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东西,西方人吃饭,习惯用刀和叉,印度人吃饭,通常直接用手抓,而中国人吃饭,则少不了筷子。
我们一日三餐,都得用筷子吃饭,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古人在发明筷子的时候,并不是用来吃饭,它在先秦时期还不叫筷子,而是叫“梜”,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箸”,直到明朝的时候,才被老百姓称为“筷子”。
据学者考证,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之久,比如在湖北与河南,都有出土过商代青铜材质的筷子,《韩非子》一书中还曾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纣王极度奢侈,连筷子都是用象牙制作,大臣箕子因此而感到忧虑。
那么老百姓使用的筷子,主要是木制或竹制,王公贵族使用的则大多是铜筷。到了唐代以后,因为社会繁荣,出现了各种贵重材质的筷子,比如用白银或者黄金打造,但不管是竹筷还是象牙筷,那时候的筷子都不是用来吃饭,而是用来夹菜。
《礼记》中记载: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过去的饮食不像现在,古人主要采用蒸煮烹饪,主食通常是粥,菜一般是煮成带汤的羹,条件好点的就在羹里加点肉,粥可以直接喝,但是羹里的肉和菜就得用筷子捞或者夹,类似于涮火锅时用筷子的作用,所以当时的筷子,主要是用来夹菜。
那么筷子,古人称“梜”或者“箸”,后来却为什么变成了叫筷子呢?在明代的《菽园杂记》中有这样一种解释,说:民间俗讳,各处皆有,如舟行讳“住”,因此以“箸”为“快”。
就是讲过去的渔民或者跑船为生的人,忌讳把筷子说成“箸”,因为箸和住谐音,“住”有停驻之意,同时又和蛀虫的“蛀”谐音,而船家希望的是又快又安全地抵达目的地,所以就将“箸”改称为“筷”,从此以后就有了筷子之名。
那么筷子呢,不但是我们必不可缺的餐具,同时也承载了很多文化,古人在制作筷子的时候,有很多讲究,比如标准的筷子,是一头方,一头圆,一头大,一头小,这是因为过去古人讲“天圆地方”,将阴阳的概念融入其中,这样的设计,可以让筷子平放在桌上,这样入口的圆的那一头也不会弄脏。
而使用筷子的时候,又有合二为一的寓意。古代的筷子、有固定的标准尺寸,长度必须是7寸6分,对应人的七情六欲,我们经常说饭桌上看一个人怎样用筷子就能看出他的人品,其实就是从这里衍生而出。
比如有的人用筷子又挑又捡,又或者翻来翻去,都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所以筷子的7寸6分,其实是提醒我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不管饮食也好,还是日常的行为举止,都要严格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