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青海循化县乙麻目黄河渡口,有一座红军坟。坟茔里,睡土的人是红西路军战士张义可。他生前说过,这个渡口是带给他欢乐的地方,死了就应该留在有过欢乐过的地方。他选择了乙麻目渡口,我军1949年八天八夜强渡黄河进入青海的第一站。
影视剧中的红军形象
张义可出生在四川省宜汉县青云乡王家岭,那是一个贫苦的小山村。他14岁那年,家乡来了一拨红军,他毫不犹豫地去投奔。报名时,红军首长问他叫什么名字。那时,他没名没姓,红军首长很为难。于是,就给他取名叫张义可。张义可立即被编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参加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不久,成为红四方面军总部兵工厂的警卫员。
说不尽的红军故事
红军与四川军阀的斗争很激烈,战争频发,枪支弹药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制造所需的破铜烂铁,依靠群众的力量来收集。兵工厂的战士,还得用硫磺、火硝和木炭配制炸药。同时,还承担着维修武器的任务。张义可除了警卫任务,还得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长征路上,他和兵工厂的战友,抬着贵重的车床和风箱设备,负重走完了2万5千里长征。
长征
1936年10月下旬,西路军强渡黄河,与马家军进行血战。张义可带着兵工厂的设备,被编进了西路军。冒着敌人的炮火转移兵工厂的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红军到了甘肃山丹县城时,兵工厂临时设在李二爷的翻砂厂,就地取材生产军火。那时,他们每天除了修配枪支,还得制造500多一枚炸弹。1937年1月,血战倪家营子时,兵工厂设备已被打毁。
血战倪家营子复原图
石窝会议后,西路军弹尽援绝,已无战斗能力。张义可和西路军总部供给部连长李长德、红九军机枪手王大林等十几名红军战士,在祁连山下打游击。他们白天进了深山野林,寻找狼群丢弃的牛羊肢体充饥;夜晚下山进村,向当地老百姓打探敌情。几个月里,他们击毙马步芳游骑30多人。可是越往后,他们很难从老百姓手里借到粮食。
影视剧中的红军
1938年春,连长李长德死于饥寒交迫。这年夏天,张义可化装成买卖人,决定设法回到延安去。经青海门源县来到甘肃山丹县城。他去山丹县城找当年接纳红军兵工厂的李二爷,谁料想,李二爷已经叛变。没多久,张义可和战友杜文彦被马步青骑二旅的人抓获。
红军战斗过的祁连山下
张义可和杜文彦被俘后,先被押到武威。到了马步芳的兵营,才发现牢房里面还关着五个认识的红军战士。一天晚上,几个匪军走进来,提着大刀,询问其中一名被俘的红军战士:“尕娃,你怕不怕死?”被俘的战士说:“怕死不当红军!”那名匪军手起刀落,砍掉了战士的头颅。
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杀人的匪军,把剩下的几名红军送给当官的,让他们给当官的人家当长工。张义可被分给了王旅长。进了王旅长的家,这个刽子手先让张义可洗澡,再美美吃了一顿饭。饭后,王旅长跪在客厅的地上,嘴里念念有词,揪着张义可的耳朵哈气。这个双手沾满红军鲜血的刽子手,忽然之间变得温和了起来。王旅长说:“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就叫哈比卜。”此后,张义可被迫当了苦役。在王家养马、劈柴、洗衣服、伺候官太太。
今日青海循化
两年后,王旅长又把张义可送给循化县街子乡的韩师子大人。韩师子大人60多岁了,和王旅长那些匪军不一样,待人和善,在汉藏群众中德高望重。韩师子大人家里缺干活的帮手,就叫张义可留下来帮忙。时间长了,韩师子大人很喜欢这个小红军。1945年,介绍他入赘鞋匠老韩家,成为了撒拉族老韩的女婿。
撒拉族女子
当了韩家的女婿,张义可改名为韩哈比布,住进了乙麻目村。他不再给别人当苦役。他有了新的职业,在村口的黄河渡口上摆渡。这个渡口,是青海循化最大的渡口,也是通往兰州的必经之地。大河两岸,马步芳派兵把守。张义可为了讨生活,很快成为有名的水手。黄河水急浪大,必须靠水手们齐心协力,高呼号子,奋力划桨,才能把船只划到对岸。有时,重船搁浅,还得水手们赤身下水拉纤。张义可不论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青海黄河的一处渡口
1949年8月下旬,兰州解放。马步芳的残渣余孽纷纷逃回青海,他们在乙麻目村的黄河对岸挖战壕、修堡垒,他们还拆毁了伊玛目村的船只和木筏。企图凭借黄河天险,负隅顽抗,阻挠我军解放青海。
张义可发动群众帮助解放军渡黄河
8月27日,解放军开进乙麻目村。
乙麻目黄河渡口,成为我军进入青海的首选渡口。张义可发动村民迎接人民子弟兵,他知道部队要过河,连夜扎起几个木筏子。第二天,王震司令员带着韩师子大人等一拨有名望的人来到黄河岸边,向着黄河对岸的马步芳守军喊话。对面敌人不听,使劲儿地射击,子弹打下来的树叶落了厚厚一层。张义可带着王震司令员的亲笔信,冒死游过黄河去劝降。不久,匪军撤出黄河岸边,向西宁方向逃窜。
过河的羊皮筏子
张义可回到村里,和村民砍光了村里的大树,迅速扎起过河的工具。一天之内,他们扎好了上百个木筏。绳子用光了,把皮袄剪成皮条拧成绳子用。紧接着,又号召村里的水手一起,不分昼夜地运输部队过黄河。村里人在黄河边上生起篝火,供上岸的水手取暖,又宰了牛羊,做好了面条,慰劳沿途经过的解放军官兵。
解放后,张义可参加了政府工作
强渡黄河的第四天,张义可和本村水手韩热木赞,运载一门大炮过黄河,到了河心,木筏翻了,连人带炮落水。两人见状,赶紧潜进水里找炮……撒拉族青年韩热木赞最终因体力不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从乙麻目村飞渡黄河,我军从这里进入青海,解放了青海。
全国解放后,张义可参加工作25年。晚年,上级让他去兰州疗养,他不为所动。他回到四川老家省亲,见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至亲,兄长说游子回乡,落叶归根。而他执意回青海,他说人死了应该留在有过欢乐的地方。按照他的遗嘱,他被安葬在乙麻目渡口。乙麻目渡口,是我军1949年八天八夜强渡黄河进入青海的第一站。(文/樊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