”,此后三十多年未离开江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樾自幼熟读诸子百家,熟读经书,著作宏富,是晚清时期的一代经学大家。俞樾不但博学多才,他的学生也多,章太炎,吴昌硕,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清史稿》、《浙江府县志辑》等对俞樾书法的记载,也只有“工篆隶”三个字。俞樾的书法风格和阮元在清代书法大家中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清代王潜刚的《清人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曲园老先生的书法,和阮元很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江艮庭的熏陶下,俞樾成为一个典型的书法爱好者,不管是条幅、对联,或是书信、手稿,都是以隶体为主。

这幅隶书对联是:“俗官尚能亲墨,此才不期蓬瀛”。印章“臣俞樾印”、“旧史氏”、《先皇文字均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对联写于俞樾的中年,是他的代表作品,他的字写得很稳,用笔浑厚,结构严谨,不加雕琢,与《张迁碑》、《三老讳字忌日记》的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这幅《兰亭序》和他的其它隶书,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起笔有圆方,圆中有圆,内中有变化;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那么的飘逸,那么的自然,就会让人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幅画来看,俞樾的书法朴茂肃穆,敦厚端庄,透着一股中国书法的味道,最难得的是,他不拘泥于传统,却又别出心裁,朴实无华中透着一股清新的味道,默默地表达着他的质朴和率真。

俞樾的书法风格,总体上是崇古尚朴,笔法朴实稳重,起首多方,转而成直角;它一改汉隶的方而扁,改为方而长,所以看起来浑厚古朴,方正古朴,给人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感觉,显示出一种方劲质朴的独特风格,以及融合古今的深刻内涵,一扫当时书法纤丽浮滑的习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俞樾的书法作品,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被后来许多书法家,尤其是现代的篆刻家们所仿效。

俞樾一生以书为业,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学者。虽然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却有一种乐趣。他的笔名是联云:“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布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他豁达诚恳的个性的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樾是一位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作品是他深厚的学问和个性的自然流露,所以他在清末的隶书家,具有儒风、率真的气质。

然而,也正是由于俞樾在国学方面的卓越造诣,他的书法造诣却常常为人所忽视,因此,对俞樾的书学地位与影响进行再认识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