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作为我军首次授衔最突出的功勋代表,他们的资历、功劳和历任职务都是我军指战员中最顶尖的。

我军在土地革命中成立,由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经历了无数苦难磨砺,而在1955年,这几个时期主力部队的主要首长也都获得了与之匹配的元帅军衔,但却有一人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八路军时期有三大主力师,除了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外,另外7名元帅则均为这三大主力师的主要领导。

他们是第115师的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120师的师长贺龙,第129师的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上述名单中独独少了120师的副师长。

其实说到这里,很多朋友都想起这位副师长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我国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将军。那他何不在十大元帅甚至十大将的名单之中呢?是资历不够吗?下面就让本文为您分析解疑。

“萧克压上将”这一说法由来已久,这一个“压”就足以说明,萧克的履历在我军57名上将中是当仁不让的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的一个书香门第,1907年出生,从小读书,18岁毕业于当地的师范学校并考入了黄埔军校,毕业于黄埔四期,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就加入了叶挺所部当任连长,在北伐战场上骁勇善战,同时又深受叶挺的革命精神所影响,在当年五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

起义军失利后,萧克辗转回到嘉禾,在这里组建了我党的一个支部,在当地展开地下工作,同时创建了游击队。

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时,萧克就率领游击队参加了,后来又跟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支队长、纵队参谋长、纵队司令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担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时,率部在湖南、江西作战,在他的指挥和训练下,第三纵队很快成为红四军的主力纵队之一。

随着他才能的发挥,更得到了组织的重用,从纵队司令、师长、军长一路升迁,在1934年,他27岁时,被任命为红六军团军团长,率部从中央苏区西征,成为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最后长征胜利,他所立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也因此,他29岁就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成为我军的重要领导人。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总指挥贺龙任师长,副总指挥萧克任副师长,率领部队创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收复了大量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中央考虑他长期以来能够独当一面的出色表现,对他委以重任,派他开辟冀热察根据地,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兼政委。

如果这个根据地能够稳固下来,萧克的功勋将更加出众,成为我党主要根据地之一的创建者和领导者,被授予元帅军衔将是板上钉钉。

然而他面临的形势却面临了突然的恶化,他刚刚到任,日军就攻下了广州,主力回师华北,这就导致冀热察挺进军向冀东发展的战略难以实施,不得不从战略上转为防守,先巩固好平西根据地。

由于平西、平北、冀东之间被敌人长期分隔,消息难以沟通,萧克困守平西无法对各地的支队进行指挥,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维持了一段时间后,中央撤销了挺进军编制,将冀热察地区划归晋察冀根据地,而萧克则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一段时间,萧克遗憾地离开了一线部队,后来又被组织上安排组建华北军政大学。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的平津战役中,他才担任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而与之前的职务相比,可以算得上是降低了一个级别。

而我们可以看到,在1955年授衔时,各大野战军参谋长,确实一般也是授予上将军衔。那么这就是萧克仅授上将的原因吗?笔者认为是,但不完全是。

其实在萧克将军的回忆录中,他自己提到过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犯了政治上的“站队”错误。

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违抗中央北上指令,坚持自己的南下主张。为此,他四处拉拢红军将领,同时也派代表同萧克进行了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代表表达了反对中央北上决定的意思,称四方面军选择南下才是正确选择,而萧克在谈话中虽然没有表示支持,但却同样没有坚决反对。

这种举动绝对算得上是一种“错误”,在面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严重罪行时,萧克是应该进行坚决地反对的。

因此,虽然萧克资历过硬,但考虑到元帅乃至大将所代表的政治地位和表率作用,以及他后期的军事职务,显然有过“政治问题”的他已经不符合这一条件了。甚至是否可以大胆猜测,萧克在解放战争中的使用,与其“政治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萧克的军事生涯可谓高开低走,不过从全盘考虑,虽然他的上将军衔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但这已经是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后授予他的最合适的军衔了,而开国第一上将也并不辱没萧克将军在革命生涯中立下的赫赫战功!